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驅動微信生態?這也許是微信最偉大的構想和探索

小程序驅動微信生態?這也許是微信最偉大的構想和探索

在小程序上線後的600多天裡,用戶和從業人員對小程序的認知和解讀不斷的發生變化,從看好到看衰到再次看好,心路歷程跌宕起伏。

微信生態這個詞被越來越多的提及。之所以稱之為生態,是因為它是健康的、包容的、能帶來更多生命的。

雖然微信卻只是一個社交軟件,但目前微信已不再只是一個產品,它已發展成有創造新生命能力的生態系統。

小程序驅動微信生態?這也許是微信最偉大的構想和探索

成為一個生態,需要兩個基本條件:“生命”和“生存環境”。生存環境是基礎,生命是生態存在的證明。

張小龍在闡述微信的理念時說,微信所要打造的是一片森林。森林是一個環境,能讓所有的一些生物或者動植物能夠在森林裡面自由生長。

小程序驅動微信生態?這也許是微信最偉大的構想和探索

小程序也符合微信的這一理念。事實上,在小程序上線的一年多時間,微信圍繞小程序開發生態主要經歷了 2 個階段:第一步是造“森林”,於是整個 2017 年微信不斷釋放小程序功能,平均一週半發佈一次新能力,從而從讓小程序的產品形態展現出來;第二步,是“培育物種”,讓更多的開發者可以在其中自由開發產品,引爆與變現,於是小遊戲等類目開放,小程序的廣告、小遊戲的分成機制被加入。

當然,以產品方式來催發一個行業,仍然是微信以往最擅長做的事情。但從微信支付開始,微信似乎也認識到,一個行業持續繁榮、從業者的匯聚需要微信直接走進行業參與激勵和支持。

小程序的引入,讓微信生態的這兩個基本條件趨近於成熟:微信有了成為一個操作系統的可能。

小程序驅動微信生態?這也許是微信最偉大的構想和探索

小程序給微信生態帶來更多的變現可能,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小程序帶來的“兩個增量+一個變化”。

增量一:電商增量

電商開始向三四五六線城市發力,開拓了5億的市場增量,這背後是自媒體、知識付費、拼團以及門店商家的崛起。目前電商正在迎來以移動社交為軸心的增量市場。如今每天近10億人微信用戶貢獻8億筆微信支付訂單,移動互聯網儼然成為中國人的第二生活。

增量二:線下增量

雖然移動電商已經普及開來,但線下市場仍占主導地位,把握著超過社會零售總額85%。現在掙個線下市場也在不斷互聯網化,整個人、物、場的內容豐富度都在不斷提升,給線下零售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和空間。

一個變化

消費升級讓過去圍繞拼價格、比渠道“貨”做生意,變成如今開始要圍繞“人”做生意,基於社交網絡、口碑推薦帶來粉絲喜歡的內容、商品乃至生活方式,把單客經濟做到最大化。

小程序驅動微信生態?這也許是微信最偉大的構想和探索

商業價值可以驅動生態動起來,小程序放大了微信的商業價值。

微信從最開始的連接人與人到連接人與人與內容的過程,已經展現出它巨大的商業價值,根據新榜2017年統計的公眾號融資數據,僅去年一年就有超過100個公眾號融資過千萬,這還僅僅是內容生態。

因為小程序太適合電商了。新榜曾報道過多個做電商“暴利”的公眾號,早一點有石榴婆和於小戈,近一點有一小時銷售300萬的包先生.。

小程序驅動微信生態?這也許是微信最偉大的構想和探索

除了電商,2017年5月摩拜曾稱有一半的新用戶是來自小程序的;2017年最後一天上線的小遊戲,在春節就拿到了耐克2000萬的廣告投放;2017年一年,小程序累計獲得的融資達到7億,像小充電、小睡眠、小打卡、遞名片這些小程序,均為工具類。

從內容到電商到工具,小程序的加入讓微信的社交生態變得更具價值,這個商業價值開始驅動微信生態全面動起來。

想了解更多小程序行業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我是店老闆;想獲得小程序運營幹貨資料包,請加微信:luone1l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