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拍網丨港片《無雙》中的假鈔和「假畫」

愛拍網丨港片《無雙》中的假鈔和“假畫”


愛拍網丨港片《無雙》中的假鈔和“假畫”


在近日熱映的電影《無雙》中,郭富城飾演了一位“技藝高超”的假幣制造師傅。劇中的他有著獨特的“造假”天分,由他製造的假幣達到了幾乎亂真的地步。

電影中有一個細節很有意思,就是他們的造假團伙無聊時會“賭畫”。同一幅畫,一位藏傢俬人收藏的同時,這幅畫又在拍賣行拍出了高價,所以他們賭自己面前的這幅(也就是這幅畫的第三幅)到底是真畫還是假畫。

這部電影更多是為了讓人重溫經典港劇電影,所以如果想看影評的可以出門左轉豆瓣或知乎。優拍君今天要做的是為大家深扒出假畫是如何走出一條“天價之路”的,要知道現實生活中的假畫產業鏈早已被圈內人稱之為“混亂江湖”。


愛拍網丨港片《無雙》中的假鈔和“假畫”



一幅署名李可染的山水畫,2013年曾在北京拍出5000多萬元的天價,然而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幅畫是一幅假畫。

除此之外,一大批署名為徐悲鴻、齊白石、吳冠中等名家的贗品也相繼查獲,至此,字畫市場一條已經形成產業的造假鏈條也浮出水面。

那麼,這些贗品是怎麼經過層層包裝,堂而皇之地混入高檔藝術品市場的呢?

齊白石拍賣作品96%左右是假的?



愛拍網丨港片《無雙》中的假鈔和“假畫”


齊白石 1953年作 松鶴長年 立軸 紙本

齊白石、張大千、李可染、啟功這些名家書畫在市場流通的有九成以上是贗品?

一件由製假者公然製作的名家贗品何以被名家親屬認定為真跡並與之合影,最後在拍賣公司拍出5000多萬元的高價?然後再合理地走向流通之路。

2018年1月18日,中國公安部網站顯示,貴州遵義公安機關成功破獲一起特大制販假冒名家書畫作品案,摧毀張某、鄭某蔚、汪某等人制販假冒齊白石、李可染等名家作品的3個犯罪網絡,抓獲犯罪嫌疑人24名,扣押字畫1165幅,查獲一批偽造的印章及各類用於製作假鑑定證書的工具,查扣涉案資金2600餘萬元。此外,從造假、鑑定到流通,這樣的“假畫製造工廠”背後有著很大的利益聯盟,造假者、部分鑑定人員、字畫商人與拍賣商都參與其中。

一些藝術收藏界人士就此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近現代名家書畫一直是假冒偽劣的重災區,其中送拍後的“洗白”是重要一環,而這與拍賣的“不保真”條款有一定關係。一些畫商與拍賣公司負責人也參與其中,更有甚者,一些名家的家人與後裔因為看到其中的暴利,也公然為贗品背書。

齊白石作品的資深收藏家劉文傑此前透露,“比如齊白石,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拍賣以來,到現在共拍了24000件,96%左右是假的,因為齊白石一生只創作1萬多件作品,李可染的贗品也佔95%以上。”

瘋狂的書畫造假 層出不窮



愛拍網丨港片《無雙》中的假鈔和“假畫”


吳昌碩 乙丑(1925年)作 墨荷 立軸 水墨紙本 137×67cm

假畫打不勝打。

前幾年,大師級畫家、雕塑家韓美林發現讓他吃驚的結果:經統計,1999年到2004年一共有246件署名韓美林的作品被拍出,其中95%的作品韓美林本人認為有問題。2006年1月,隸屬於百年老店榮寶齋的一家拍賣公司欲拍賣一幅署名為韓美林的《八駿圖》,起拍價達25萬餘元。然而這幅畫卻沒有得到韓美林本人的認可,並且在韓美林對該拍賣公司發出將提起訴訟的警告後,“假畫”才最終撤拍。

與上述情況相對應的是,目前中國書畫市場混亂不堪。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說:“以前造假的手段跟現在比真是小巫見大巫。我舉個例子,現在仿傅抱石先生的作品到什麼程度。比如說你精於他的山水,那山水你來仿。你的書法不是不行嗎,有人專門臨摹傅先生的書法。仿好了作品後再有人來落款。這樣長期以來,形成規模化。製作贗品的分工是很細的,比如你畫山水,人物不行,沒關係,空下來,有人來畫這個人物。”

早在2006年,江蘇警方搗毀了一個書畫造假窩點,僅名人印章,民警就裝了兩蛇皮袋,已經裝裱的仿製名畫近百幅,啟功、傅抱石等名人大家的作品一應俱全。該造假窩點的老闆專門僱一批人加班加點地仿造名人字畫,賣到國內外市場。為了讓買家相信,這些字畫都進行了做舊處理,一般收藏者很難辨別真偽。

同一時期,被譽為國內書畫造假第一案——“石魯遺作案”轟動一時,造假者膽大妄為堪稱瘋狂,該案涉案金額之巨、涉及鑑定專家知名度之高、在海內外影響之惡劣,均前所未有。


愛拍網丨港片《無雙》中的假鈔和“假畫”


石魯 1959年作 轉戰陝北 238×216cm

著名畫家石魯為中國“長安畫派”旗手,1982年他被癌症奪去生命,終年63歲,被西方的一些收藏家稱為中國的“凡·高”。看到名人字畫可以賺大錢這個“商機”,43歲的農民郭聖生與其父親郭倫信以及另一商人郭聖海,煞費苦心編造了一個彌天大謊。

三人找到西安一造假者,請其臨摹石魯作品,付給報酬。又勾結鄭州某公司退休幹部,讓他向媒體透露“石魯遺作驚現河南”。為了使這批假畫變假為真,幾人決定找名家鑑定題跋,大肆鼓吹一番。他們從仿製的假畫中找出60幅大畫,由郭聖海與郭家父子攜帶進京。經多方活動,幾位造假分子期盼已久的“石魯遺作展”、“石魯研討會”同時在北京大張旗鼓地舉行,一批鑑定界、美術界知名專家參加了研討。

面對這些無論筆墨、構圖、書法都十分拙劣的贗品,專家們竟對這批“遺作”讚歎不已,稱讚此次發現功不可沒。一位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成員、國內書畫鑑定大家還親筆逐幅題跋。

醜陋不堪的偽作就如此滑稽般地被“點石成金”了。在得到京城知名專家們的認可後,造假者喜出望外,四處奔走,鼓吹自己的畫是“金不換”,有恃無恐,高價販賣,獲利達4000萬元。

石魯的家人、學生和研究者當時多次通過媒體發表“打假聲明”,並多方奔走呼籲司法介入“石魯遺作”案件,但直到3年後的2005年才徹底揭開這一天方夜譚式的驚世大騙局。

從假畫到“真畫”,“步步為營”



愛拍網丨港片《無雙》中的假鈔和“假畫”


史國良 金秋

造假製假的猖獗並不僅見於去世的名家。知名畫家韓羽曾對媒體表示,一家拍賣公司曾公然拍賣他的戲曲人物畫贗品,買家後來買到一幅畫,找他鑑定,他無奈之下,在畫上另題了一行字——“這幅畫不是我畫的。”讓人啼笑皆非。

同樣,鬧得沸沸揚揚的畫家史國良打假,卻遭受拍賣公司“封殺”,並稱:一幅畫到底是不是真跡,不應該由畫家本人說了算,而應該由鑑定家說了算。

與上述情況相對應的是,目前中國書畫市場混亂不堪。

根據公安部公佈的消息,2017年,先後摧毀3個以張某、鄭某蔚、汪某等為首的涉及假書畫製作、鑑定、流轉和拍賣環節的犯罪網絡中,涉及該案的犯罪人員主要由擅長模仿名家書畫作品的製假人員、個別書畫鑑定專家、假書畫買賣中間商、少數拍賣公司工作人員等構成。其中,擅長模仿名家書畫作品的張某、鄭某蔚、汪某等人通過臨摹作品、偽造鑑定證書、為假作品題款等方式完成書畫的“製假”“鑑定”,隨後通過自己或中間人聯繫等方式將假書畫作品賣給他人,或送拍至拍賣公司進行拍賣。公安機關還發現,一些書畫作品專業鑑定人員主動參與造假販假,一些制販假人員騙取知名書畫家親屬或其他知名人士為偽作鑑定、與偽作合影,以及一些拍賣公司對徵集作品的真偽篩查程序流於形式等因素,都為假書畫流入市場起了推波助瀾作用。

對於市場上的假畫,資深收藏界人士劉文傑此前介紹說:“我研究齊白石這麼多年,總結齊白石的畫有個很大的特點:凡是真畫,墨跡一定是灰中發紫的,他一生用的都是好墨,凡是印章的印泥都含老蓖麻油。”“再看看李可染的情況,一生創作傳世一千多件作品。“我到李可染他們家去,李可染先生將我視為知音,他過世之後,我跟他的夫人算了一下他一共畫了多少張畫,結論是一千多張。現在市場拍了一萬兩千張,遠遠超過他的創作傳世量,假的也佔95%以上。”


愛拍網丨港片《無雙》中的假鈔和“假畫”


李可染 人在萬點梅花中 立軸 設色紙本 69×54.5cm

貴州遵義制販名家假冒繪畫作品案件中的汪某、鄭某蔚和張某均聲稱曾師從名家或接受過名家指導。

據報道,汪某,50多歲,在京滬多家拍賣公司擔任藝術品鑑定顧問,自稱曾師從啟功、徐邦達等書畫大家。北京人鄭某蔚,30多歲。自稱從8歲開始學習書法,曾拿著自己的字去找過啟功,並得到對方指導。張某是天津人,40多歲,北京某字畫店負責人,擅長仿造範曾的畫作。

汪某與鄭某蔚同為字畫圈的鑑定人員,兩人關係密切。在鄭某蔚口中,汪某被稱為“假畫製作工廠”,甚至稱“在字畫圈不知道汪某,基本就屬於完全沒進入這個圈子”。

根據調查採訪,一幅偽造的名人書畫從完成到進入市場流通,具有很長的利益鏈條,其中造假者的“創作”只是很小的一步,字畫商人、鑑定人員、拍賣商都難脫干係。

在汪某等人的套路中,用偽造的印章給仿作蓋章,是將一幅臨摹作品變成贗品的第一步。據媒體報道,警方從汪某在北京的住所中查扣偽造的徐悲鴻、齊白石等22位名家的印章69枚,在張某的住所查扣偽造的範曾印章70枚。書畫圈人士透露,現在行內製作假印章的方式大多是將畫作真跡的畫冊,按原比例放大複印、或直接同比例複印,再將這些複印件上的印章剪裁下來,製成假印章模板。最後,將這些模板在印章門店裡雕刻成成品假印章。

在製售仿造名家字畫的利益鏈條中,製作假印章只是技術含量不高的一步。拿到權威人士開出的鑑定證書,才是關鍵性環節。在這個環節中,造假售假者各顯神通,通過多種渠道為仿作取得證書。

找權威人士開具證書,除了憑藉過硬的關係,還有其他“訣竅”。李可染的親屬開了個畫廊,專門鑑定李可染的畫。汪某稱,一方面,他仿製李可染某作品的水平非常高,另一方面,他注意到親屬鑑定時會比較注重幾個細節,將這幾個細節畫好了,就可以騙過李可染親屬的眼睛。

2013年12月,一幅作者標明為“李可染”的字畫,在北京某拍賣公司拍出5000多萬元的高價。拍賣網站上關於此字畫的說明中提到兩個關鍵點:1,經李可染親屬認定為真跡;2,附2009年李可染親屬與作品合影。

很少有人知道,這幅高價成交的“真跡”,實際上是一幅仿作,而造假者正是北京書畫圈的“名人”汪某。

仿作、印章、鑑定證書全部到手後,汪某等造假者下一步要做的是,尋找銷售渠道。汪某說,“我不把假畫送到拍賣公司,都是別人送過去,把我的那份錢給我,這是規則。”

警方查證,汪某多年來通過字畫商董某輝、某拍賣公司董事長曹某東等15人在多地23家拍賣公司拍賣仿作,成交額達6000餘萬元。據汪某供述,其非法獲利2192萬元,其餘分利給送拍人員。

“從2003年左右我就開始向汪某要字畫來送拍,一直陸陸續續到現在。”董某稱,“按照約定,送到小的拍賣公司,拍賣分成是三七(汪某佔七成)或者四六(汪某佔六成),送到大的拍賣公司是五五分成”。

曹某自稱,他大約從1993年開始賣汪某仿製齊白石、李可染、吳作人等名家的書畫。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和汪某合作,拿到拍賣公司,結賬之後按照五五或者四六分成,一共賣了10多幅,他本人大約獲利100多萬元;第二種是從汪某手中直接買斷仿製畫作,再送到別的拍賣公司,獲利200多萬元。

與造假者結盟的字畫商人,不僅通過各種方式送拍,還幫助造假者以假亂真。名人字畫仿作的流向,除了直接賣給有送禮等需求的人之外,主要渠道是拍賣公司。

張某用“洗白”來形容拍出後的名人字畫仿作。在他看來,仿作拍賣成功後,便相當於被洗白了。送拍這一環節中,還可能存在拍賣公司人員與售假者結盟的情況。

鄭某蔚說,北京一家拍賣公司的某些業務員明目張膽地收假畫上拍,和委託方分成。“其中這個拍賣公司的書畫部經理就找過我,說要和我合作。雖然沒講明合作什麼,但我知道肯定是上拍的事。”

在汪某看來,拍賣公司利用拍賣法中“不擔保真偽”等條款,將大多數拍賣行變成了一個合法的銷售假畫、假藝術品的平臺,這是書畫市場亂象的根源。

由此可見,在藝術品競拍中,無論是線下的拍賣還是線上的網絡拍賣中:溯源保真、藝術家原創等條款是有多麼必要。因為這是對收藏愛好者切身利益最直接的保障與利好!

愛拍網丨港片《無雙》中的假鈔和“假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