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震:教师与塑造者

陈震:教师与塑造者




教师与塑造者

江苏如东 陈震


关于教师角色有许多看法。比如,知识的传授者,父母形象,课堂纪律管理员,教师——一个榜样,心理治疗家,朋友与知己,替罪羊,人际关系的艺术家。(中国邵瑞珍)教师这一角色显露出如下种种二元关系的中介性质:“儿童”与“成人”、“母性”与“父性”、“外行”与“专家”、“大众”与“文人”、“学习者”与“教育者”、“实践家”与“理论家”、“艺术家”与“科学家”、“百姓”与“官僚”、“从属者”与“掌权者”、“凡人”与 “圣人”等等。教师这一角色,无论怎样作出明确的界定,事实上是“中间人”(intermediator)。(日本佐藤学)按佐藤学的观点,这里的“中间人”也是“介入者”(mediator)。杜威针对美国当时教育脱离社会、脱离儿童的弊端,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三大命题,主张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由此出发,杜威认为教师不应是儿童个性的压制者,学术上的权威和统治者,而应该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领导者、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学生心智的研究者、师生互动过程中的交往者。


陈震:教师与塑造者



这里的种种角色告诉我们,教师角色是多元的,教师角色是动态的,教师角色是复合的,教师角色是互动的。教师角色既来自社会的公共使命,又来自个人的内心呼唤。惟其如此,教师角色也许是职场中最难以厘定的一个。当然,尽管难以厘定,不等于不可以探究。有一个与此直接相关的问题就是教师是不是一个塑造者?

否定的理由是,教师如果是塑造者,那么学生就像“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教师的塑造是一种来自外部的强制,尤其在仍然是班级授课制的今天,这种强制很容易成为流水线作业,让学生成为千人一面的标准件。教师的塑造也很容易成为按照自己的意愿要求去改变学生的过程。而学生在这个塑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无自主可言。等等。

支撑教师是塑造者的,既是现实图景,也是个人念想,更是社会需要。其主宰是隐含其中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真实的教育教学生活中,随时随处可见教师塑造的言行,无论是引领性还是禁止性,无论是涉及德还是关乎识,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外,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教师的影响几乎无远弗届。在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涯中,自得其乐的是对学生教化、感化的成功,而自叹惋惜的是学生未能在某一方面有所进步甚而退步。这正是教师作为塑造者的真实写照。尽管,存在即合理,但这其间利害得失岂止“塑造”一言以蔽之所能了事的。

社会需要是教师作为塑造者的合法性所在,也是教师作为公共使命执行者的职责应为。教育的本质告诉我们,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活动与生产、科学、艺术等活动都是人类社会实践,但教育活动的直接目的是把人类文化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精神财富,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同时,又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

陈震:教师与塑造者


在个体社会化与个性化之间,一直存在一个寻求两者平衡的难题。个体社会化如果“化”之太过,往往会失去自我,甚至心理会出问题;而个性化如果“化”之太过,结果极有可能与社会脱节,甚至格格不入,工作和生活都会出问题。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既有相当程度的个性化,成为了自己,又较好地适应了社会,达成社会化。不过,事实告诉我们,这真的是理想,很难达至,尽管很美丽。

既然如此,我们退而求其次,就只能在孰轻孰重中作选择。这就真正涉及到个性发展的问题。从价值判断、选择来看,个体社会化以适应社会为首选,最终需要融入社会,社会需要名列首位;而个性化以张扬个性为首选,最终强调个体的个性化,个性发展名列首位。教师作为塑造者的用武之地与为难之处也正在两者的此消彼长中得到显现。但是,革故鼎新,兴利除弊,让教师之“他塑”与学生之“自塑”结合,促学生“形塑”与“心塑”的结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他塑”的强制,提升“自塑”的自觉,在“天下被网罗”的今天,也许是更好的选择之一。

2018年9月14日修改稿

陈震:教师与塑造者


作者简介:陈震,江苏如东人,教育文化学者,专著《做温暖的教育者》,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