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保命,微信破局|中傳雲

抖音保命,微信破局|中傳雲

自從張一鳴與馬化騰在朋友圈互掐之後,頭條與騰訊之間的撕逼就沒斷過。抄襲戲碼一開始雷聲大,但鬧著鬧著逐漸找不到雨點,演變成了封殺反封殺大戰。頭條系與騰訊系產品,以抖音、微信為代表成為來回鞭策的對象。

也巧了,最近又趕上微信產品功能頻繁升級,又為這些衝突增加了不少腳本。搞得用戶們眼花繚亂,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抱緊騰訊好保命

頭條去年在國內互聯網市場風光無限,看起來要幹倒所有巨頭一樣。時間轉到今年,日子突然就不好過了。

國內外風氣的監管風暴,讓“技術中立”“推薦算法價值觀”問題成為了眾矢之的,最終以關閉頭條系明星產品內涵段子、下架今日頭條多個頻道、組建人工審核團隊、大力推廣正能量內容告一段落。眼瞧著頭條去年興師動眾立下的“衝500億元保300億”廣告收入目標,變得岌岌可危。

而感受到頭條系壓力的騰訊,趁勢反擊,在今年下猛藥拿出30億推廣自己的短視頻社交產品——微視,這還不算騰訊拿出的流量資源。要知道現在微視已經打通了QQ、QQ空間、微信、騰訊新聞、天天快報等騰訊系產品,這些各個都是流量大戶。

直到張一鳴與馬化騰在微信朋友圈互掐,宣告著頭條騰訊開始直面競爭。

抖音保命,微信破局|中傳雲

不過兩家的競爭並不是對等的。作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流量入口,騰訊系的諸多產品已經成了社會通用的基礎服務,也是眾多互聯網公司賴以生存的流量平臺。所有頭條系產品——包括抖音,都依賴騰訊系的QQ、微信等產品為其輸送流量。

抖音保命,微信破局|中傳雲

從騰訊系產品獲取流量的方式也非常簡單,就是鼓勵用戶將APP內的內容分享轉發到QQ微信,QQ微信好友看到相關內容後,主動下載相關APP體驗。

這是一塊不可忽視的流量來源,騰訊掌握著這塊蛋糕的分配權。

這兩天頭條到處喊話的核心內容,總結起來就是:騰訊不公平,不給我流量吃!影響用戶體驗!

特別是在最近的監管風口上,多次關閉分享短視頻的功能,這些動作一方面是配合監管,另一方面則明顯是在圍堵對手培養自家微視。不然別家分享都變成鏈接了,怎麼微視還能直接觀看?因此也積累了一些壞印象。

頭條控訴騰訊封殺的例證:一個是“第一屆文物戲精大賽”H5視頻遭微信封殺,一個是騰訊平臺抖音賬號上傳的正能量視頻無法通過審核。

H5被封殺的問題,微信平臺上早已有之,相關階梯處罰規則也非常苛刻。自從H5遊戲圍住神經貓火了之後,微信就通過各種算法限制H5出現刷屏現象。另外,微信也一直希望開發者能從H5轉到小程序上。

微信一直在避免單條內容刷屏問題,因為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用戶的信息獲取體驗,對整個微信生態是有害的。微信很早就在引入算法,避免產生刷屏現象。所以,“第一屆文物戲精大賽”的結果是提前可以預料到的,也不是專門針對抖音。

人家兜裡的流量,只給你這麼多。這事也沒辦法。

騰訊平臺抖音賬號視頻被封殺的問題,原因也出在視頻中碩大無比的抖音logo上,頭條的運營那麼專業,不可能連這點問題都那不清楚。

抖音保命,微信破局|中傳雲

那麼大的logo,抖音上允許放嗎?

而抖音玩得也夠險,用殘障正能量視頻、博物館文化視頻這些內容來跟騰訊對剛,還列出微視涉低俗的小辮子。

說白了,頭條所有的操作都是把自己跟騰訊綁在一塊進行自救。否則下次監管輿論到來時,自己一家承受壓力,這日子可不好過。

不過,騰訊也自己作死,上週18號,微信發佈《關於進一步升級外鏈管理規則的公告》,其中有一條是:外部鏈接不得在未取得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等法定證照的情況下,以任何形式傳播含有視聽節目的內容。

這玩意可不得了了,按照這個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門檻,幾乎所有你常用的短視頻APP都不能分享轉發到微信。這比廣電的規定還要嚴格,廣電還沒要求短視頻產品必須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不出意料,這一舉動受到了業界嚴厲的批評,最後不得不以修改刪除收場。

當然,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企業有自查自審的義務。騰訊微信也是在配合履行自己的義務,甚至是在提前試探市場反應,以拿準審查尺度。就像微博前一段時間,明晃晃的禁止“同性戀”一樣。事情明著說,就可以充分溝通提前解決。

其他抄襲問題,對於騰訊的專利儲備來說都不是事。更何況,抖音也是靠抄襲出身。就連抖音的logo也被扒出來是“借鑑”一個名叫 Dan Rumbauskas的交互設計師的作品。抖音的套路在VICE、Music.ly早就有了,當然,頭條已經全款喜提了Music.ly。算下來,這一塊也是一本糊塗賬。

頭條目前真正的問題是:要找到一個可以倚重的核心產品。今日頭條已經廢了大半,抖音又被四面八方各種眼睛盯著。別說打廣告賺錢的小目標了,如何安穩的活下去才是重中之重。

在宣傳上與騰訊綁在一起是最安全的做法,但抖音這樣驟起驟落的短視頻社交產品,註定不是可以依靠的核心。

對比一下當初跟抖音一樣火的小咖秀,說倒下就倒下;還有國外努力多年的VICE,到今天還沒看到出頭之日,背後突然就火起了Music.ly。可以說這是個大王輪流坐的領域。

現在騰訊微視攻勢又這麼猛,保不準什麼時候就被攻克了。

頭條必須快速推出一個用戶忠誠度更高的產品,IM即時通訊社交產品是最好的選擇。

去年9月份頭條曾被爆出過正在研發一款類似於Snapchat的應用,名字叫快拍。但至今頭條還未正式推出該產品。不知道背後藏著什麼後手。

而頭條系的直接競爭對手——快手,去年年底也上線了一個名叫快手小遊戲的社交APP,目前這一產品還在快速進化中。

預估過不了多久,屬於頭條的IM社交產品就會推出。但以頭條AB Test的風格,接下來至少會推出兩款不同類型產品。加上今日頭條、抖音、火山小視頻這些產品的升級改版,頭條的準備會比想象中來的更多。

今日頭條內已經孵化了微頭條,產品形態也越來越像微博。抖音也加入了圖文功能,也在朝微博邁去。此前的內涵段子,在長相上更是跟微博沒有多少差別。可以說過去幾年裡,頭條都在圍攻復刻微博,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既然復刻微博的夢想已經實現,接下來頭條系產品是時候拆解微信,復刻出全新的微信產品功能。

頭條號、抖音已經分別實現了微信的公眾號朋友圈功能,預估微信的小程序、小遊戲、拼購、掃一掃等功能,將會被頭條分拆開來,分別對應推出一個產品進行切分強攻。

另外,頭條還在研發自己的搜索引擎,未來怎麼將自己的搜索引擎跟信息流社交結合起來進行推廣?其實微信小程序已經給出了部分答案。

這些正是過去頭條在對戰微博時,所使用的經驗與套路。而對於騰訊來說,這是可怕的。

連張小龍都開始AB Test了

轉到騰訊身上,又是另一種焦慮了。

目前騰訊在短視頻社交上的弱勢,是馬化騰最大的心病。而騰訊意欲用微信和微視來解決這一有可能致命的問題。

這兩年在頭條的攻擊下,騰訊顯得無比的被動。2016年騰訊設想的還是防禦頭條的信息流新聞產品,當時騰訊COO任宇昕親自督察,騰訊明星產品經理林松濤調任坐鎮,氣勢洶洶要把OMG網絡媒體事業群的天天快報做起來!

然後做了半年才發現,整個市場已經轉向了短視頻社交。到今天又開始投入30個億推微視。

但微視只是騰訊的階段防禦性產品,真正的大頭還在微信身上。

進入2018年,微信產品的更新改動變得異常頻繁,這事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2018上有所預告。但微信開車開得讓人不明所以。

一個月的時間內,微信公眾號的設計大變了4次。作者名換行,推出朋友留言,留言區字體縮小,作者名不再換行……這些是最近大家直觀感受到也是討論吐槽最多的,一時間大家有點跟不上張小龍的心路歷程。

從設計上來回切換的操作來看,微信最近正在進行頻繁的AB Test,用多種方案來試探用戶的反饋。

但微信為了保證體驗與直覺統一,對設計上的改動一向都是謹慎再謹慎,微信推出這麼多年,整體設計上可以說沒有任何變化。

這種策略,大大的照顧了對不擅長使用互聯網的用戶,例如老年人。同時也保證了,微信內部的功能獲得最大範圍的普及。

像這一次許多用戶吐槽的公眾號留言區字體變小問題,如果你將微信字體調到老年人用的超大字體,你會發現,公眾號的閱讀體驗好多了。但即便如此,這樣反覆的設計改動,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今天微信在設計上做出這些沒頭沒尾或者說沒必要的改動,豈不是雞肋嗎?

這種情況一是顯示出騰訊的焦慮,二則表明微信正在AB Test新的產品形態。但張小龍是業界有名的跟著感覺走的產品經理,現在突然引入機械味濃厚的AB Test,也可以看出壓力是真的大了!

抖音保命,微信破局|中傳雲

統一對齊的操作按鈕。

從具體設計及功能上來看,微信這是在想盡一切辦法暗示用戶,將相關微信文章轉發到朋友圈。留言、點贊按鈕與系統按鈕統一對齊,這是在方便用戶學習操作,讓用戶更積極的留言轉發。

抖音保命,微信破局|中傳雲

為了讓用戶關注留言轉發,新公眾號主頁可以看到更多朋友消息

特別是6.6.7版本的文章鏈接懸浮球功能(官方稱呼為:浮窗),更是在想盡辦法提高公眾號、搜索、看一看這些產品的活躍度。

抖音保命,微信破局|中傳雲

老版閱讀未完成置頂功能

要知道老版本的微信已經引入了文章鏈接置頂功能,文章懸浮球還容易引發誤操作,最產品極簡的角度來看,沒必要推出後者功能。以張小龍的產品理念來看,後者也更是不必要的。但這功能還是推出來了。

抖音保命,微信破局|中傳雲

新版功能操作動效細節一覽。

看來微信深刻感受到公眾號系統活躍度的下滑了,雖然沒有公佈相關數據,但著急到用AB Test修改產品功能設計破壞原有極簡設計來提高轉化率,背後的嚴重性可見一斑。

另一個許多人不太注意的細節是:新版公眾號排版中作者回復改換成了作者。連這樣的細節都要修改,讓人忍不住懷疑,接下來是否要推出跟評功能。

要知道跟評功能一旦推出,那留言區將直接升級成話題中心,將是新的信息流寶地。如果看一看推出熱門留言欄目,那相當於直接用算法給作者曝光了。

新的6.6.7版本的改動還不止這些,新的複雜的手勢交互在增加微信的複雜度的同時,還透漏著新的消息。

抖音保命,微信破局|中傳雲

懸浮球交互設計與小程序一脈相承

如果你觀察的夠仔細的話你會發現,開啟浮窗的手勢入口,在顏色設計上與微信主界面頂欄使用了相似的黑色磨砂半透設計。

抖音保命,微信破局|中傳雲

外鏈懸浮球跟小程序圖標設計幾乎沒有區別。

懸浮球與小程序內的所有交互設計元素,都是一脈相承的。更不要說外鏈懸浮球與小程序的圖標,在設計上直接撞了車。

懸浮球中還有一個彩蛋是,當懸浮球較長時間沒有被訪問,顏色會根據時間從上到下逐漸變紅。同時取消浮窗、懸浮球變紅的顏色,也與微信角標提醒顏色相統一。

在界面設計上,發現頁、我兩個欄目下的部分功能都統一了新的設計標準,微信搜索、公眾號主頁、小程序也採用了相同的設計標準。

對比下來:

所有跟內容相關的功能,界面都改成了純白色調,連頂欄也修改成了純白可收縮的設計,這也是為了提高用戶的閱讀體驗;

所有跟社交相關的功能,界面設計還保留著以往黑色磨砂半透明的頂欄設計。

張小龍這是把微信分割成社交、內容兩個體系,並用微信搜索、懸浮球兩個功能,將微信的內容體系全部串聯起來。以此來降低用戶的學習成本,提高小程序、微信搜索、看一看等功能的使用頻率。

這個內容體系打通來看,完全是新形態的瀏覽器,所謂的浮窗,也就是瀏覽器標籤頁窗口。

從這個角度來看,小程序、微信搜索、看一看三個功能普及度,遠沒有達到騰訊心裡的目標。為此,微信還要引入複雜的交互設計來破局。

從今天起,微信開始偏離極簡的理念,向著臃腫的道路走去。不過騰訊現在在力推企業微信,這或許是對微信臃腫後的一種交代。

公眾號未來往哪裡去?微信未來往哪裡去?無論如何也是逃不過短視頻信息流的。

張小龍承認說頭條是一個強大的對手,還表示打敗頭條的不會是另一個頭條。但這些都無法解決微信裡缺乏短視頻信息流防禦產品的問題。

去年微信推出了看一看,這算是為公眾號準備的信息流產品。但與今日頭條這種信息流產品相比,看一看的推薦算法只想讓你看見跟你有更多關係的內容,以此來補上公眾號流失的活躍度。而不是像頭條一樣用階梯型流量推薦,來挖掘10萬+百萬+。

從公眾號後臺的閱讀量餅圖來看,看一看的活躍度並不樂觀,這根本無法抵禦今日頭條們的進攻。現在,微信又想把看一看打造成升級版的微博熱搜,為此推出了熱點話題。

許多業內人士為此憂心忡忡,到處呼籲張小龍將訂閱號對話框的模式徹底改版成信息流。

可既然看一看這個信息流都沒能爆發,如何能讓人相信訂閱號改成信息流展示或者再增加幾個信息流產品,就會成功?

所以,微信內容生態的信息流會繼續集中在朋友圈、微信搜索、看一看,這才是微信下一步升級的重點。

總的來看,張小龍堅守的核心是:為用戶提供與自己有關的內容。無論這種關係是你曾經關注過的話題、賬號,還是你五花八門的朋友。微信都想找到更多數據維度,分析你與這些內容的親密程度,來進行推薦,最終再回流到核心社交功能上。

微信要做的事,就是把所有功能用盡各種辦法串聯在一起,然後互相導流,做出一個個爆款新功能。

小新在《老年人開始寫公眾號,就問你怕不怕》中也詳細分析過:

受制於用戶學習成本活躍度,微信不會再添加新的信息流產品,而微信信息流的核心永遠都是朋友圈;

張小龍只會想盡一切辦法提高朋友圈與其他微信功能的關聯度,促使用戶將內容轉發進朋友圈;

推薦算法上,在貢獻更多數據維度場景的同時,提高用戶對各類產品的使用率。

張小龍要的是下一個時代的信息流,一個能夠承載起短視頻等現有所有需求的超級信息流,而不是copy一個今日頭條或者抖音。在這中間,微信的作者系統、小程序將成為破局的核心。

想想:通過看一看的話題系統,為作者們發表的評論進行導流,既能促進作者參與公眾號大號留言,又能幫助普通用戶轉變成公眾號作者,還能提高看一看活躍度。這樣的新型產品形態是不是對所有人都有好處?

中國最具有進取心的互聯網公司頭條與產品大神張小龍,都開始押注快速迭代新產品。這為市場帶來了更多的期待,2018年市場上將能出現更多精緻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