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周天子交换人质,并射中周天子肩头让周王室颜面扫地

前面已经说到,在西周灭亡后,郑国和晋国因一路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创立东周而立下大功,所以周平王任命郑武公作为执政卿士处理王室的政务,而郑武公死后,郑庄公继承了郑武公的爵位和执政卿士的地位,并平定了弟弟共叔段的叛乱,巩固了政权。

他和周天子交换人质,并射中周天子肩头让周王室颜面扫地

郑庄公

至于周王室为何会让郑国国君做执政卿士,还是有自己的打算的。一是,当时郑国离周国地方较近,便于保卫王室;第二个则是,当时的晋国发生了内乱,分为了(翼)晋和曲沃两部分,自顾不暇,也没有能力保卫王室;最后,无论郑国,还是晋国,亦或是虢国、虞国、鲁国都是姬姓诸侯国,其中郑国的地理位置和国家实力在其中都是占优势的。

他和周天子交换人质,并射中周天子肩头让周王室颜面扫地

春秋列国图

一旦获得权力,郑国国君就不只有做个好臣子这么简单的想法了,当然作为同姓的国家,供着同一个祖宗,造反也是不敢的,但总可以利用权力做一些有利于自己的事。就这样郑武公的时候还算是蛮横的很收敛,到了郑庄公的时候就开始专横跋扈了。

周平王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不爽在心里,把郑庄公开除这是不敢的,只能找个人来制衡他,这时周平王看上了同为姬姓宗室的虢国国君。听说了这件事,郑庄公极度的不满,所以就跑去质问周平王,周平王很是尴尬,只得矢口否认,说没这回事儿。郑庄公一听,也没想就坡下驴,得寸进尺,表示自己对周平王所说之事并不信任。

他和周天子交换人质,并射中周天子肩头让周王室颜面扫地

东周君主表

周平王无奈,只得与郑庄公约定双方互相交换质子,周平王就将他的儿子狐派往郑作为人质,郑国则派公子忽常驻王室充当人质。这一事件史称“周郑交质”,发生于鲁隐公三年,即公元前720年。

“周郑交质”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周王室的衰微,一个天下共主竟然被手下的臣子所威胁。交换质子本是诸侯国之间的事,而周郑交质则体现了周王室实际上已经沦落到了与众诸侯国相当的地位。《左传》中对此事件也有评论,其中主要是从诚信方面分析,说道,两个国家如果从心眼里不互信的话,那么即便是交质也是没有好处的,后来的事情也证明了这句话。

他和周天子交换人质,并射中周天子肩头让周王室颜面扫地

周平王在“周郑交质”这一年就死了,他的孙子姬林即位,是为周桓王。周桓王年轻气盛,一上台就想摆脱郑国的控制,恢复王室的实力。所以他在周人的支持下再次积极的压制郑庄公,又想任用虢国国君做卿士。要知道在周桓王的父亲,还有他的叔叔,也就是在郑国做质子的狐都去世了后,是周公黑肩和郑庄公保举他做了天子。这样一来郑庄公很是不满,所以就在当年(鲁隐公三年)派祭仲带兵进入周王朝境内割了温地的麦子和成周的谷子。周郑更加不和。

他和周天子交换人质,并射中周天子肩头让周王室颜面扫地

周桓王

到了鲁桓公五年,也就是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直接剥夺了郑庄公在周王室内的卿士(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郑庄公则不再向周桓王觐见,周桓王于是就率领着陈、蔡、虢、卫各国军队去讨伐郑国。

郑国也早有防备,郑庄公派祭仲等人去迎击周王朝和诸侯国的联军,结果周王朝联军打败,郑国的将领祝聃还在周桓王的肩头上射了一箭,周王室颜面扫地。祝聃想要继续追击,郑庄公则对他说:“做人不可欺人太甚,何况那人是周天子,保住国家就好了!”那天晚上又派祭仲去问候周天子和周围人的伤情。

他和周天子交换人质,并射中周天子肩头让周王室颜面扫地

周郑交战图

周王室的麦谷被割已实属奇耻大辱,再加上周天子被射,直接把周天子推下了神坛。 可以看到,在此之前,周桓王还能利用天子余威集合众国进行征讨,但这次之后,各诸侯国都看清了周王室的衰落境地,宗法制进一步瓦解,各国开始争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