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座祠堂的小村莊,卻有29座祠堂距今有400多年,現正在修繕


平安村,位於江西省于都縣城北部的于都縣銀坑鎮,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中國第四批傳統古村落,也是上世紀三十代中國革命時期紅色根據地。走進古村感觸最深的是村裡古樹、古蹟成群成片,紅色印跡比比皆是……行走其間,一棵棵樹齡千年的古樟樹枝繁葉茂,一棟棟青磚黛瓦、木刻雕花的客家民居錯落有致,一排排斑駁的古牆默默地訴說著村子的古老久遠與滄桑。

但由於村裡的年輕人外出工作生活,村裡人口逐年減少,留在村裡的也是老年人和小孩。造成古村很多傳統的房子年久失修,破敗不堪,瀕臨倒塌。

平安村,最大的特點便是整個村子祠堂很多,在1.6平方公里範圍內有近36座祠堂,而有29座祠堂有將近400年曆史。

這些古祠堂大多為青磚、灰瓦和“穿鬥抬梁式”木構架結構。硬山頂,馬頭牆,並圍繞天井,以柱承梁,支撐整個屋面,使整個建築高大牢固,內部廳堂寬敞明亮、通風透氣。大門上飾各種人物、花草紋磚雕和灰雕,獨具特色的屋簷設計是典型的贛南客家建築風格。

歷經歲月蒼桑,這座古祠堂頂部已完全倒塌,僅剩下四面的青磚牆壁。

石門框大門的門眉上,模糊字跡還能辨識出“張芹澗祠”,這座祠堂與多數祠堂命運相近,屋頂的山形木樑依然堅強的撐起一些灰瓦,顯露出一幅飽經風桑的樣子。不僅讓人聯想到他曾經的恢弘氣勢。

這是村中的主祠堂,目前正在修繕。由於近年來,平安村村民走了致富的道路,並時刻按照先輩留下的族訓,立下族規,對村內古建築進行限拆和保護。在村子申請為“傳統古村落”後,當地政府也專門撥付專款對古村進行修繕。

當地工人正在按原有模樣在修繕老房子,從現場可以看出他們都是懂古建築的老木匠。

這兩座古祠並排一起,也許這曾經是家族裡兄弟一起蓋的,外表看起還算好,但由於沒有人再住這樣的老房子,裡面堆滿了雜物,有些地方也開始漏水。右邊這幢祠堂門口的牆壁上掛著一塊銘牌,上面寫“紅軍被服廠”,這裡曾經也是紅軍的根據地。

還保存完好的一些祠堂,可是當我進出看時,裡面不僅堆滿了些廢棄的農具等雜特,還養著一些雞,滿地的雞糞讓我不敢去。也許房子的主人已住上現代的紅磚房了,像這樣的老房子就成了雜物房了。

雖然村子裡有許多祠堂,但我僅覺得這座祠堂保存的最具原生態古韻味。沒有修繕的痕跡,也沒有廢棄的樣子,裡面很是乾淨,前面籬笆上藤蔓爬滿了牆頭,一種古樸幽靜感覺油然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