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中的英雄好漢都會隨身帶把朴刀,朴刀究竟是種什麼刀?

劉紅


朴刀這種武器在《水滸傳》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是一種很常見的冷兵器,比大刀略長,看上去就像在大刀握柄的一端加長了木柄,但是事實上朴刀上鋼刀的部分也是要比大刀還要寬一些的,朴刀也沒有標準尺寸,短的全長60cm,長的能達到一米六。特別說明下,朴刀是短兵器!

朴刀這種兵器,在我國宋朝,元朝,太平天國時期最為常見,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在民間使用頻繁,但是這種武器卻並不是正規武器,對朴刀的描述:著褲刀於短槍幹、拄杖頭, 安者謂之'撥刀';安短木柄者,謂之'畲刀'。可見這種兵器出現最開始還是隨意組裝的產物,之所以安在木柄上我猜,是為了彌補大刀刀柄短的缺陷,再用時直接劈砍就行,又不像槍棍需要一定的技巧。

另外我們現在叫習慣朴刀,朴刀其實只是刀的那個部分,通常是可以拆卸的,平時為了攜帶不那麼引人注目,不會向宋江去找柴進時,領著刀到處跑,多顯眼,平時朴刀和刀柄是拆開的,末端有螺紋,用的時候現組裝,另外有人可能會誤解,朴刀比大刀長,是不是步兵騎兵都用,事實上這只是步兵武器,我們在水滸上看到好漢們拎著朴刀大戰幾十回合,事實上朴刀殺傷力並不大。

朴刀在宋,元,清三代常見,但是用者多為強盜,所以在古代朴刀也屬於違禁物品。


玄坤


閱讀《水滸傳》的讀者都知道,“朴刀”幾乎是小說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武器,每次打鬥都可見它的身影。有人做過統計,“朴刀”一詞在書中七十回、一百回、一百二十回分別出現了 181 次、203 次和 221次。

出現次數如此之多,或可表明朴刀在宋代是常見的武器裝備。那麼這一宋代綠林好漢隨身攜帶的刀具,究竟是怎樣的武器呢?遺憾的是,由於缺乏朴刀圖像資料的參照,關於它的形制至今仍是個謎。

今天的人們要認識朴刀,只能通過語言文獻去想象它的樣子。經過對文獻的研究,一般認為,朴刀是一種臨時組合式器具。

它的組裝需要三個步驟,首先是取出朴刀,再將朴刀安裝在杆棒上,最後用類似扣鎖的錨將朴刀和杆棒固定起來,防止朴刀和杆棒的分離。最後的固定程序至關重要,這是臨時組合而成的朴刀區別於長刀、長槍的關鍵所在。


與書居


在長篇小說《水滸傳》中,我們常常看到朴刀的身影,在“朱貴水亭施號箭 林沖雪夜上梁山”一回中,梁山之主白衣秀士王倫故意為難林沖,讓他殺一個人作為投名狀,林沖只好下山殺人。書中這樣寫道:

次日早些起來,吃些茶飯,帶了腰刀,提了朴刀,叫一個小嘍囉領路下山,把船渡過去,僻靜小路上等候客人過往。

林沖雪夜上梁山

林沖提的這把刀就是朴刀,可見朴刀是件長兵器,起碼比腰刀要長一些。據《現代漢語詞典》解釋,朴刀為舊式兵器,刀身狹長,刀柄略長,雙手使用。據說朴刀長度一般在1.5米左右,是介於腰刀和大刀之間的一種兵器。在《水滸傳》中,朴刀也是細長形象,書中經常有類似的描述:“將朴刀倚了”、“去槍架上拿了一條朴刀”等等,可見朴刀比較長,需要靠在牆邊、桌邊,有時還要放在兵器架子上。

關於朴刀的用法,《水滸傳》第六十一回《吳用智賺玉麒麟 張順夜鬧金沙灘》中如此描述:

盧俊義取出朴刀,裝在杆棒上,三個丫兒扣牢了,趕著車子奔梁山泊路上來。

從這段描寫可以看出,朴刀的刀柄和刀身是分離的,用時可以隨時安裝上;平時刀柄可以作杆棒使用。

李逵沂嶺殺四虎,用的便是朴刀

朴刀興於宋代,元、明時盛行,施耐庵就是這個時代人,這也是《水滸傳》中經常出現朴刀的主要原因。在清朝末年,朴刀又被大規模使用,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中更是常見,所以朴刀此時又被稱為“太平刀”。後來隨著冷兵器時代的結束,朴刀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只存在於文藝作品之中。


民國年間那些事


我見過朴刀,在上海市南匯區壹位傳武吳師傅家中,他有間空房的兩面牆壁,有孔紅漆木架上矗立著各種冷兵器。


為了讓你如臨現場,統用米作尺寸單位。以大門口為起點,武器從外向裡排列,外面是1-1.2米的刀劍,中間是1.5-1.6米的槍刀,裡面是2-2.5米的大傢伙,現在進入本題朴刀。


刀身和木柄的長度基本相等,屬於中長兵器,直立高度在成人男子的肩頸之間。它的特點是與腰刀佩劍相比,能夠雙手持柄使用,刀體寬於佩劍窄於腰刀,刀頭有個近45度的斜切面,肥腸尖銳可以捅刺,吳師傅演示中就有直接刺擊招式。份量很輕約為5公斤。木柄和刀刃有活釦可拆卸,因此攜帶方便,打擊範圍超過腰刀佩劍,是單身外出最佳的防禦武器。


關於朴刀的好處,吳師傅講了兩個故事。


其壹他爺爺年輕時清朝末年民國初期,老家河南山裡有野獸。壹次遭遇兩頭狼前後夾擊,由於朴刀有長度,爺爺使狼進不了三米以內,貼身撲擊撕咬。注意狼會竄高1.5米跳遠3米,你只要將朴刀直立,人略下蹲矮於刀尖,狼就不敢收力下撲。壹人兩狼互有攻守,誰也傷不著誰,激戰大約二十分鐘,狼認慫了撤退逃跑。爺爺說如果那天是用腰刀或者佩劍,恐怕應付不下來凶多吉少。


其二還有壹回更兇險,爺爺已經五十大幾了,正晌午趕山路意外撞見壹只金錢豹,渾身冷汗瞬間噴湧。爺爺沒有驚惶失措,因為手裡的兵器是朴刀。豹子的速度和竄跳更快更遠更高,爺爺充分發揮朴刀的優勢,把豹子逼開在5米以外,辦法就是不停快速直刺。每當豹子緊縮身體時,就雙手握刀直立身前防止空襲;每當豹子張牙舞爪時,就迎頭直刺豹子的嘴臉積極進攻。也是豹子趕腳這個老頭太厲害,壹步三回頭地灰溜溜開路馬希啦。


爺爺總結朴刀的好處,馬戰不如長矛,捅刺不如大槍,劈殺不如砍刀,靈巧不如佩劍,蘭兒步戰攻擊範圍大,即能劈砍又可捅刺,招式簡便容易上手。


克萊爾A


樸(po )刀,在《水滸傳》中出場率極高,盧俊義、楊志、宋江等人都用過朴刀。所以,朴刀應該是一種易於上手,簡單好用的入門級兵器。從水滸傳原著中,武松血濺鴛鴦樓後,用朴刀撐地跳城牆逃走可以看出,朴刀很長。


朴刀不但長,而且堅韌,否則不足以撐得起武松的體重。從盧俊義上梁山時的一段描寫來看,他是先提著棍棒行走江湖,到了梁山腳下時,才取出刀組合起來,所以,朴刀應該由一根棍和朴刀兩部分組成,加上棍就相當於朴刀加長版。

那麼為何朴刀會得到這麼多好漢的青睞呢?原著中許多次寫好漢們把朴刀倚在牆上,這也說明作戰時,朴刀組合起來很長,而盧俊義躲避官府時,朴刀是拆開的,又很短。所以,朴刀既易於攜帶,作戰時又有優勢。



作為一種常見的刀具,朴刀的成本一定不高,是一種平民刀具。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和這些落草為寇的好漢們的來歷來看,朴刀很有可能是一種農具,平時用來割草收糧食,而這種刀加上長柄以後就成了稱手的兵器。


歷史密探


說朴刀,得要與劍對比,方顯其本色。

劍器往往飄逸疏狂,帶有個人強烈色彩,李白筆下《俠客行》:“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可見說的是劍客。

刀是百兵之祖,不過兵器當中刀的家族非常龐大。朴刀是宋代流行的一種冷兵器,常常帶有草莽英雄氣息,為《水滸傳》中梁山英雄好漢們居家旅行殺人劫貨報仇雪恥之良備。

本處問朴刀究竟是一種什麼刀,在武術界好像都清楚,今天我們說的朴刀是雙手長柄大刀。一般詞典的解釋略有不同,認為朴刀是柄不太長的刀,比如《辭源》的解釋是窄長有短把的刀,《漢語大詞典》 解釋為刀身窄長、刀柄較短的刀。

到底朴刀是什麼樣的,學術界對“朴刀”的形制和歷史是有爭議的。

黃永年先生認為:“至於朴刀,通常之觀念亦甚明晰,即為如今日尾系紅布無鞘短靶之大刀,民國22年長城戰事時所謂‘大刀隊’之軍器……竊謂朴刀之顯著不同於腰刀者,即其刀刃之外,厥有刀杆。”這是說朴刀有刀杆,他列舉了《水滸傳》中許多例子來證明,所以他認為,“朴刀既有刀杆,自屬雙手持用之軍器,為長兵而非短兵。”(朴刀)

黃永年先生的說法,和上面兩種辭典的解釋稍有不同,但只是朴刀的柄的長短有些差異。爭議最大的是,有人認為朴刀根本就不是兵器。石昌渝先生認為朴刀是一種農用刀具,並非兵器,理由是宋代嚴禁民間出現兵器,而且根據音訓,因為po(一聲),就是劈砍,所以是一種砍柴刀,裝上短柄,就成了畲刀。(這應該就是石昌渝先生所說的畲刀)

但很快有人指出石昌渝先生的觀點的不當。陳松柏認為,朴刀就是兵器,而且是十八般兵器之一。民間禁用兵器,宋代大家族護院也是可以用朴刀的。梁山泊好漢使用兵器,可以看出他們的身份本來就不是農民,而且他們在江湖上使用朴刀,本來就有些違禁。所以《水滸傳》當中寫盧俊義,到了要使用刀的時候,就把柄和刀再裝起來,這時他手中的武器便是朴刀:“盧俊義取出朴刀,裝在杆棒上,三個丫兒扣牢了,趕著車子,奔梁山泊路上來。”(《水滸傳》第六十一回)

(電視劇裡面的這個朴刀就真的像手柄加長的砍柴刀了,顯然並不符合朴刀的形制)

從以上介紹看,個人更傾向於朴刀是一種較長柄的兵器,因為梁山泊好漢們很多是宋朝中下層武官或者看家護院武師,他們使用兵器實在正常,同時這種官匪之間遊走的好漢們,明顯帶有草莽氣息,和劍客之流完全不同,和一般意義上的農民就完全不是一回事兒了。


西奈山的火柱


朴刀是水滸裡面經常出現的武器,先說一下,這裡念“po ”。相比於魯智深的禪杖,秦明的狼牙棒,董平的雙槍等等,這朴刀顯得平平無奇,十分常見。不過很多人會有個疑問,這朴刀經常出現,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刀呢。

首先按照水滸裡的說法,朴刀是極其普遍的存在,其普遍性就好像今天的砍刀,想想不久前的龍哥事件,還有就是以前有部十分有名的電視劇《征服》裡面,有個經典的場面:這瓜保熟不?裡面劉華強隨手抄起的砍西瓜的刀。朴刀在水滸裡的地位跟今天的砍刀是差不多的。


那朴刀究竟是種什麼武器呢,書中並沒有特別詳細的交代,只是多有提及,比如林沖、李逵、盧俊義等,皆拿來做武器。朴刀究竟是什麼樣的,我覺得可以結合宋元時期的武器制式跟書裡關於李逵、盧俊義等人的描寫來做個描述。

首先說宋元時期官方兵器大有不同,不過民間常用兵器應該差別不大,慣用的是一種長柄的刀具,比如下面這樣的:

而根據水滸裡面,朴刀經常跟一種武器一塊出現,那就是腰刀,腰刀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別在腰間的刀,是一種短刀,而朴刀呢,在李逵殺虎那一章,有著詳細的使用描寫。那老虎吃了李逵娘,殺小老虎時,李逵是直接拿著朴刀搠死。殺母老虎呢,卻改用了腰刀,按照當時情形來看,應該是母老虎身形過大,朴刀刀柄長刀頭短,所以李逵用腰刀直接捅進母老虎肛門。而殺公老虎呢,卻是李逵藉著老虎猛撲之勢,用朴刀劃破了老虎下頜,割了它氣管。那老虎一撲會有多麼高,這朴刀必須夠長才有用。所以從這可以看出來朴刀基本類似上圖左邊那樣。而且描寫盧俊義的時候,也說明了朴刀是刀柄刀頭分開的,而所謂朴刀,單單上面那個頭叫朴刀,加個柄還是叫做朴刀。

至於這朴刀為何在裡面如此受歡迎呢,我覺得主要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朴刀使用方便,可長可短。加上刀柄就變長,攻擊範圍加大,威力強,去掉刀柄就很短,方便攜帶。而且刀上帶扣,到時候可以就地取材,隨便找個刀柄也可湊合使用,實在是行走江湖,防身立命的好武器。

而朴刀作為一種武器,為何在民間不被禁止呢。我覺得主要跟它的制式和作用有關。現在農村還有一種農具叫做“大腳”,鋤地刨坑用的,也是一個可以活動的刀頭加木柄製成。朴刀在這方面有點類似,有些制式的朴刀應該可以拿來當作農具使用。古代農耕是頭等大事,當然不能禁止了。於是朴刀就普遍保留了下來。


一覽眾河小


首先說下:題主配圖不對!配圖的長柄大刀!

朴刀,單田芳先生在評書裡解釋過!俗名叫“雙手帶”,

一種刀刃和刀柄幾乎等長的兵器!


一般刃柄各長三尺!適合雙手握持,劈砍時更具力道!

水滸英雄好漢之中好像不是使用專屬兵器的人物都拿一柄撲刀!上到盧俊義,下刀劉唐都愛用這個刀!

後來的康熙戰刀也是類似這種刀的進化升級型!


杜陵閒人


朴刀,宋代居家旅行必備神器

之所以稱之為居家旅行必備神器,原因如下:

  1. 朴刀,由杆棒和頂部短把朴刀組成,原料價值低廉,製作簡單,質地粗糙,廣泛流行於民間,
    官府並不感冒這種製作粗糙的“武器”不是官府的管制武器,所以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朴刀。
  2. 用處廣泛,有點類似現在的工兵鏟,居家旅行必備神器:在家可以把朴刀和杆棒拆卸開來劈柴燒火,還可以演練刀法強身健體;出遠門遇到強盜和狼蟲虎豹可以防身,爬山涉水又是開山過河的有力輔助工具,累了可以還可以當柺杖,可以肩扛手提,方便極了。 《水滸傳》裡邊宋江殺了閻婆惜之後出門逃難就拿著朴刀, 後邊在柴進府上遇到武松,送別武松走的時候武松也拿著朴刀。

  3. 朴刀易於演練使用, 把杆棒和朴刀裝到一起以後,也算是半長武器了,有點類似於縮小版的大刀, 可以劈砍刺削,普通人舞開來也是虎虎生風,放在有功夫的人手裡更是不容小覷。

鐵錘看電影


朴刀是在明代小說《水滸傳》中經常出現的兵器名稱,實際上要追溯這種武器究竟是什麼,與其去查宋代的兵器譜,不如查一查小說成書的明代的武器形制。

其實朴刀一直到明清時代仍然是軍隊的制式武器,只不過其造型和我們在評書中聽到的,以及演義小說、影視作品中所描繪的完全不同。

朴刀,是撲刀之誤,其造型其實就是現在武術比賽中常見的短刀,是一種刀身比刀柄長的刀,又稱短刀,並不是刀柄很長的造型,抗日戰爭時代中國軍隊所使用的大刀,實際上就是朴刀。

清代綠營沿襲明制,撲刀總長一尺九寸二分,其中刀身鍊鐵製成,長一尺四寸、寬二寸四分;護手鐵製,厚二分;刀柄木製,長五寸。

演義小說中提到的那種刀柄很長的刀,其實叫作虎牙刀,刀身和刀柄長度相等。按照清代綠營規制,虎牙刀總長五尺四寸二分,其中刀身鍊鐵製造,長二尺七寸,刀柄木製,長度也是二尺七寸,護手部分厚二分。

至於評書中所說的“雙手帶”,其實既不是朴刀,也不是虎牙刀,而是另有其刀,即“雙手帶刀”。其造型類似斬馬刀,全長四尺二寸二分,其中刀身長二尺七寸,鍊鐵製造,護手厚二分,刀柄木製,長一尺五寸,因使用時雙手握柄而得名。

中國的古兵器其實非常講究,有嚴格的規制,而且歷史上實際是傳承有序的。但是由於明清一些演義小說作者本身知識有限,造成了誤說誤傳,再加上近現代評書話本的誇張描述,使得很多中國古兵器被傳走了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