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越通透的中年人,越不喜欢应酬

酬,并不是中国特色。

但中国式应酬,非常有特色,一是拒绝不了,二是往死里喝

活得越通透的中年人,越不喜欢应酬


好像谁也摆脱不了这种「局」,一桌人围在一起,喝一顿,似乎关系就更亲密。或许这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社交文化,想要混得开,你得先跟别人吃好喝好。

可就是所谓「局」,成了不少中国家庭的硬伤。

最近播出的《奇葩大会》第五季里,谈到一个扎心的话题:爸爸每周陪伴孩子不到12小时,要被取消爸爸称号是否合理?

颜如晶的一席话击中人心。

她说,自己的爸爸几乎没有关心过她,他的时间都用来应酬陪客户陪领导,父女之间很少了解,她26岁那年,爸爸还在给她买芭比娃娃和小猪佩奇当礼物。

活得越通透的中年人,越不喜欢应酬


真是和成龙当年去幼儿园接已经上小学的房祖名,有异曲同工的无奈。

和朋友聊起这个话题,发现中国式家庭里,没有几个人小时候不曾受到过这种困扰。

最严重的,父母常年因为酒局饭局吵架。

妈妈责怪爸爸不顾家。爸爸却说,喝酒都是为了工作。久而久之,孩子成了最无辜的受害者。


活得越通透的中年人,越不喜欢应酬


有个女友说,自己现在找男朋友就一个标准,不喝酒。就是因为一提到「酒」这个字就想起小时候父母吵架的场面,已经成了一种童年创伤。

中国式应酬,不仅侵占下班后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家人心凉了。你都是为了工作,没人可以责怪你。

可现实就是,一段关系的破灭,往往都是从「没时间」开始的。

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在和梦工厂电影公司签署的协议里有这样一条:

即使在电影拍摄阶段,也必须给他固定的时间和家人共进晚餐。


香港首富李嘉诚有个家规,那就是每周末必定和家人一起在家吃饭。他的儿子们哪怕是在国外出差,这一天也必须回来,参加家庭团聚吃饭。

活得越通透的中年人,越不喜欢应酬

即便像斯皮尔伯格和李嘉诚这样不缺钱的人,对家庭的付出,依然不是靠钱去衡量,他们更在意的,是时间和心思。

在他们看来,用心陪伴每一位家庭成员,参与他们的生活,比挣钱更重要。

而忙,不过是借口。



有人说,聚会减压,小酌怡情。可中国式酒桌上,喝酒经常是拼命。

不久前,因为一首《朋友》红遍大江南北的摇滚歌手臧天朔去世,而他在圈内是公认的,仗义豪爽能喝酒,臧天朔最终罹患肝癌,去世时只有54岁。

一时之间,喝酒对健康的危害又一次成为焦点。

活得越通透的中年人,越不喜欢应酬

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一份报告,酒精是目前全球范围内15-49 岁年龄段人群的头号杀手,酒精的安全摄入量是0

也就是说,喝酒,根本没有所谓「安全地带」。

喝酒这件事上,谁也不能和中国人比。

世界卫生组织就曾经点名批评过中国,就在全球范围内饮酒呈下降趋势的时候,中国人的酒量却高歌猛进。

中国人的健康,在无处不在的饭局酒局中,变得不堪一击。

仔细想想,那些灌到肚子里的酒精,不仅会拖垮一个人的健康,还会变成一个家庭的沉重负担。

活得越通透的中年人,越不喜欢应酬

不久前,我就有个大学同学,因为长年累月的酒局饭局进了医院,上不了班,家里少了一份收入,多了大把医药费。

我去病房看他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特别扎心,

我过去总觉得工作没了自己干不下去,进了医院才发现,马上就有精力旺盛又能干的年轻人来顶替,而过去所有参加的局,都变成了家人的苦和累。


真的不值。

而他还不是个例。

李开复也曾经说过,他在生病之前,很少关注家庭,满脑子都是工作赚钱。

每天时间都会安排得很满,一有空闲时间就要求秘书为他塞满工作,也是在生病期间,才越来越体会到家人与陪伴的意义。


活得越通透的中年人,越不喜欢应酬


在台湾疗养的日子,他陪女儿做了摄影展和设计比赛,跟90多岁的老母亲共同生活了几个月。

这些都是李开复生病之前不可能做的事情,正是因为生病,他才意识到,自己过去满满的行程和心心念念的社会影响力远没有家人来得重要。



伤害身体,占用家庭相处时间,这些道理都懂得,可是很多人依然放不下酒局饭局,他们总觉得没有局,就没有人脉。

在中国,没有人脉,就办不成事。真的是这样吗?

公司里有个同事,是真正的「局」中人,下班穿梭在社交场,早晨经常顶着黑眼圈,逢人就说昨天参加了什么聚餐,认识了哪个总。

活得越通透的中年人,越不喜欢应酬


不久他所在的部门改革,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面临被裁员,偏巧爸爸这时生病住院,他开始不停地给自己的人脉们打电话,可那些酒桌上聊得好的人,没有一个愿意给他指一条工作上的路,甚至帮忙联系医院都办不了。

人到中年,在职场上呆了这么久,对饭局上那些客套信以为真,以为加了微信,收了名片真就成了人脉,真的挺傻的。

想要为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积攒人脉并没有错,可饭局上萍水相逢的,不过是微信通讯录里的陌生人。

这种浪费时间的无效社交,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家庭里,用在自我提升上。

想要为家庭付出,却选择把时间投资到这种无效人脉上,实在不明智。

好好陪伴家人才是一笔划算的投资,和谐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是一个人能够在事业上安心打拼的后盾,也是努力前行的动力,所谓家和才能万事兴。

活得越通透的中年人,越不喜欢应酬

曾经看过一组刷爆朋友圈的漫画,讲的是人生的意义,和我们过去的认知很不同。

人生的意义并不是赚多少钱,买多大的房子,而是和家人在一起的一件又一件小事,看着孩子第一次背上书包,看孩子上台表演,忙里偷闲过二人世界,给孙子孙女讲过去的故事。

所以,活得越通透的人,越不喜欢应酬。

他们明白一个道理,与其浪费时间在酒局饭局的无效社交里,伤害身体,不如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和家人。

就像龙应台说的,做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不该在孩子最依赖的十年里「消失」。

有些东西,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有机会弥补了。

活得越通透的中年人,越不喜欢应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