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李衛爲什麼敢在考試中途大鬧考場,徹查舞弊一事?

歷史茶坊


李衛大鬧考場的這一段情節非常有意思。

咱們先回顧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

雍正登基後的第一次科舉,副主考李紱在考前發現有人在伯倫樓倒賣試題。李紱拿著試題去找故主三爺允祉,允祉說:這是皇上登基後第一次科舉,你現在去向皇上舉報,萬一試題是假的,你不是給皇上添堵嗎?所以你等考試開始看看考題是不是真的再說。

其實這裡就能看出允祉的心機了。如果他在考試前去找雍正,雍正只需把試題換掉,就什麼事也沒有了。但是這麼做存在風險,萬一試題為假,就會惹的雍正不高興。所以他寧願等考試開始,確認試題是真的再讓李紱去揭發,儘管這樣會引出一場驚天大案,讓雍正臉上無光,但畢竟自己沒有風險啊。

等到科舉考試嚴重大了,趕緊再去找三爺允祉。三爺早已成竹在胸,他說:這個時候只有一個人能幫你,那就是李衛。

三爺允祉知道,這個時候去查科舉舞弊案,肯定會掃了雍正的面子,而且擅自查抄考場,事關重大。這事沒人敢幹,只有李衛能做。

果然不出允祉所料,李衛一聽,立刻帶著自己的親兵查抄了考場,搜出許多舞弊的證據。

那麼李衛為什麼敢這麼做呢?

首先,李衛從十一歲就跟著雍正了,為雍正登基立下不少汗馬功勞。他就是雍正的親信、體己人。

李衛小名狗兒,他確實是雍正的忠犬、功狗,忠心耿耿。可以說他心中只有對雍正的忠誠,從沒考慮過個人的安危。

其次,雍正對於李衛也是極為信任的。他知道李衛對自己的感情,知道李衛絕對不會揹著自己玩陰謀。

而且雍正繼承了他爹康熙的優秀傳統,那就是不怕臣子幹錯事,就怕臣子不幹事。只要臣子一心為國為君,哪怕做錯了他也不會太計較。

李衛跟了雍正幾十年,自然知道雍正的處事風格。

最後,李衛信任李紱。李衛是個精明人,他敢搜查考場,肯定是有十足的信心搜出證據。

李衛自己是個大老粗,所以他仰慕讀書人,而李紱是天下清流的領袖。所以李衛自然信任李紱,相信他真的掌握了確鑿的憑據,自己出手查抄考場,一定能搜出證據。



夢露居士


就憑劇中李衛說的一句話:

小爺我十一歲就跟著皇上。

關係硬,嫡系,雖然李衛沒有搜查考場的權利,但是京城只有他有這個膽量,而李衛也必然會因為忠於雍正破格出手,他有這個責任和義務。

李衛這一次回京是做什麼的,此時他剛剛被雍正由(應該是)陝西布政使,升為江蘇巡撫。

這個時候,李衛是應該回京彙報工作並謝恩,因此他正好在京裡。

而且跟隨李衛搜查考場的,根本不是從哪裡調的兵,僅僅是李衛的親兵護衛罷了,沒看到電視劇中李衛管這些“兵”叫小兔崽子嘛。

否則就算是雍正的包衣奴才,趕在京城擅自調兵,有幾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這件事上能看出編劇和導演想表達的東西,李紱是出了名的讀書人,清流領袖,做毫無做事章法,考場出了事,竟然第一想法是去“賣考題的柏倫樓”搜查,簡直是荒唐透頂,反而沒讀過書的李衛一下子就看出問題的關鍵解決點——考場

而且通過這件事也能看出三阿哥“讀書人明理”的卓識,聽說了情況,當機立斷就想到了李衛,而且稱“只有李衛才能夠做成這件事”。


小屏窺人生


這裡我們只從電視劇的角度來分析看

首先李衛是雍正府裡的家奴出身,雍正對其知根知底,並且對李衛還有救命、婚配之恩。再加上鄔思道成功的洗腦教育,李衛絕對是雍正的鐵桿死粉,忠誠度絕對滿分。連十三爺都說過雍正府裡的籬笆扎的嚴。可見雍正對下人有絕對掌控力。

再者,雍正是實幹派,在電視劇裡只要你能幹實事,雍正都是無條件的大力支持。比如山西的諾敏,雖說是造假填的虧空,但你看雍正一聽說了,激動的恨不得給他搬個最佳拍檔獎(當然事實上確實也搬了),年羹堯那麼囂張跋扈,但只要你幹事,雍正不惜得罪所有人也要硬挺。可見幹實事三個字在雍正心裡的地位。

最後一點,雍正和李衛的感情。你們看,雖然在表面上兩人是主僕關係,但實則兩人情同父子,救命之恩如同再生父母,李衛不僅僅把雍正當主子,更多的是把雍正當父親來對待,李衛兒子出生以後回京述職,是和老婆一起帶著孩子先來看的雍正,這簡直就是給自家老爺子看孫子嗎!孩子名字叫李忠四爺,這特麼得多忠心啊!而雍正對待李衛更是沒說的,從開始救李衛的憐憫之情到家府中的父子之情,再到李衛外放的教導之情。雍正絕對對李衛有著父對子的期望之情。由此可見兩人的關係。

而最後,李衛敢大鬧考場,查舞弊的事底氣就是來源於對雍正的忠心不二。只要是對四爺不利的事,都是李衛要通通打倒的。不管你後臺有多硬,就是閻王爺的鬍子,我也敢拔兩根。


莫非是54188


但是,對考試的追查複核,一旦涉及主考官員,就難了。一般屁民即便考卷被人換了,那也只能自認倒黴!唐寅的學問天下認同,自認為可以連中三元,結果名落孫山,嘔不過氣,要去複核成績,結果反而受徐霞客爺爺牽連,竟然還陷入牢獄之災。

在《雍正王朝》裡,雍正繼位之初,首場恩科,便發生了考題洩密案。開考三天前,考題就在伯倫樓上賣起來了。


開考前天晚上,李紱獨自一人來到伯倫樓喝酒。無意中發現了買賣考題。本來考試前賣考題,賣答案的多去了,這種半真半假的詐騙行為,大家也是習以為常的。因為你也不知道他賣的是真考題還是假考題。你抓住他,頂多定個詐騙罪。但考生花錢買心安,萬一是真的呢?所以這種生意一般還不差。

李紱作為副考官,他也沒見過試卷,所以他買了份藏在袖子裡,但是開考之時,當他看到真考題,竟然和那份在伯倫樓買的考題一模一樣的時候,他此刻最大的感受是恐懼,那是一種對死亡的恐懼。


在他這個層面,能夠看到考題的,只有主考張廷璐。那就意味著主考官張廷璐洩題舞弊,可是自己權力官階又沒有他大,如何質疑複核他?但是如果不阻止考試,不把這事情挑破,一旦到了殿試環節,再被雍正發現了問題,那那一刻自己就成了共犯;可是質疑張廷璐,就等於得罪了張廷璐,甚至可能是張廷玉;如何啟動偵查程序,如何固定證據?等一層一級瞭解情況,再按照程序派欽差複核,黃花菜早就涼了。到時候反過來,不但沒結果,自己還可能被按上誹謗罪;但是自己作為一個儒家士子,怎能看到這種辱沒聖賢的事情發生?自己的內心首先就過不去。


讀書人想得多,越多也就越亂,越亂就越沒決策。於是李紱能夠想到的就是去找自己的大後臺三爺允祉。允祉畢竟是雍正的哥哥,而且也有正義感。但關鍵允祉同樣也是面對的如何啟動偵查程序,固定證據的問題。他也幫不了李紱啊!但是允祉多年的政治生涯,他敏銳地發現,有一個人可以幫助李紱解決這個問題。

那就是李衛,一個在雍正潛邸長大的奴才。雍正對他的信任,幾乎是已經到了不用再考驗和監督的地步。更關鍵的是他有兵,更有主意。


李衛的兵是哪來的?電視上說是親兵,其實是不對的。一個還未就任江蘇巡撫的陝西布政使,就有自己的親兵?還能帶到京城裡?如果就任了江蘇巡撫,或許還可以有自己的“撫標”,但那也不是親兵。連胤祉都沒親兵,李衛哪來的親兵?

那這個兵是什麼兵?翻開歷史告訴你答案,李衛在當官之後就一直不合常理地擁有一個特殊的兵權。一開始在雲南將、浙江緝私鹽,後來在江南捕盜,江南七府的兵馬倶聽調遣。著名的甘鳳池就是李衛剿滅的。所以即便真正歷史上,李衛受雍正信任的程度,那也不是吹出來的。

李紱找李衛,把李衛樂壞了,一個大知識分子來找自己這個文盲求助。但是三言兩語之後,李衛立刻發現了問題的根本所在,現在已經開考,去伯倫樓不但固定不了任何證據,反而耽誤了時間,還有可能打草驚蛇。


直接去封貢院,不要受什麼程序正確的限制。買了答案必然要帶進去抄吧。只要先固定住這些證據,順藤摸瓜。

這就是李衛,一個文盲的思路。完全顛覆了李紱這個知識分子的思路。還能這樣玩?查封士子們正在考試的貢院啊,出了問題,誰負責啊?

當然是洩題舞弊的人負責。李衛去了,就一定會查出問題的。李衛就是有這個自信,既然問題肯定存在,那就肯定會查出結果。查出結果,自己不但無過,反而有功!


所以李衛就是有這個膽量去查,自己就是底層混出來的,你們那些花花腸子,小爺我還會不知道?

但值得說的是雍正年間科舉考試那是相當嚴的,張廷璐的原型應該是雍正八年的負責河南鄉試主考的俞鴻圖。俞鴻圖本來也算是個清官,但是小妾串通了底下的公人,買賣考題,結果俞鴻圖被砍了頭。而小說裡,把俞鴻圖描繪成被腰斬,連寫七個”慘”,才氣絕。雍正因此廢除了“腰斬”。可見,任何一個寒門讀書人都無比痛恨科考的舞弊行為。勸君莫學俞鴻圖!


炒米視角


科考舞弊案常有,而李衛不常有,正如我們常說的“忠犬護家,有功無過”。

“恩科”,就是指在正常的科舉考試之外額外加考了一次,給了讀書人增加了一次入仕的機會,通常這種情況是皇帝在培養“自己人”的做法,歷史上雍正繼位元年確實舉行了一次恩科。

照例先講述事情的經過

雍正恩科的主考官和副主考分別是張廷璐和李紱。

在恩科開考前不久,李紱無意間在伯倫樓買到了一份洩露出來的考題,由於真假難辨李紱並沒有聲張,只是將事情稟告了舊主三阿哥胤祉。

待到考試那天,當考題拆封,李紱發現自己說買考題竟然與真正的考題完全一樣,預感大事不妙,於是建議停考,可是主考張廷璐也是幕後參與者,利用主考的身份壓制李紱隱匿不報,李紱無奈只得求助於成親王胤祉。

於是胤祉想到了李衛,只有他辦了這件事才能在皇帝那裡過關,於是李紱去求助於李衛,李衛帶領親兵保衛考場,搜查了眾多舞弊的證據。

為什麼李衛敢帶兵進考場

擾亂科考屬於重罪,李衛為什麼這麼大膽子,我認為有三點。

1、李衛對於李紱的信任

李紱是當世名士,文人學子的楷模和偶像,沒什麼文化的李衛對於李紱這樣的大學子心存敬仰,他信任李紱的為人,所以才敢憑藉他的一面之詞前去包圍考場。

2、是皇帝的“家人”

不同於歷史上的李衛,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中,李衛是四爺府上的奴才,從小跟著四爺長大,可以說是心腹,在劇中李衛就好比四爺的家人一樣,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李衛“忠犬護家,有功無過”。

3、事關重大

科場舞弊雖然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依舊是大事,尤其是在雍正登基開恩科選拔天子門生的考試中發生舞弊,完全違背了新朝新氣象,選材用人的理念,對於這種事李衛寧可信其有也要做到萬無一失。

李衛怎麼會有兵

李衛當時正準備就任浙江巡撫,雖然是文官,但是李大人可是出了名的喜歡帶兵,在地方任上時兼管鹽政,親自帶兵緝盜,打擊走私,升任浙江巡撫之後仍舊兼管兩折的鹽政,這些大鬧考場的所謂親兵,應該就是李衛準備帶到浙江鹽政去的一批精銳緝私力量。

正是因為以上原因,李衛敢於大鬧考場,即便是出了差錯,李衛受到的責罰也比一般人輕,如果真的查到舞弊則是大功一件,這個盤口李衛佔便宜,再加上他對雍正的忠心耿耿,所以這個事只能李衛去做。


一點點歷史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李衛其實是有特殊身份的。

在本劇中,李衛這個角色,看似比不上十三爺,張廷玉,年羹堯,鄔先生,寶親王顯貴,但是是從全劇一開始就出現,並且貫穿始終的,給他的戲份相當多,小編做了個統計,比如說——

第一集,沿街乞討 (賑災募款)

第二集,殺匪救主(江夏鎮結怨)

第五集,當奴才,給主子報信說九爺在前門賣家當(追討國庫欠款)

第六集,代四爺,跟著十三爺去送別田文鏡 (四爺的第一次失敗)

第十集,接四爺和十三爺,此時十三爺已經被圈禁。李衛哭著要十三爺。(奪嫡,第一次廢立太子)

第十五集,萬永當鋪詐當(奪嫡,第二次廢立太子,關鍵人物)

第十九集,在地方上當官還不錯,生了兒子,取名字李忠四爺,回來看四爺,到了潛邸不敢做轎子,看到了故居,想到已經死去的夥伴高福,感慨萬千,鄔先生單獨教導他要忠。(成長,監視年羹堯)

二十三集,和鄔先生一起解讀表彰諾敏的奏摺(諾敏案)

二十五集,查考場(恩科)

第二十七集,和雍正面對面吃飯,外放江蘇(實施新政)

第三十集,在江蘇查抄富戶,蒐集軍餉給年羹堯的西北用兵。(西北用兵)

第三十二集,在江蘇用智推行新政,以及用計謀收拾不聽自己話的地方官。(攤丁入畝)

第三十三集,包窯姐,被雍正發現,寬恕。(攤丁入畝,吏治改革)

第三十五集,替雍正去處死年羹堯。(除年羹堯)

第四十三集,已經是封疆大吏,兩江總督的李衛回來見雍正,說到曾靜案,並且建議雍正殺弘時。(傳位)

第四十四集,牢裡打曾靜,為雍正出氣。(文字獄)

在四十四集全劇裡,李衛的戲份,演員出演的,佔百分之三十六,三成,可謂是相當的高。而且,李為出場的很多時候,都陪了一個非常喜悅的小調bgm配樂。烘托出這個人物是一個非常聰明,正面,忠誠,機智的形象。

可以說,李衛這個角色,貫穿了全劇中所有和雍正有關的事情——

江夏鎮救災

清查國庫欠款

第一次廢立太子

第二次廢立,百官行述

這幾件事,都是雍正即位以前做的,有成有不成,但是為他後來即位,掙了表現。


諾敏案

科場舞弊

這幾件事是雍正即位之初心急,沒有做好的。

西北用兵

攤丁入畝

殺年羹堯

這幾件事,是雍正即位以後的大事,雖然主角是年羹堯,但是李衛全參與了。

攤丁入畝

這個是李衛自己幹得比較好的。

殺弘時建議

打曾靜

這兩個是身後評價相關。

可以說李衛這個角色是本劇中唯一一個有完整成長軌跡的角色,不是一來就杵在那裡了,而是從一個小叫花子被雍正收養,然後一點一點被調教培養成封疆大吏,見證並且參與了雍正一生所有重要的事情。李衛和雍正的關係,勝過弘曆和他的關係,簡直就是養子一般。

第二十七集,雍正和李衛一張桌子面對面吃飯,吃完飯,雍正當著李衛的面剔牙。

這個畫面的意思就是,根本就沒有把狗兒當外人,下屬,和狗兒之間根本就沒有間隙,在他面前根本就沒有皇帝架子,兩個人就是血濃於水的感情。

在雍正王朝裡,還有一個女人有這個待遇,就是喬引娣。

作為孤家寡人,雍正感情上親近倚仗的,是福晉,十三爺,弘曆,鄔先生,年羹堯,田文鏡,李衛,喬引娣。其中福晉,十三爺,弘曆,都是一家人。鄔先生太聰明瞭,要防,鄔先生自己也知道,就半隱了,年羹堯是一手調教的,可是自己把自己驕橫跋扈死了,田文鏡和李衛倆個人,田文鏡出場就是臣子,而李衛出場為難民,就像雍正在民間領養的養子一樣,這個來自於勞苦大眾的“養子”尤其聰明,忠誠,花了雍正大工夫來調教。這個養子外放出去做事了,陪在身邊,感情上的依戀,就剩下了喬引娣。

可見李衛,喬引娣對雍正來說,已經超越了一般的奴才,而是相當於知己,親人。但是李衛和喬引娣又不一樣,在封建男權社會,喬引娣是沒辦法出來做事情的,是受到壓迫的。而李衛是個男的。休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他的本分。全劇裡,他因為雍正活下來,因為雍正和翠兒結婚,因為雍正做官,因為雍正成為封疆大吏,這不正是一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過程展示麼?

導演為什麼要把一個富戶出身的人改編為一個叫花子呢?因為在《雍正王朝》這個劇中,只有這個角色,代表民間對雍正改革的深刻領悟,一個什麼都不懂,快要餓死的叫花子,遇到有理想的雍正,被他教化,然後一點一點成為改革的助手,最後成為改革的鑑定信仰者,推行改革的先鋒。從第一集只是為了吃飯活命,到最後替雍正去打曾靜,表現的是普通大眾如何因改革受益,如何從事不關己的局外人,變成堅定不移地推動者。


從邏輯上說,查考場的時候,李衛已經完成了修身,齊家,已經在治國了,懲奸除惡是他的本職工作。而從感情上說,乾兒子替乾爸拿人,是理所當然,理直氣壯的事情,更何況兩個人的目標和追求是一致的。


恩科是為國家選拔人才,是雍正的大事,一群官僚禍禍考試,李衛出來抓現行,就是替天行道。也只有李衛出來抓,才不會讓雍正懷疑是哪一黨的黨爭,因為李衛是沒有黨的,他只屬於雍正和強國富民的理想。


真實歷史上,李衛得到過雍正這種眷顧,只不過沒有劇中這麼誇張,他一路官運亨通,倍受主子青睞,最後成為封疆大吏。雍正之所以重視這個捐官出身的大老粗,也是為了改革不拘一格降人才,改革本身就應該代表基層,感召基層來推動更是理所當然,本劇對李衛的突出,其實就是對基層的受益者,參與者,推動者,捍衛者的突出。


這個其實也告訴了今天的一些人,跟著一個好主子,可以不太有才,但是忠誠,少假老練和跋扈,那麼是會混得很爽的。


HannibalLecter


1.李衛是四爺府出去的,受 雍正信任重用。(是絕對的忠誠於雍正)是雍正自己家裡的人。

2.因為這層關係,別人不敢逾越,李衛敢,這樣即可以向雍正表忠心 揭開科場舞弊,又可以替李縛解圍 還和其相交(因為李縛是清官 是天下文人的領袖 影響力太大)。

3.八爺黨都在圍觀看熱鬧,讓雍正出醜,真正真心為雍正辦事的人不多。恰巧李衛在京 正是最合適的人選。

謝謝


明月清風曉星塵1


李衛徹查考場是有雍正授意的!在雍正即位之初,雍正最大的問題是沒人可用!這主要是康熙造成的。康熙本來是把他當成太子胤礽的左膀右臂來培養,康熙擔心胤禛權力過大會影響胤礽的皇位穩定。所以才會要他當孤臣,禁止胤禛過多接觸大臣,禁止培養自己的小班子。這直接造成雍正繼位之初,心腹不多,只有李衛,田文靜,年羹堯等人。其他的大部分已經被八爺網羅走了。所以,他想要藉助於科舉選拔人才,更要把這些人剝離八爺黨。假如這些人考試中舉以後又投身八爺黨,那麼反而是障礙。李衛是雍正的絕對心腹,自然知道主子想什麼,需要什麼。

因此,可以這麼理解!就是這些人的政治身份有問題。李衛帶兵攪亂考場主要是針對這些人的政治立場,杜絕舞弊是為了杜絕政治不忠。

至於說李衛的兵馬,他帶的不是兵,是警察跟武警部隊。當時的清庭駐軍有兩種,一種是駐防兵也稱綠營,歸總兵管,總兵又歸提督管;一種是府衙兵,也就是武警部隊,歸鎳臺管,鎳臺又歸巡撫管。兩支軍隊的編制不同,裝備不同,用途不同。按著職權,李衛能夠調動的是府衙兵,比如田文靜在山西查諾敏也是向李衛借兵,借的也是府衙兵。


優己


1.李衛沒有兵,最多隻能有十來八個隨從。清朝規定,地方官員在京城是沒有府邸的,只能住在賢良寺一類的地方。

2.李衛個人倒感覺確實敢,他為他的四爺主子是敢做一切事情的。再說,李衛不識字,一個文盲,無知者無畏。

3.李衛可能感覺三爺和四爺是一路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