自救奏效了嗎?不妨給《奇葩說》多一點時間

2014年底,橫空出世的《奇葩說》金句頻出,用語言的魅力成為了年輕人的非正式生活教科書,成為了當時最熱的現象級綜藝,是自制網綜的開山鼻祖。

但隨著網綜市場的逐漸崛起,面對偶像養成、歌舞選秀、生活觀察等形形色色的大製作綜藝的追趕,這檔國內最長壽的語言類自制綜藝節目,已經嗅到了危險的味道,不得不開始對自己進行新一輪的審視和自救。

於是在闊別了一年多的時間後,第五季《奇葩說》姍姍來遲,用大刀闊斧的改革迎面觀眾對待綜N代更為嚴苛的審視,“奇葩說變了”成為微博網友們的熱門議題。


自救奏效了嗎?不妨給《奇葩說》多一點時間


《奇葩說》的破與立


四年來,《奇葩說》的豆瓣評分從第一季的9.1下降至第四季的7.8,第四季24集8億的累計播放量和其他綜藝動輒單集破億形成了鮮明對比。這是市場最真實的反饋,即使是曾經的現象級網綜也無法逃過“綜N代”的魔咒。

創新永遠是打破僵局的最佳選擇。從首播的兩期來看,第五季《奇葩說》豐富了奇葩隊伍和導師人選,採用了更刺激的全新賽制,渴望實現自我的突破。

作為一檔不正經的辯論節目,《奇葩說》里老奇葩抱團,新鮮面孔的缺失現象十分嚴重。為了尋找新鮮血液,製作團隊首次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五座城市設立了線下海選環節。

海選的效果十分顯著,在新一季《奇葩說》中,新奇葩佔據了60位選手名額的85%以上。

導師天團的換血也是第四季《奇葩說》口碑不如預期的重要原因。於是在第五季,鐵三角“馬曉康”再度合體,為“奇葩迷”們注入了一劑定心丸。

除此之外,《奇葩說》的頭號黑粉李誕,擅長能用脫口秀戲謔解構人生,經濟學家薛兆豐有著不同的學科視角,他們的加入讓觀點輸出變得更為多元。


自救奏效了嗎?不妨給《奇葩說》多一點時間



和之前相比,第五季《奇葩說》的賽制也更為殘酷。老奇葩和新奇葩重歸同一起跑線,通過3分鐘1V1自由辯論和待定選手車輪戰迅速淘汰50%。

從賽制來看,全新一季《奇葩說》拋棄了更為嚴肅的辯論場似的賽制安排,更具娛樂性,是製作團隊為這個老牌IP注入的新鮮血液之一。

新人靠吼,老人抱團

首播口碑褒貶不一


眾口難調,看似重生的《奇葩說》卻無法得到所有觀眾的認同。

有人認為改了賽制後的《奇葩說》選手更多元,話題更新穎,節目也更有看點,但更多人認為,這些明顯有些迎合當下大環境的改變,讓往日用娛樂傳遞價值,沉澱文化的《奇葩說》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綜藝節目。

儘管經歷了萬人海選,但在最終60人的選手名單上,網紅博主仍然佔據了半壁江山。表現搶眼的3bangz,楊奇函、趙美蓉等人早已上過多檔電視節目。

更重要的是,在辯論過程中,除去專業辯手外的大多數人都無法通過精煉的言語準確輸出自己的觀點,大嗓門、抖機靈就足以營造出火熱的氣氛,進而獲得觀眾的支持走向晉級。

以差點“亂拳打死老師傅”的野紅梅為例。面對顏如晶認真的反駁,她憑藉著奇怪的腦洞,獲得了全場的認可。但細細想來,野紅梅更像是和顏如晶上演了一場腦筋急轉彎。


自救奏效了嗎?不妨給《奇葩說》多一點時間



老奇葩飛飛也終於在車輪戰掌握了新一季《奇葩說》晉級的精髓,他幾乎是吼著說出自己的論點,完美烘托了現場氣氛,最終獲得了晉級名額。

和飛飛一樣在1V1環節輸掉比賽的老奇葩還有馬劍越。但他們憑藉著馬東和蔡康永的挽留有驚無險闖關成功,其間伴隨著馬薇薇、黃執中、肖驍和邱晨四位領隊的鼓勵和掌聲。即使賽制殘酷,老奇葩們仍然存在著抱團行為。

讓《奇葩說》完全變成下飯綜藝的,還在於它糅合了當下熱門綜藝的各種形態,不再是純粹的辯論節目。

超強淘汰率的賽制設置符合當下選秀節目的底層邏輯,廝殺越刺激就越讓觀眾代入到選手的求生欲和現場的緊張感,觀點輸贏的判定掩蓋了多元觀點輸出的節目本質,好看卻不等於有價值。

節目的剪輯方式也似曾相識。無論是入場時選手結伴而行的全景,還是通過其他選手的評價來強化專業辯手的印象,亦或是在辯論過程中插入他人的幕後評價……這些變化對於《奇葩說》來講是創新,卻也十分套路。

IP老化的《奇葩說》能否滿血復活


將延續了四年的節目標語“U CAN U BB”改為“I CAN I BB”,《奇葩說》的改變十分大膽。因為對於內容創作公司米未傳媒來講,使中流砥柱般的《奇葩說》IP重獲生機是米未團隊的首要任務。

和《奇葩說》相比,米未傳媒的部分綜藝節目觀看量慘淡,社交APP發展緩慢,喜劇研發也遲遲未果,與其將精力投入新項目,選擇維持已有的爆款IP顯然是更加正確的決定。也因此,《奇葩說》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但面對著觀眾對綜N代的更高要求,除了要保證內容和創意的不斷更新,政策監管等外界原因也是內容製作方面臨的一大難題。

面對廣電總局對網絡綜藝不斷收緊的監管力度,在經歷了敏感話題節目下架,衍生節目《奇葩大會》下架等事件後,新一季的《奇葩說》也不得不將犀利的觸角收起,將辯題集中於生活中的瑣碎和糾結,雖然足夠安全,卻似畫地為牢。

在積極尋找能夠再次戳中觀眾high點的其他方式上,《奇葩說》已經做到了極致。但從播出效果來看,《奇葩說》IP依舊在拄著柺杖前行。

曾經,《奇葩說》關注年輕人的當下生活,關注現代人內心的困境與焦慮,通過辯論與交流的方式說出自己心裡想說的話,這也是《奇葩說》存在的社會價值。雖然無法重現往日光輝,但如果這個時代沒有《奇葩說》,也未嘗不是一種遺憾,因此不妨多給一點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