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情▪高珍

玉米是不会嫌弃土地的贫瘠的,像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那么忠诚,一但接触到土壤,它们就会去吸饱水分,做着发芽的准备。玉米的发芽是有哲理的,首先发根芽,把鲜嫩的根系深置于土壤,吸足大地母亲的乳汁才开始发苗芽,太阳公公早已经把地面晒的暖暖的,就等着粗壮的嫩苗钻出来向它问好。

嫩玉米苗齐刷刷的钻出了地面,农民在这个时候还不会闲下来,每天观察着出苗情况,缺苗的地方及时地补上,为补的苗窝浇上水吃一点偏饭,让它们尽快发芽追上哥哥们的生长。

等地里的玉米苗长到一寸高,农民就开始给它们间苗了。这个时候的太阳还不到烈日炎炎,农民会脱了鞋袜,踩在暖暖的地皮上,享受着大地的按摩。手中的锄头儿像在苗群中跳舞,准确无误地把多余的苗锄掉,然后为独苗培上土,农活叫做敦苗,为玉米苗的茁壮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锄过头遍玉米地以后,农民就期盼着劈头盖脸下一场雨啦。雨儿在人们的盼望中来了,苗儿贪婪地张开小嘴喝着雨水,根儿不失时机的往土壤的深处猛扎。在湿润润的土地里,它们快乐的摇头晃脑,叶子越长颜色越黑绿绿的,明亮的叶子像涂了一层油似的。

仲夏,太阳的温度是越来越毒,农民戴着草帽在玉米地巡查着旱情,摸着早晨还是鲜灵到了中午晒的病恹恹的玉米苗,只有无奈地看着没有云丝的天空。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玉米苗不会怨天怨地,它们继续把根子往深处扎,干裂的叶儿在晚上吸着露珠,它们在月光下沙哑地交谈着、相互鼓励着,月亮姐姐被它们的坚强感动的流下了眼泪,星星弟弟听得眼睛一眨一眨的,有几个冒失鬼飞了下来,它们想亲自慰问一下玉米苗。

终于把季夏熬来了,进入了雨季,玉米苗经过了旱季苗儿敦实了许多,老天爷是三天一场雨,五天一场雷,卯足了劲的玉米苗拼命地生长。农民高兴的晚上睡不着觉,他们要在静寂的玉米地,听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玉米杆儿拔节发出来“噼噼啪啪”的声音。

随着玉米秆长的超过人的头顶,它们开始孕育玉米棒了,在离地面七、八片叶子的叶根,慢慢地努出一个小尖尖,没有几天功夫棒儿就长的有模有样了,在棒尖儿吐出来细丝的同时,玉米杆头上的雄穗也开了花,一个个黄绿色的小喇叭,随风洒出了黄色的花粉,玉米棒子上的胡须粘满了花粉,你可不能小看胡须的作用,它们受了精玉米才有籽粒。

整个玉米秆开始为受了花粉的玉米棒输送着营养,玉米棒非常争气,眼看着憋了起来,已经完成神圣使命的胡须,颜色慢慢地变成了紫黑色,爬在棒子上风干了,我想它还在听自己孩子们呢喃细语的说话吧。根部长出了坚硬的气根,支撑着越来越重的身子。

经过小秋的玉米棒开始展现出它的成熟,农民在地里拔草的间隙,忘不了掰几个嫩玉米棒子回家,让老婆娃娃尝个鲜。女主人会把新山药蛋和嫩玉米棒子,焖在一个锅里,准备好油炝红辣椒和腌菜,等听到锅底熬干了水,发出了丝丝的声音,主人知道焖熟了,一揭开锅盖满屋子都是香甜的味道,咬一口香甜的嫩玉米棒,吃一口开花爆裂的新山药蛋,再就一口油炝红辣椒腌菜,那个美劲用文字是无法描写出来的。

进入了桂月,太阳像疲惫了许多,没有了往日的炎热,秋姑娘飘然而至,她端起来一盆调好的金黄颜色,站在空中向大地泼了下来,玉米地也被染成了金黄色。玉米秆挺着成熟的玉米棒,自豪的像十月怀胎的女人。随着秋风玉米群开始了唱歌,像服从于指挥家的棒儿下,手挽手一遍又一遍地排练着,认真地发出“沙、沙”的和声。

农民现在可没有心情去欣赏它们的大合唱,急忙开始了秋收,把玉米棒掰下来然后运输回家,全家人把玉米棒的表皮剥去,金黄色的玉米棒整整齐齐垒在房檐下,垒在窗台上,晒在房顶上,码成玉米墙,反正你一进入院子,就感觉到金黄色的玉米棒晃你的眼睛。农民把玉米秆也拉回了家,它可是冬天牛羊的好饲料,做饭取暖也离不开玉米秆的。

在我的生命年轮里记录着玉米面糊糊,玉米面窝窝,玉米面拿糕,玉米面粉,玉米面滴流,爆米花,它陪伴着我走过了童年、青年时代。(来源:朔州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