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問答:地鐵建設標準提高後,襄陽、宜昌、黃石還能建地鐵嗎?

目前,湖北有地鐵建設項目的有3個,即黃石、宜昌和襄陽,要想知道它們還能不能建設地鐵,我們先看看地鐵建設項目申報的新標準。經過相關部門提升後,地鐵申報建設的第一個標準GDP由以前的1000億元提升到3000億元。而湖北黃石、宜昌、襄陽2017年的GDP分別為1479億元、3857億元和4065億元,宜

目前,湖北有地鐵建設項目的有3個,即黃石、宜昌和襄陽,要想知道它們還能不能建設地鐵,我們先看看地鐵建設項目申報的新標準。經過相關部門提升後,地鐵申報建設的第一個標準GDP由以前的1000億元提升到3000億元。而湖北黃石、宜昌、襄陽2017年的GDP分別為1479億元、3857億元和4065億元,宜昌和襄陽已經達標,而黃石與標準之間的差距太大,還不到規劃的一半,在第一個基本條件上就倒下了,地鐵建設規劃沒戲了。

宜昌問答:地鐵建設標準提高後,襄陽、宜昌、黃石還能建地鐵嗎?

再來看看第二個標準,那就是財政收入超過300億元。因為地鐵建設成本每公里高達數億元,沒有高額的財政收入,拿什麼來建設?更不要說後期的運營和維護了。具體來看看2017年湖北3個城市的財政收入狀態,黃石為111億元,宜昌242億元,襄陽314億元,在這第二個標準上,黃石依舊與之相差甚遠,而且宜昌也沒有達到標準,地鐵建設規劃泡湯了,只有襄陽勉強達標。

宜昌問答:地鐵建設標準提高後,襄陽、宜昌、黃石還能建地鐵嗎?

最後再看看第三個標準,市區常住人口達到300萬以上。這一規定其實非常有必要的,沒有足夠人口的支撐,地鐵就算建設好了,也是一個擺設而已!而湖北黃石、宜昌、襄陽城市常住人口黃石約在100萬左右,而宜昌也就150萬左右,而市區常住人口最多的襄陽也才232萬,在這第三個標準下,湖北的黃石、宜昌、襄陽全軍覆沒了。

宜昌問答:地鐵建設標準提高後,襄陽、宜昌、黃石還能建地鐵嗎?

雖然湖北3個城市的地鐵建設項目在新規在泡湯了,但是個人認為這並非壞事!畢竟地鐵建設對於一般的地級市來說,是一個耗資巨大的基礎設施工程,如果實際上需求並不大,而去強行建設,將給地方財政資金帶來巨大壓力,反而影響了市政其他基礎設施的建設,得不償失!同時希望湖北這三個城市大力發展地方經濟,能夠早日達到建設新標!不過,從上面的三項數據來看,襄陽可能是未來湖北省除武漢第二個建設地鐵的城市了。

宜昌問答:地鐵建設標準提高後,襄陽、宜昌、黃石還能建地鐵嗎?

地鐵

地鐵和輕軌都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地鐵和輕軌的區別:不是走地下的就一定是地鐵,走高架的一定就是輕軌,輕軌有時也走地下,地鐵有時也走高架,而是運力不同而已。地鐵屬於大運力系統,而輕軌屬於小運力系統,地鐵和輕軌都可以細分為A型車,B型車,等車型。車型越靠前每小時單向客流量就更大。簡單的說地鐵比輕軌更大更長更能裝,輕軌一般為4節車廂線,地鐵一般為六節車廂。

宜昌問答:地鐵建設標準提高後,襄陽、宜昌、黃石還能建地鐵嗎?

國家修地鐵新標準

2003年國家規定,對於申報地鐵的城市,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1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為1000億以上,市區常住人口為300萬人以上,規劃線路客流量規模單向高峰客流量3萬人以上。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地鐵申請批覆下放到省級。越來越多的三四線的城市也開始出現地鐵熱。

但現在的城市軌道交通單價造價為15年前的1.3但1.8倍,理論上現階段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應達到2003年的2到2.7倍。所以近期國家提升了軌道交通的申請標準。即GDP和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提高了3倍(提升至3000億和300億),市區人口和單向客流量沒變。按新標準湖北只有武漢和襄陽最有可能修的了地鐵。

宜昌問答:地鐵建設標準提高後,襄陽、宜昌、黃石還能建地鐵嗎?

湖北軌道交通現狀

目前除武漢外,宜昌已經放棄地鐵而是和比亞迪簽署100公里以上的雲軌項目,襄陽成立城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黃石近期擬建2條有軌電車示範線,鄂州等待武漢16號地鐵對接,十堰和荊州還處於理論階段中。可以看出由於新標準的出臺有不少城市已經放棄了地鐵建設,目前看來襄陽是最有可能建設地鐵的,一是襄陽GDP超過新標準1000個億,二是襄陽一般公共預算也高於300億的新標準,規劃的軌道交通線單向每小時客流量也沒問題,就是市區遠期人口300萬的標準還有一段距離,但隨著襄陽東擴(東津新區和東津高鐵樞紐)和西進(樊西新區)人口問題也不大,所以我認為襄陽現階段修輕軌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修地鐵可能性也比較大,遠期市區300萬人口標準對於襄陽來說,快則5年慢則10年就可以達標了。

宜昌問答:地鐵建設標準提高後,襄陽、宜昌、黃石還能建地鐵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