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和小喬的愛情故事——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孫策與周瑜同年,都是少年英雄;大喬與小喬這對姊妹花同是江東國色。周瑜納小喬,孫策納大喬,雄姿英發的天下豪傑,得與亂世佳人相結合,這麼完美的故事自然要傳為千古佳話了。

周瑜和小喬的愛情故事——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老版三國洪宇宙飾演周瑜,小喬(何晴)

我們在京劇裡看慣了諸葛亮由鬚生(老生)飾演、周瑜由小生飾演的場面,並有周郎之稱,總以為諸葛亮(公元181—234年)的年齡大於周瑜(公元175—210年),實則周瑜比諸葛亮大上六歲,但周瑜享年確實不長。後世又稱兩人才力匹敵者為“一時瑜亮”,這也是出於《三國演義》寫周瑜臨終時,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實則亮與瑜生前並沒有多大的直接交涉。

周瑜和小喬的愛情故事——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既生瑜何生亮

周瑜與孫策同年,瑜居舒城(今屬安徽)時,擴道南大宅以寓策,升堂拜母,有無相通。

周瑜和小喬的愛情故事——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新三國周瑜(黃維德)、小喬(趙柯)

建安七年,曹操挾勢迫使孫權委任子(以親屬作人質),大臣有猶豫不決者,孫權本人原不想遣質,便獨領周瑜至母前定議,瑜力陳送質之弊,權母曰:“公瑾議是也。公瑾與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視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遂不送質。可見周瑜之於孫吳,不僅有政治上的效忠,還有倫理上的比附。權母即孫堅之妻吳氏,也是孫吳的女主。孫策在世時也說:“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

談到周郎,自然會想到小喬,如東坡《赤壁懷古》詞說的:“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但這位小喬究竟是誰家的女兒?

在喬公故宅的後院有一口古井,水清且深。相傳二喬姐妹常在此梳妝打扮,可謂“修眉細細寫春山,松竹簫佩環”。每次妝罷,她倆便將殘脂剩粉丟棄井中,長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水味也有胭脂香了。於是,這井便有了胭脂井的雅稱。有詩曰:“喬公二女秀色鍾,秋水並蒂開芙蓉。”

周瑜和小喬的愛情故事——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江東二喬

從二喬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傑,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堪稱美滿姻緣了。郎才女貌,諧成伉儷,當然兩情相愜,恩愛纏綿。然而,二喬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其實大喬的命是很苦的。孫策娶大喬的那年是二十四歲,可惜天妒良緣,兩年後正當曹操與袁紹大戰官渡,孫策正準備陰襲許昌以迎漢獻帝,從曹操手中接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柄時,孫策被許貢的家客所刺殺,死時年僅二十六歲。大喬和孫策僅過了兩年的夫妻生活。

當時,大喬充其量二十出頭,青春守寡,身邊只有襁褓中的兒子孫紹,真是何其悽惶!從此以後,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撫育遺孤。歲月悠悠,紅顏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時凋零!小喬的處境比姐姐好一些,她與周瑜琴瑟相諧,恩愛相處了十二年。周瑜容貌俊秀,精於音律,至今還流傳著“曲有誤,周郎顧”的民諺。小喬和周瑜情深恩愛,生活在一起,隨軍東征西戰,並參加過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戰後二年,“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歲”。

周瑜和小喬的愛情故事——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周瑜(梁朝偉)、小喬(林志玲)

在這十二年中,周瑜作為東吳的統兵大將,江夏擊黃祖,赤壁破曹操,功勳赫赫,名揚天下;可惜年壽不永,在準備攻取益州時病死於巴丘,年僅三十六歲。這時,小喬也不過三十歲左右,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見。美人命薄,二喬在如詩如畫的江南,過著寂寞生活。吳黃武二年小喬病逝,終年四十七歲(年齡有爭議,一說其為周瑜守墓十四載)。明人曾有詩曰:“悽悽兩冢依城廓,一為周郎一小喬。”小喬墓有封無表,平地起墳,漢磚砌成。到1914年,岳陽小喬墓上還有墓廬。現在尚有刻著隸書“小喬墓廬”的石碑。

周瑜、小喬故事的傳流,除其兩人具有本身的因素而外,還與明·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圍繞銅雀臺故事對他倆的精心編排與渲染有關。《演義》第三十四回敘曹操平定遼東後,心情大暢,欲建銅雀臺以娛晚年。

周瑜和小喬的愛情故事——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少子曹植進言:“若建層臺,必立三座。”中間名銅雀,左為玉龍,右為金鳳。“更作兩條飛橋,橫空而上,乃為壯觀。”操喜,留曹植、曹丕在鄴郡建臺。這是建臺之緣起,與周瑜、小喬一字無關。第四十二回敘曹操得荊州後,欲領兵百萬南下,約孫權“共擒”劉備。一時孫吳主戰、主和,沸沸揚揚,難以主張。第四十三回敘:經魯肅與劉備、諸葛亮的合謀,孔明願隨魯肅赴柴桑(故城在江西九江縣西南二十里)親見孫權,以陳利害,堅定孫權聯合抗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