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系列报道之民和篇

——将扫黑除恶工作放在心上

■ 文/图 本报记者 刘茜 通讯员 费照林 刘英福

近日,海东市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捷报频传,缉枪治爆以及其他工作也稳步推进,为展现海东市各级公安机关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海东市公安局联手省、市两级媒体,深入基层挖掘基层公安机关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用鲜活的报道介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开展情况。

9月26日,海东市公安局联手省、市两级媒体聚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采访活动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启动。

当日10时许,在媒体记者座谈会上,海东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袁有昱传达了海东市副市长,海东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熊嘉泓对全市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工作的指示精神,并对各县区公安机关的宣传工作提出意见。

民和县公安局局长吴良厚通报了该局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的工作成效及做法。他介绍说,民和县公安局按照“有黑除恶、无恶治乱”的部署要求,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的原则,紧紧围绕“十类打击重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打击涉黑恶犯罪方面,吴良厚用一串数字说明了民和县公安局扫黑除恶的成果,今年该局处理涉黑涉恶案件共12起,其中,刑事案件6起、行政案件6起,相继破获“3·16”“4·8”恶势力团伙聚众斗殴案和寻衅滋事案,成功打掉了两个城区的两个恶势力团伙和1个农村涉恶团伙;侦破开设赌场刑事案件两起,移送起诉两人;查处赌博治安案件161起,行政拘留152人,罚款839人26万余元,收缴赌资28万余元;查处涉黄案件1起,行政拘留8人。

扫黑除恶“排头兵”

当日11时许,记者一行参观了民和县公安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展示,看到收缴的枪支、子弹、雷管等一一陈列,典型案例、经验做法等以展板形式展出,警示全体民警一定要将扫黑除恶工作放在心上,将群众放在心上。据统计,今年以来,民和县公安局共收缴枪支8支、子弹81发、雷管56枚、导火线47米、仿真枪1185支;立涉枪刑事案件3起,移送起诉两案两人;检查涉枪涉爆单位800家、寄递物流单位320家,现场整改安全隐患40余处,取得了良好整治效果。截至9月中旬,民和县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09起,与去年同期相比发案率下降22%,抓获网上在逃人员73人;受理查处治安案件575起,行政拘留314人,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全县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良好。

海东市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系列报道之民和篇

吴良厚介绍,民和县公安局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民和县公安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并先后制定了宣传方案等9个工作方案,建立了派出所线索排查、举报线索移交转办、村“两委”成员研判、纪检双向移送反馈、乡镇参与联动5项制度机制,建立了“三级责任体系”和“三长”负责制度,并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评,作为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

“民和县公安局始终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先后召开3次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积极营造辐射面广、实效性强的宣传态势。截至目前,设立举报箱80个,发布张贴《民和县关于举报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线索的通告》900余份,印发《扫黑除恶至全县人民的一封信》5万余份,知晓度、满意度测评表4000余份,悬挂条幅100余条,最大限度地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民和县公安局政工室主任刘英福向记者介绍说:“民和县公安局是全省首个组织开展了为期40天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走访、大宣传、大摸排’活动,走访了312个行政村的村民、各行业场所经营者、从业人员等,走访群众20多万人,发放线索走访摸排表和宣传材料登记10万余份。同时,召开扫黑除恶誓师大会和开展集中宣传活动,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披荆斩棘“护东门”

当日15时许,记者一行赴民和县公安局马场垣派出所采访了该所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情况。

马场垣乡地处民和县东部边缘,总面积190平方公里,有7个行政村,总人口24000余人,暂住人口7000余人,厂矿企业27家,行业场所36家。近年来,马场垣派出所集中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该所现有正式民警3人、辅警4人、村警7人,全体民警团结一心,担当作为,连续3年被民和县公安局评为先进集体。

民和县周边村镇接通天然气时,川中天然气公司与川垣天然气公司为抢占市场,先后在马场垣乡制造了多起群体性斗殴和破坏事件。去年7月,两家公司再次发生纠纷,川中天然气公司以川垣天然气公司供气管道距其管道太近存在安全隐患为由,组织10余名员工以恐吓、威助推搡等方式强行阻拦川垣天然气公司的工作人员修复管道。马场垣派出所民警接警后依法处置纠纷时,为避免事态扩大,对川中天然气公司的3名涉事人员进行口头传唤,对方不但不配合执法,并大喊“警察打人了”,引起群众围观。为防止现场矛盾升级,处警民警立即将涉事人员带离现场,并展开调查取证。次日,失实报道的新闻出现在某知名论坛,马场垣派出所被推上风口浪尖,但该所民警顶住舆论压力,秉公办案、严格执法,查证属实后依法对3名涉事人员分别予以行政拘留的处罚。

马场垣派出所通过快、准、狠的打击整治和勤、广、细的宣传教育,使辖区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形象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为民解忧“娘家人”

“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离群众最近和接触群众最多的部门,是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的基石。”马场垣派出所所长哈六甲告诉记者。他介绍,多年来,因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聚集,马场垣乡一度成为毒品侵害的“重灾区”,为此,马场垣派出所采取调查排查、秘密跟踪等方式,将吸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协助乡政府成立社区康复戒毒中心的同时,组织民警深入学校、农户等积极开展禁毒宣传工作。期间,该所针对辖区实际,集思广益,创新工作思路,认真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并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先后为26名刑满释放和有吸毒等前科的人员解决就业问题。马场垣派出所要求全所民警在接待办事群众时必须做到“四个一”人性化服务,即:一句问候、一个笑脸、一把椅子、一杯热水。日前,该所民警在工作中发现团结村的张老汉因配偶早逝,膝下无子,在外流浪多年被遣返回村后,不仅居无定所,就连户口也没有了。考虑到张老汉没有户口无法享受政府的一系列惠民政策,派出所民警连夜查找原始档案,并多次深入团结村走访了解,最终为他办理了户口,还积极协调乡政府让他享受了危房改造项目政策。新房建成后,民警为张老汉置办了家具,并多方联系辖区企业,定期资助他的生活。在马场垣派出所全体民警的共同努力下,辖区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警民关系进一步融洽。

海东市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系列报道之民和篇

当日17时许,记者一行返回民和县公安局,该局政委李恒英接受采访时表示,下一步,民和县公安局将攻坚打击重点,清除“赌博”“高利贷”违法犯罪乱象,延伸打击触角,进一步梳理线索,坚决打击农村涉黑涉恶犯罪,净化农村治安环境,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动态化、系统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