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座墓誰也不敢碰,中國人的復興祕密隱藏於此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全體中國人民的精神財富,也是人類歷史的瑰寶。我們的祖先不但創造了我們,也創造了豐富的物質瑰寶和精神文明,這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一些稀世佳作往往隱藏於各大名山大川的帝王陵墓中。自魏王曹操大開盜墓之風開始,兩千多年來盜墓之事在中國就沒有停止過,無論是誰的墓,都有可能成為盜墓賊的目標。但有這三座墓,盜墓賊見了或者望而止步,或者根本無法打開,或者屢遇神秘事件,從而很好的保存到了至今。這其中延續了五千年燦爛中華文明,也深埋著中國人復興崛起的奧秘。

“中華第一陵”——黃帝陵

黃帝是古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被後人尊稱為“華夏始祖”,自漢武帝親自來這裡祭拜黃帝以後,這裡就成了歷代帝王舉行國家大祭的地方。

黃帝陵存在了幾千年,在這幾千年間,正是因為許多朝代都在這裡進行過祭祀活動,所以黃帝陵保存了許多歷朝歷代遺留下來的文物。

這三座墓誰也不敢碰,中國人的復興秘密隱藏於此

雖然無數人都知道這裡有文物,但這裡卻沒有發生過一次盜墓活動。

其實原因很簡單,這裡之所以沒有被盜,並不是因為這裡的防盜措施有多嚴密,而是因為這裡對於中華民族來說,具有極高的精神象徵意義。

秦始皇陵

秦子嬰元年(公元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了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大一次的劫難。項羽攻入關中後,大規模破壞秦始皇陵,地面建築毀於一旦,並挖掘了帝陵。

劉邦擊敗項羽後,定都長安,建立西漢。為了籠絡天下人心,於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下令對秦始皇陵妥為保護,著令20戶人家住在秦陵附近,作為守陵人看管秦始皇陵。此後,各朝各代的統治者對秦代帝王陵墓,都下令保護。

這三座墓誰也不敢碰,中國人的復興秘密隱藏於此

清光緒年間,秦陵又一次被盜墓賊光顧。當地官府獲悉後立即派人趕來調查,發現盜洞後將洞口用實物封死不留痕跡,嚴加看護,防止再次被盜。

雖有盜墓賊光顧,但秦始皇陵至今依然沒有被打開。

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乾陵

乾陵地宮的財富肯定很多,因為在李治駕崩的時候,乾陵裡埋入了當時唐朝的三分之一的財富,等到武則天下葬的時候又埋入了當時唐朝三分之一的收入,因此很多人都垂涎三尺,其中不乏一些軍閥、起義者等,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截至2013年僅開掘了五個陪葬墓,從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五代時,後梁崇州節度使溫韜組織軍隊發掘所有唐朝皇陵,“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之所藏金寶。……惟乾陵風雨不可發。”只有乾陵因建築牢固而得以倖免。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盜掘古墓成風。國民黨將領孫連仲以保護乾陵為幌子,率部下駐紮乾陵,用真槍真炮演習的辦法掩護一個師的兵力盜掘乾陵。士兵們用炸藥炸了許多處地方,卻沒能找到墓道口。後來,當士兵們盲目挖掘時,忽然雷雨大作,數日不歇,軍中一時傳言四起,稱武則天顯靈了云云……盜掘不成,孫連仲匆匆率部離開了乾陵。

這三座墓誰也不敢碰,中國人的復興秘密隱藏於此

1958年,當地幾個農民放炮炸石,無意間炸出墓道口。1960年2月,陝西省成立了“乾陵發掘委員會”,經初步發掘確認被炸處是地宮墓道,並於4月3日開始發掘乾陵地宮墓道。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但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對《乾陵發掘計劃》作出“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的批示。之後,國務院又再發通知要求“全國帝王陵墓前先不要挖”,乾陵的發掘就此停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