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发展局长:政府有能力负担“明日大屿”工程费用

香港发展局长:“明日大屿”工程费用每年仅数百亿港元 政府有能力负担

中新社香港10月12日电 (阮晓)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黄伟纶12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明日大屿愿景”作为长期工程,填海成本经分摊后每年工程费用仅为几百亿元(港币,下同),相信特区政府有能力负担。

当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运输及房屋局举行跨部门记者会,就《施政报告》中的相关议题答记者问。传媒最关注的仍属聚焦解决长远土地供应的“明日大屿愿景”计划。

黄伟纶表示,计划将分两阶段进行。首阶段在交椅洲附近填海1000公顷的规划比较确切,计划在2025年展开、2032年有首批居民入住。局方希望在2019年第一、二季度向立法会申请研究经费,将“远水”尽量拉近。至于第二阶段在喜灵洲附近填海700公顷的计划则有待进一步讨论。

对于备受关注的填海成本,黄伟纶回应指出,作为长期建设,若以总工程成本6000亿元计算,分摊15至20年后每年工程费用仅为几百亿元,现时特区政府每年工务工程支出约为1000亿元,他相信特区政府有能力负担。

他又指,计划制定过程中经过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规划署在技术层面的初步观察,认为1700公顷的填海计划可行,且符合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提出的“未雨绸缪”概念,最终由行政长官拍板决定,以其为基础在《施政报告》中提出。

此外,黄伟纶表示,特区政府将继续推展各短中长期土地供应措施,可提供超过61万个房屋单位。在短中期方面,有210多幅土地具房屋发展潜力,当中超过70%将用以兴建公营房屋。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表示,特区政府将增加公营房屋供应,正更新《长远房屋策略》下一个十年房屋供应目标。此前所公布的2018/19至2027/2028年度10年期总房屋供应目标为46万个单位,当中公私营房屋供应比例为6:4,局方将听取社会不同意见,考虑是否维持既有比例。(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