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是大股東阿里是大對手,美團招股書說了這些

騰訊是大股東阿里是大對手,美團招股書說了這些

繼小米之後,美團也在港交所提交了IPO。

據今日港交所披露的美團招股書顯示,美團營業收入2015年至2017年分別實現40億元、130億元、3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3.2%、161.2%,三年收入增長超過七倍。

和此前港股上市的小米、美圖等公司一樣,美團也存在由於過往融資發給股東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增加而帶來的“非經營性虧損”。因此在排除以上相關的特殊會計處理後,“經調整虧損淨額”更具有價值。

據招股書顯示,美團經調整虧損淨額持續收窄,從2015年的-59億元收窄至2016年的-54億元,2017年進一步收窄至-28.5億元,三年內虧損減半。

騰訊持股20% 王興持股11%

騰訊是大股東阿里是大對手,美團招股書說了這些

招股書披露,截至目前,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興持股11.4386%,聯合創始人兼高級副總裁穆榮均持股2.5141%,聯合創始人兼高級副總裁王慧文持股0.7264%。騰訊為第一大股東,持股20.1363%,紅杉資本持股11.4368%。其他投資者持股53.7478%。

據報道,這次IPO美團的目標是以約600億美元的估值募集60億美元資金,以此計算,美團目前總股本約50億股,每股股價有望達到12美元。那麼美團創始人王興身家有望達到70億美元。

根據招股書顯示,王興持有5.73億股A類股,穆榮均持有1.26億A類股、300萬B類股(共計1.29億股),王慧文持有3640萬A類股、1743萬B類股(共計5383萬股);另外,穆榮均還能以3.86美元的行使價行權200萬股、王慧文能以1.005-3.86美元行使價行權335.6萬股、陳少暉能以1.005-3.86美元行使價行權554.2萬股、陳亮能以0.0125-3.86美元行使價行權599.34萬股、張川能以3.86美元的行使價行權618萬股。

不用算,這幾位肯定都是億萬富翁。

此外,招股書顯示,美團4614位除高管外的僱員將可以以0.000017美元-3.86美元的行使價行權8655萬股,以12美元每股計算,平均每位僱員將能收穫22.5萬美元。

餐飲外賣為主要收入

從業務收入構成看,美團點評主要收入來源為三個部分:餐飲外賣、到店酒旅和新業務。其中,餐飲外賣收入佔比從2015年的4.3%增長至2016年的40.8%,2017年則進一步增長至62%,首次超過到店酒旅的佔比。2017年到店酒旅收入佔比為32%,新業務及其他佔比為6%。

數據顯示,2015年-2017年美團點評餐飲外賣營收分別為17.5億、53.0億、210.3億元、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營收分別為37.7億、70.2億、108.5億、其他業務營收為7.0億、6.7億、20.4億。2017年三大業務營收佔比分別為62%、32%、6%。

騰訊是大股東阿里是大對手,美團招股書說了這些

因此,餐飲外賣收入是美團點評2016年和2017年收入增長的主要貢獻者。到店酒旅雖然收入佔比在逐年下降,但該部分業務的毛利以及毛利率卻在逐年增長。

同時,美團依然處於對外賣的高增長高投入期。招股書顯示,2017年,外賣銷售成本較2016年的57億元增長了238.8%,達到了193億元,佔總銷售成本的88.9%。

美團點評花了27億美元收購摩拜

4月3日晚間,美團以27億美元收購摩拜單車,在次日中午在內部信中,王興表示,摩拜將繼續保持獨立品牌、獨立運營。摩拜管理團隊將保持不變 ,王曉峰將繼擔任CEO,胡瑋煒將繼續擔任總裁,夏一平將繼續擔任CTO,王興擔任董事長。

在收購摩拜的提案中,滴滴也曾有意入股摩拜,據報道,滴滴給出的方案是:滴滴和軟銀以10億美元投資摩拜單車,滴滴和軟銀給出的估值更高、也並非控股,相對於美團的收購似乎更容易為創始團隊接受,但最終的結果是摩拜接受了美團的提案。

35%

資金用於開發新產品 研發人員比例超1/5

其中,招股書中披露了募集資金的用途:約35%用於升級美團的技術並提升美團的研發能力;約35%用於開發新服務及產品;約20%用於有選擇地進行收購或投資於與美團的業務互補並符合美團策略的資產及業務;約10%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美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及短期投資共計452億元。同時,美團連續三年研發費用佔收入的比重超10%,且研發費用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2015年至2017年研發費用分別為12.04億元、23.66億元和36.46億元。

與此同時,美團已經並將繼續對研發及技術進行重大投資,以鞏固市場領導地位。隨著業務增長,及繼續擴大、完善美團的平臺,吸引及保留研發人才對美團點評的業務、營運及增長前景變得很重要。美團計劃繼續對人才,尤其研發人員進行投資。

據悉,美團全職員工研發人員數量佔比高。截止2018年4月30日,美團點評擁有46662名,美團的研發人員為10343人,佔全體員工的比例超五分之一。

此外,美團亦將繼續將大量資源投向技術基礎設施的擴充及完善,以支持業務增長。

阿里與攜程是主要競爭對手

在去年12月,王興也宣佈了公司最新的組織架構。美團點評聚焦到店、到家、旅行與出行四大LBS場景,構建起了新到店事業群、大零售事業群、酒店旅遊事業群以及出行事業部四大業務體系。

這也意味著美團點評已經從一家團購公司轉變成一家到店、到家、旅行與出行並重的綜合性生活服務平臺。

但作為一家綜合性生活服務平臺,美團現階段四大業務板塊都面臨著壓力和挑戰。在到家業務上,要和58趕集爭奪市場份額;在到店業務上,有阿里巴巴旗下餓了麼和滴滴外賣的競爭;旅行業務上,則一直面臨攜程藝龍與阿里飛豬的圍剿;剛剛上線的打車業務,面對的滴滴、ofo與摩拜單車。

以上美團四大業務板塊的每個敵人都能讓王興都疼。更別提,外賣、打車、共享單車都是國內互聯網領域三個最燒錢的戰場。

對此,美團在招股書中表示,美團主要與阿里巴巴集團及其旗下公司在即使配送及到店服務進行競爭,以及與攜程國際有限公司在酒店及旅遊與交通票務服務方面競爭。

美團認為未來業務會面臨激烈的競爭。“雖然美團有在主要服務類別中有效競爭的過往表現,但美團可能在未來無法持續保持競爭力。在此情況下,美團可能會失去市場份額及客戶,而美團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