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奇葩说》第三季有一期辩题是:要不要刷爆卡买包包。

当时康永哥结辩的时候,突然掏出两本佳士得公司的拍卖目录,一本正经试图说明:刷爆卡买包也是一项投资。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我当时心想:康永哥说的都是些绝版的包,我看看就好了,哪轮得到我买。

没想到后来看康永哥写的书,里面提到他的一个朋友,在纽约逛街的时候,路过LV,进去买了一只当时LV和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合作出的包,2万入手,背了一个月,不喜欢了,5万转手,立马有人要。

那时我才意识到,原来不一定要绝版的包才有投资价值,知名艺术家和大品牌合作出的包,也有。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上面提到的艺术家草间弥生,也是康永哥非常喜欢的艺术家。

他曾经在《奇葩来了》里,在身上戴了一个草间弥生的代表作品“波尔卡圆点蘑菇”,当时还被高晓松笑称“这个戴蘑菇的家伙”。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草间弥生也是我非常喜欢的艺术家,因为最近得知她要和中国的一个电商品牌合作了(这是她第一次和中国的品牌合作),所以借此机会,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住在精神病院40多年”的艺术家。

我第一次知道草间弥生,其实是通过她的爱人。

当时逛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看一件艺术品看呆:一个“装在盒子里的娃娃,被荒草环绕”。于是立马去查那位艺术家的生平,才知道他是一个很“精神洁癖”的男艺术家。

而他这辈子唯一的精神恋爱,就是草间弥生。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草间弥生年轻时在纽约)

当时我想,我的天,这个草间弥生,要让一个一生没有性的男人如此爱她,这个女人不简单,她肯定不只是美,而是行为和精神上都异乎常人,光她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奇葩,“在草间弥留生命”,一种希望和绝望相伴此生的宿命感。

没想到,后来了解了草间的生平,才知道真是如此。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她出生在日本封建时代的富裕家庭,14岁开始看精神科,经常出现各种视听上的幻觉。

后来她发现画画可以让她宁静,于是爱上画画,但母亲极力阻止她从事艺术,毁掉她的画布,还关起来打骂,草间曾经说:“我曾企图卧轨自杀,但那时的我太小太轻,风太大,我的身子飘了起来。”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草间小时候画的母亲,图里的圆点其实就是草间看到的)

成年后她写信给一位美国的艺术家,得到回信和帮助,于是在河边烧掉自己以往的千件画作,然后带着数百件和服,只身前往美国。

先到西雅图,后到纽约,为了得到展出作品的机会,她背着比自己还要高的画《无穷之网》,走过44个街区,去给美术馆馆长看。

得知落选后,草间又背着画作走44条马路回去。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草间弥生《无限之网》之一《White No.28》成交价:710.9万美元,纽约佳士得2014年战后及当代艺术秋拍夜场)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后来她终于能和其他几位艺术家一起办联展,其中还有后来同样也让世人为之抓狂的安迪·沃霍尔,那次联展,她一战成名。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后来草间在纽约做了一系列非常先锋的事情:在布鲁克林大桥烧美国国旗,在纽约街头组织裸体剧场,在裸体志愿者身上画满她标志性的“波尔卡圆点”,以此代表她的反战立场(当时美国很多人在反越战)……

因为这些行为,她在美国数次被警察逮捕,但有意思的是,在拘留期间,有位警察带了一个朋友去探望她,说:“我的朋友很喜欢你,想来和你握手。”

可是这些事,传回当时的日本,被视为国耻。

所以当她从纽约回到日本时,被媒体强烈批判,只能住进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的小小房间里,一住就是40多年。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来自影片《草间的自我消融》)

面对这些,她说:

我能接受这一切,我需要做的就是活下去。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我后来看草间的一支纪录片:40年后,草间的作品逐渐获得国际声誉之后,伦敦泰勒美术馆为她办画展。

没想到,在那里,她看见自己当年画的《无穷之网》系列作品,手有点抖。

她擦了一下眼角,强作镇定说:

我没想到我们(她和她当年的画作)会在这里相见。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我注意到她随行的摄影团队还拍了一个细节:当天晚上回到宾馆,窗外开始飘雪,护送她的助理把她送进装潢精美、温度适宜的豪华房间,关上门,留她在房内休息——可是不一会儿,她就独自从轮椅上艰难地站了起来,一小步一小步踉跄走出房间,然后躺在沙发上睡着了。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想起了40年前,在纽约寒冷地下室里的日子。

40年后,所有人都对她说:“这是历史性的一刻。”

她的回答有点不耐烦,有点伤感:

是的,所有人都这么说,但我的创作才刚刚开始呢。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从被全世界批判为可耻,到全世界的认可为大师,这中间的数十年,放在历史当中,短到不值一提,但对一个人来说,我们又等得起多少个十年呢。

也许每次想到这一点,人就老了吧。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其实在我对草间的一生还没有很了解的时候,我一直无法理解草间弥生的作品到底好在哪里,我当时觉得:不就是一堆圆点吗?还命名为波尔卡圆点,画地为牢。

后来看她的纪录片,一支又一支,我才慢慢懂得那些圆点,对她来说到底有多么重要。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寺山修司有句诗写:

寂寞的时候,写蓝这个字,就会冷静下来,蓝 蓝 蓝 蓝 蓝 蓝 蓝 蓝 蓝 蓝。

对“每天都想死”的草间来说,圆点,就是她找到内心平静的“蓝”,也是她唯一的自救方式——精神病院,只是她安全的底线。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那些简单的原点,在她的笔下,那么治愈的原因。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圆,不带任何攻击性。

在巨大的画布面前,有所目的又漫无目的画着圆点,各色各样的圆点。

一如草间弥生说:

艺术拯救我颓废的人生,我一直想了结的人生,艺术一直在唤醒我,面对生命的丰盛。我想生存,全心全力,用生命继续战斗,所以,我渴望光彩人生,我要一直画到生命的尽头,永远的永远的永远。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看起来有些狂妄的渴望里,有绝处逢生的反击,不留后路。

那些圆点,就像一团团小火苗,在黑暗中奄奄一息,一点点暗下去,然后被吞噬殆尽,在陷入完全黑暗的一刻钟后,突然,在无穷无尽的黑暗里,从一个小角落的裂缝里,重新燃起熊熊大火,火光冲天,星火燎原。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这些年我在记事薄里保存过几个关于草间的数据:

2004到2014的10年间,草间弥生的艺术品在市场上的总拍卖价值,从 93万多美元,增长到3545万美元。

她的作品《无限镜屋》,合计有16万人进行观看,每人的观看时间只有 45 秒,很多明星都到现场合影拍照。

2017 草间弥生在东京的专属美术馆,需要提前三个月预约,每一天只有四次预约入场,每场最多90分钟,限时限人。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以上两张为草间的《无限镜屋》)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草间弥生在东京的美术馆)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草间弥生《云的思考》成交价:250万美元,香港佳士得2016年春季拍卖会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些数据,其实挺难过的:围绕草间的名利场,先推她入局,又出局,再入局。

但无论外面的世界怎么变,那些圆点不变。

即便成为世界为之追捧的艺术家,她依旧住在精神病院里,每天早晨由工作人员推着她的轮椅,送她到画室,画满8小时,晚上再回到精神病院。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草间住的精神病院的小房间)

我越看草间,越觉得她像这个世界的孤儿,哪怕在万众瞩目的镁光灯下,也活得像这个世界的难民一般——为了好好活下去,试图爱上这个世界的一些皮毛。

也许一直,只有那些圆点,才是她的灵魂所在。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草间代表作品《南瓜》,立在日本的一个小岛旁边)

就像康永哥曾经为草间弥生的小说《克里斯托弗男娼窟》写过的序一样:

草间弥生不知是在哪面墙上钻了一个洞,

窥知了造物者的某个手势或背影,

她从此寄居这面墙上,

在两个世界间来回顾盼。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你好呀,我叫刘可乐有个蛋,东七门非自由撰稿人,在微博1元出租自己。

不开心的时候,我就画蛋,一个蛋,两个蛋,三个蛋,虽然还是不开心,但好像多了一些陪伴。


让蔡康永写序的怪婆婆,比《奇葩说》还奇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