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当老板不爱当老板娘 女性创业要想成功,一定得看“浙里”(一)

绍兴人肖国英真正开始人生的第一次创业时,已经快半百了。

在人生的前40多年,她一直都为这个国家打工。19岁那年,她进入了一家名叫管墅针织厂的乡镇企业,自此便没有挪窝。从一个普通员工,到班组长,到车间主任,再到厂长……她几乎将自己的整个青春都奉献给了它。

在她手上,这家原本只有10多台手摇袜布机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了拥有华港印染厂、亚光针织印染厂的中型企业。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她面临着人生最大的一个挑战。

那就是乡镇企业的民营化改制浪潮。作为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一过程中的亮点,也是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之间的中间角色,乡镇企业曾一度在1980年代独领风骚。

“吾球君”老家桐城这个“文都”,似乎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吹塑之乡、包装之城、制刷大县……

当然,绍兴有点不同,玩的是纺织。其下辖的全国十强县绍兴县,多年来都是“吊在一根涤丝上的十强县”。

但问题是,乡镇企业麻雀虽小,但也很快患上国有企业病。内耗多,更关键的是产权不明,所以越来越不适应市场发展的节奏、企业整体效益下滑。

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所以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乡镇企业被大规模改制为民营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阵痛,至21世纪初期,全国范围的乡镇企业民营化改制已大功告成。

如果没有这样的变故,肖国英也许就这样按部就班的走下去,直到退休。但乡镇企业的改制潮席卷而来,让人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时代的洪流当中。而且,她还不能抽身。因为政策上规定,只要在一个厂子里当了三年厂长,厂长就必须要接下这个厂子。政府还说了,希望她能把这个事情挑起来,带好这个头。

人到中年却面临着重新选择,绝对让人有些慌张。肖国英也不例外。她的女儿顾洁萍就很清楚地记得,在改制前,母亲是从来都不跟她谈工作上的事情的,但改制后,母亲就开始和自己谈工作上的事情了。

她很理解母亲,因为改制毕竟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以前你是为国家打工,有国家为你撑腰,现在完全变成一个民营企业,相当于什么都归你了,无论是兴也好衰也好,都由你个人来承担了。”

此时正在浙大读工业外贸的顾洁萍心里很清楚,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经蔚然成风,我们只能迎合这个趋势,而不能背道而驰。所以她赞成改制,“它是一件好事,短期是一种压力,但长期来说,应该是活力。”她鼓励、支持母亲去接手工厂。

结果这一劝,顾洁萍还把自己给“搭”了进去。肖国英不仅接手了工厂,而且没几年,还把女儿从杭州给叫了回来,和她一起创业。

尽管女儿已经在浙江省租赁公司找到了工作,年收入很是丰厚,但母亲的召唤,还是让她舍弃了杭州这座日后成为准一线城市的生活,回到了与杭州比邻而居的绍兴。

爱当老板不爱当老板娘 女性创业要想成功,一定得看“浙里”(一)

2018年5月,吾球君在绍兴柯桥拜访肖国英。这位已过花甲之年的女人,依旧有着一股旺盛的创业激情。都说年富力强,年富已经没了,但她还是说自己一点都不吃力。

但所有的牺牲都是值得的。多年后,肖国英一手将华港打造成了当地闻名的集团企业,还创办了服装知名品牌“朗莎尔”,以及华港服饰辅料有限公司,并在房地产开发业务上很有作为。其中,负责“朗莎尔”这一品牌的,正是女儿顾洁萍。

说起来,尽管中年创业总让人前怕狼后怕虎,很难做到血气方刚时光脚不怕穿鞋,但相对年轻人,她有多年的行业经验,以及人脉资源积累,更重要的是,骨子里的肖国英,也是一个一旦决定就不会放弃的女人。

这辈子,她欣赏过几位女性——其中一位是自己的老乡秋瑾,为了民族复兴和妇女解放,不惜为之献出生命。

还有一位是自己看过的电视剧《陆贞传奇》中的“陆贞”——这位出身官商世家的女性,母亲早亡,继遭继母妒恨和迫害。虽然无处安身,但她还是凭借着自己刻苦、努力,和聪慧才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相”——某种意义上,她们都是“狠”角色,对别人狠,对自己也很“狠”。不屈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

而她的女儿顾洁萍,欣赏的则是另一部电视剧的主角——周莹。

她的演出者,也正是顾洁萍这一辈人所喜欢的偶像孙俪。


1.>>>女性创业,为整个群体争取命运的自由<<<

相比较秋瑾、陆贞,电视中的周莹更接近于当下女企业家的职业。

在这部《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电视剧中,孙俪扮演的周莹,是一个晚清地方史上享有盛名的大商人。用网上概括此剧的几句大意就是:

江湖少女周莹误打误撞进入泾阳巨富吴家东院,后来以一己之力撑起家族生意,成为清末远近闻名的“女马云”的故事。

孙俪的出色表演,不仅让周莹走入了全国人民的视线,同时也让原本偏远清静的陕西泾阳县城变得热腾起来。

当然,事实中的周莹和孙俪扮演的周莹还是很有出入,就连长相,孙俪的大脸盘也对不住周莹的柳眉凤眼樱桃小嘴瓜子脸,但电视剧还是很好地展现了中国女性在经商上的艰难处境,以及不论男女都要遵循的准则:做生意一定要讲诚信。


爱当老板不爱当老板娘 女性创业要想成功,一定得看“浙里”(一)

周莹,事实上是个富二代,生在富商之家。自幼对商业耳濡目染。夫家与周家是世交,也是有钱人。但她的婚姻并不幸,洞房之日才发现老公娶她是为了冲喜。很快,这个家庭中的两个男人——公公和丈夫相继去世。不忍看到家道中落,她作为妇道人家,勇敢地撑起了这个家。

所以,在《那年花开月正圆》这个偶像而又矫情的剧名之外,这部电视剧还有个名字,叫《大义秦商》。

在《甄嬛传》、《延禧攻略》等一水的宫斗剧霸屏时,这部剧的出现无疑是股清流,它对准了中国历史上的小众群体:女性创业者。

尽管商人如过江之鲫层出不穷,但女性创业者却少之又少。如今能数得上名字的,也就是区区数位。

像做采炼丹砂生意,也是秦朝时期唯一一个能“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的商人巴寡妇清;

经营盐铁发家、为了给死去的儿子报仇还将产业扩大到卖酒和开酒馆,并用赚来的钱私购武器和盔甲的琅琊海曲吕妇;

家族产业为冶炼业,最终因生意做得太大太出名,最终还招惹上官司的洛阳高五娘;

从事造船业,据传船上既能栽树种花,也能装好几百人的造船大户俞大娘……

这些女人既传奇也稀少,一方面,是商人本身的地位并不高。另一方面,女性自身常常受困于伦理道德的束缚,到了宋朝以后更是如此。

相反的是,在肉欲的脏唐,女性在经商上倒很活跃,像高五娘、俞大娘都是唐朝人士。

这个时期,还有很多胡女经营酒店业。“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胡姬招素手,醉客延金樽。”

当然,最著名的当垆卖酒者,自然还是属于前朝的卓文君。这位富有美貌的西汉才女,尽管是大家小姐,因为司马相如的出现,不仅为爱私奔,“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而且还回到老家当垆卖酒。

某种意义上,她的卖酒带有点行为艺术,是为了逼好面子的老爹解决她和司马相如的经济问题,但作为一个千金小姐,能每天素装淡抹,亲自站在置放酒瓮的土台上卖酒,而且不卑不亢,神态自如,也说明当时社会对女性创业者的包容。

相比较她们,那些宫斗剧的主角也是“创业者”。只不过,甄嬛们将自己的创业对象锁定在深宫里唯一的位高权重的男人身上,她们却勇敢地面对着外界广阔的市场,让更多的男人折服于她们的聪慧、缜密和诚信之下。

这种创业不仅有助于打开女性的视野,同时也为整个的女性群体争取到命运的自由。

今天,四川女人之所以地位高,而男人大多耙耳朵(怕老婆),就在于她们擅于织锦染布,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拥有了相对独立的经济能力。

不止她们。今天,更多的女性都在努力向上。也正是沿着老祖宗以及其她女性创业者开拓的足迹,周家的后人周晓光也走进了另一部电视剧。

但不同的是,周莹成为历史,她正在创造历史。

2.>>>从小处着手,慢慢做大自己的产业<<<

在殷桃主演的热播剧《鸡毛飞上天》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女主角骆玉珠背着巨大的货物行李挤火车,便是周晓光当年创业的真实写照。

这位出生于1962年的浙江诸暨人,在16岁就走上了创业的历程,沿街叫卖刺绣花圈、绣针以及刺绣图案。

为了拓展市场,她在6年内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背着货物穿梭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零下三十多度的环境里找生意。那是因为她发现东北比较寒冷,当地的女人喜欢坐在家里绣花,所以针头线脑的东西要比南方好卖。

某种意义上,《鸡毛飞上天》这个剧名就是对浙商的精神,和理念的一个很好总结。他们不怕麻烦不怕苦也不认输,与此同时,从小物件着手,慢慢地将生意做大。

所谓“鸡毛”,便是指当年形成于浙江义乌地区的“鸡毛换糖”。在那个物资匮缺的年代,小商小贩走南闯北走街串巷,以红糖、草纸等低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以获取微利。这在今天看来无疑是“笨生意”,但这一行为,最终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形成。

马云在创立阿里巴巴之前,就是一边搞海博翻译社,一边去义乌批发一些小商品回来卖。

正是在闯东北的过程中,周晓光发现东北女子喜欢戴花花绿绿的头饰,凭着女人的敏感和爱美的天性,觉得饰品可能是门好生意。

1985年,周晓光嫁给了同样来自浙江的刺绣制品小商人虞云新。这让她不仅在人生,而且在事业上,都拥有了得力的伴侣。

爱当老板不爱当老板娘 女性创业要想成功,一定得看“浙里”(一)

周晓光女士及虞云新先生。

婚后,她选择在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租了摊位,开始经营饰品生意,她的丈夫便负责到广州进货。

到了1995年7月,丈夫和她共同拿出了700万元投资办饰品厂,又一次为她实现了人生的转型——她不再只是一个受制于供货商的生意人,而是企业家。她创办的那家公司,便是取自己和丈夫两人姓名最后一个字组合而成。

今天的新光,俨然成为义乌,乃至整个女性群体中最为知名的品牌之一。

在丈夫虞云新眼里,自己的爱人“仁慈、具有毅力、有韧劲。”这让他对她既恩爱,又敬重,甘愿支持并配合。

直到今天,他们之间的感情,犹如“新光”这个品牌。

从来都是新不离光,光不离新。

3.>>>创业夫妻档:夫妻本是同林鸟,创业来时并翼飞<<<

相比较肖国英、顾洁萍的“母女创业”,周晓光和虞云新之间的夫妻创业,无疑更具有普适性。在“吾球君”走访浙江各地的女性企业家的过程中便发现,这种创业也是她们最常见的“打开方式”。

像绍兴的徐爱娟也与丈夫陈德根,自成夫妻便共进退。他们创业的第一桶金,来自于短途客运。当年,老公是司机,她则是车上的售票员。

日后,他们又携手进入不同的行业,做过饭店,开过纺织机械制造厂,甚至又抓住建筑业在改革开放之后的蓬勃兴起,先基建,后路桥,最终通过多方并购,做大了企业。

在这家浙江天宇交通建设集团中,夫妻之间的分工也很有意思,“有时他是书记我是厂长,有时我是厂长他是书记。”

爱当老板不爱当老板娘 女性创业要想成功,一定得看“浙里”(一)

直到今天,徐爱娟和陈德根还是一对甜蜜的“创业搭档”。

有像创办了明峰医疗的潘华素。

当年她在宁波做临床医生,先生则办水泥厂。

这位宁波大学机械工程系首届学生,曾发明过百年都不会腐烂的水泥磨粉,为杭州湾大桥建设做过贡献。

日后,两人苦于中国的药品以及医疗器械大多进口,造成了病人就医费用昂贵,最终两人各取所长,并抓住机遇,进入医疗器械制造行业;

还有像周晓光的诸暨老乡俞巧萍。

这位出生在诸暨与杭州之间次坞镇的美女,很早就开始创业,在镇上有自己的门市部。

那时候,她的丈夫还在另外一个企业里上班,几十块钱一个月,她有可能一天就赚回来了,所以她鼓动他共同创业,好歹也给她搭个帮手。后来,两人就此将“命运”捆绑在了一起。

也正是在两人的协商之下,他们以50万风险金作抵押,让人惊讶地承包了连年亏损的镇办小厂——工贸合营诸暨上峰包装厂。

它便是今日诸暨知名的上峰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

当然,少不了的还有阿里巴巴的创始元老、“十八罗汉”之一彭蕾。

当年,她在浙江工商大学企管901班读书,被管881班的师兄孙彤宇给“骗”到手,成为浙江媳妇。不过,绰号“孙猴子”的丈夫,在找马云拉广告的过程中,以他的聪明,竟折服于对方给他画的圈,成了马云的追随者。

1998年,两人结婚。婚后没有多久,孙彤宇便说服她辞掉了在浙江财经学院的稳定工作,每月只拿500块。并奔赴北京,和马云一起住集体宿舍,通宵加班。

尽管马云屡战屡败,但他们依旧不离不弃。直到在杭州的湖畔花园里,他们又创办了阿里巴巴。

那时,马云工号“1”,孙彤宇工号“2”,彭蕾则是007。

爱当老板不爱当老板娘 女性创业要想成功,一定得看“浙里”(一)

1999年,阿里巴巴员工合影。彭蕾为前排右二,孙彤宇则位于其后。

日后俩人在阿里也是齐头并进,孙彤宇做到了淘宝网的创始CEO,彭蕾也先后任人力副总裁、市场副总裁和服务部副总裁,并在2010年接掌支付宝。

四年后,随着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改名为蚂蚁金服,彭蕾担任公司董事长兼CEO,直到2018年卸任……

从这里可以看出,以前讲究“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到了浙江,便演绎成了“创业夫妻档”了。夫唱妇随,或者妇唱夫随。

2017年,《中国企业家》进行了第九届商界木兰评选,对入围的50位候选人进行了分析。在50位候选人中有29位是白手起家的商业女性,占比58%。夫妻共同创业则占比41%。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结论,现在的女性在创业上,往往独立性很强,但如果要选择创业伙伴,更倾向于选择身边最信赖的人。

因为在制度和文化都还不曾完善的创业阶段,夫妻同心往往能解决很多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但不管选择怎样的打开方式,浙里女性都在汹涌的改革浪潮中站了起来。

她们无论来自本土,还是新浙江人,都将是浙江商业历史上星光熠熠的名片。

正像《今日浙江》所感慨的那样,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涌现出一大批敢闯敢干的女企业家,她们从三尺灶台前摆脱出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奋勇打拼,展现了中国女性“当自强”的风采,在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某种意义上,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有这些女性的功劳。

问题也正出在这里,比起其它诸多省市,为什么能从三尺灶台前摆脱出来的——

是浙里的女性?

(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