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爲慈禧太后最大的功績是什麼?

愛看視頻的左左


不讀歷史,無法知道慈禧都幹了什麼。

不讀近代史,不知道慈禧對大清做了什麼。

但如果不從兩次鴉片戰爭讀起,更不知道慈禧兩次“壯舉”和“四德行”給中國帶來了什麼……。



一次是讓八國震驚,下發詔書,削你們。

一次是讓八國吐舌。下發悔書,服了。

而前後,只是“早晨說了夢話”,晚上說了“屁話”

熟知歷史的人,對“垂簾聽政”這四個字肯定不陌生。



19世紀中葉,由於兩次鴉片戰爭的失利,使大清的國門門戶洞開,許多西方人成群結隊蜂擁而至。而這許多來清的藍髮碧眼並非都是善類。有相當多的洋鬼子打著傳教士或者做生意的愰子無惡不做,橫行鄉里、魚肉百姓。 而當時地方官府、官員卻因為害怕得罪洋人(朝廷與洋人互通往來),往往對他們的行為偏袒縱容,致使民間百姓與洋人矛盾不斷。 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終於爆發了義和團(義和拳、小刀會、白蓮教等)運動。首先由山東拳民們打出了“扶清滅洋”的旗號,而此舉正合慈禧本意(慈禧痛恨洋人的所做所為)隨即在慈禧默許下,義和團風火席捲半個中國。



在與朝廷“義結金蘭”的情況下,義和團經批准進駐北京(這期間慈禧已與洋人慾磨拳擦掌),圍攻外國人在北京所有官方機構和民間團體,因信仰不同,燒天主教堂成了首選。殺大使,殺商人,殺外國傳教士成了家常便飯,最終將事態擴大,矛盾激化。以英法德意俄為首的八國聯合軍隊為“維護在華利益”,經慎重研究後(戰爭令一下,好幾個國家都不敢打)入侵中國,義和團成了導火索,戰爭爆發。



開戰前,朝廷分為兩派。主戰派以載漪為首,大力扶持義和團。以五大臣徐用儀、許景澄、袁昶、聯元、立山主為主和派的則希望避免與洋人產生正面衝突,解散義和團。 雙方堅持不下時,最終,慈禧站出來“力挽狂瀾”,親自下令殺掉求和的五大臣。



1900年,慈禧授意主戰派發布了一道宣戰詔書,動員全國百姓起來抵抗八國聯軍,慈禧在詔書中有這麼一段話:



“朕今涕泣以告先廟,抗慨以示師徒,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韃伐,一決雌雄。連日召見大小臣工,詢謀僉同。近畿及山東等省義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數十萬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執干戈以衛社稷。彼仗詐謀,我恃天理;彼憑悍力,我恃人心。無論我國忠信甲冑,禮義幹櫓,人人敢死,即土地廣有二十餘省,人民多至四百餘兆,何難減比兇焰,張我國威”!(史料有譯,不細表)



可事與願違,義和團在前線大敗,沒能給慈禧長臉。大陣營被馬克沁一陣突突皆都不覆存在,散兵遊勇四散。八國聯軍勢如破竹,自天津大沽口長驅直入攻佔了北京。



而慈禧聞訊,早在聯軍入京前,慌忙帶著光緒帝一路逃往了西安。

跑到西安後,可笑、可恨、可惱、可憐的事被都來了。



可笑:如果按照殺掉五大臣的態度,慈禧應該暫時以西安為陪都,誓死與八國聯軍死磕底。可是,剛到西安沒幾天,慈禧就服軟了,拿光緒當槍使,以他的名義又擬發了一部詔書《罪己詔》,其中還有一句“千古流芳”的名句: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原文譯後是這層意思:

“命慶親王奕劻、大學士李鴻章作為全權大臣,便宜行事,與各國使臣止兵議款。昨據奕劻等電呈各國和議十二條,大綱業已照允,仍電飭該全權大臣將詳細節目悉心酌核,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就是拿錢了事。

前後嘴臉判若兩人,真應了那句話:女人當家瞎胡鬧。

而“四大德行”使些許人蒙冤“千古”,使許多人破口大罵。



可憐:可惜開戰前被她殺掉的五大臣等主和派,弄了個漢奸的罪名。並被附予“臨陣退縮,甘心從逆”。



可惱:慈禧逃到西安後,一反常態成了向洋人搖尾乞憐的人。如果按照她自己之前說的標準,“臨陣退縮,甘心從逆”之人都該殺,那慈禧算得上先死之人,也是中國最大的漢奸了。可是,她卻無恥的發佈了《罪以詔》。



可恨:開戰前慈禧大話連篇,與義和團稱道弟。敗逃西安後,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為了彰顯與洋人交好之誠意,命清廷與洋人“同仇敵愾”,絞殺義和團殘餘,結果,義和團無處可逃,被絞殺殆盡,砍義和團的腦袋成了一種血腥遊戲,野史記載最高紀錄在北京菜市口一天就砍了七百多個義和團成員。



寫到這,有人會問:

這前後判若倆人的老太后為什麼會去打腫臉充胖子、拿石頭砸自己的腳、拿巴掌打自己的臉,然後,又吃回頭草呢?



暫且再嘮叨一會。

其實,在正式向列強宣戰之前,慈禧並不堅決。一方面,慈禧的確痛恨洋人,著實希望借義和團之手打擊一下外國人的跋扈,替自己出一口惡氣,同時還能借此機會廢除光緒。但另一方面,慈禧也知道大清國力衰弱,兵損民窮,也深知連北洋水師都葬送日本之手,戰勝八國聯軍希望渺茫。但



之所以下那道宣戰詔書,是因為從載漪那裡收到一則假情報(據說是事後得知,無證據),說洋人要逼她歸朝政於光緒,結果一時怒火衝冠,喪失了理智,拉著整個大清來給她的權力陪葬。 等到外圍不支,八國聯軍快攻入北京時,慈禧才發現自己是被載漪等人給耍了,於是對洋人態度大變,從勢不兩立變成了卑躬曲膝(史料有詳細,不必細敘)。



可是,在《罪己詔》發佈後,洋人追究責任,慈禧竟撕破為了一張老臉,把一切引發戰爭的原由推向了義和團所,還指責地方官府、官員辦事不利,並下命令掉轉槍口,捕殺義和團餘孽。如此厚顏無恥的“壯舉”,可謂是百年難得一見,這也就是慈禧能幹出來,也是給她一生以來最大的“功績” 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從此,大清便七零八落。



不過,她也確實功不可沒,十幾年後,最後一個溥儀 退位,中國走向共和,她的胡鬧,可能間接地使清朝提前走向了滅亡。


驍勇34


慈禧太后統治下的清朝進一步使中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條約簽訂更是將中國的恥辱刻在了歷史上!可以說她是一個十足的罪人!但事物都有兩面性,她對清朝則是有功的,主要有:

1洋務運動就是在她的支持下開展的。各種實業的創辦,軍事的改革,慈禧太后不是一個固步自封的女人,她有一定的政治能力和政治遠見,洋務運動的成果有她的功勞!

2對內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果斷的任用曾國藩等漢族知識分子,不拘一格的信任漢族地方武裝,並積極拉攏西方列強來做幫手,一系列的舉措都為剿滅太平天國運動提供了最大的平臺,最大的支持,最大的後援。

3團結了清朝的統治階層,避免了自相傾軋。清朝晚期是個內憂外患的時代,正是由於慈禧太后的強大的整合能力,才使得清朝沒有被西方列強所瓜分。雖然恥辱伴隨,但畢竟我們還是獨立的存在!沒有徹底淪為奴隸,沒有失去主權,我們還是中國人!這才是慈禧太后最大的貢獻!

各位看官對我的回答是否滿意?我是寅哥解惑,感謝您的閱讀。




鄭寅礎


看待歷史人物,最忌諱刻板印象和亂貼標籤,這在近現代人物的身上尤其明顯。而慈禧,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人物

首先必須承認,慈禧在中國面臨轉型的時候,卻把中國帶到一個萬劫不復的深淵。本來在同光年間,中國已經逐漸開始有了一定的近代化的趨勢,卻因為慈禧只顧自己享樂,甲午一戰慘敗之後,中國從此萬劫不復。

但是這裡面存在著一個邏輯問題,同光年間的“同光中興”,是靠誰領導的?

靠小皇帝麼?當然不是,同治這小子十九歲就翹辮子了,還是逛窯子逛死的,你指望他好好治理國家?光緒剛親政沒幾年就指揮甲午戰爭打的一塌糊塗,還在日本也撐不下去的時候自己先軟了下來,你覺得他是個好領導?

真正的辦事官員,那一干晚清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沈葆楨、張之洞等等,全部都是靠一個人的信任乃至提拔,那就是慈禧。是的,在慈禧年輕的時候,她是一個比較清醒的政治家,在任用人才方面是非常有一套的。

只可惜,靡復有初,鮮克有終。慈禧的清醒隨著她的歲數的增長而變得越來越少,自己反倒越來越糊塗,越來越喜歡權術,越來越對革新失去興趣。而國家終於在她的這種糊塗之中,一蹶不振。



青言論史


慈禧在歷史上總體是過大於功,不過看待歷史要從這個客觀方面來分析。

個人認為慈禧最大的功績是促進了近代化的進程,在經歷過鴉片戰爭以後,清朝政府開始意識到清朝的落後,所以新的思想圍繞在統治階級的士大夫階級開始進行變革。洋務運動就這樣展開了,歷經三十餘年,對於中國近代化的進程有很大作用。運用了不少人才包括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曾國藩等人,其中不少是漢人。這一點難能可貴的,清朝後期已經搖搖欲墜,慈禧的政治手腕可見一斑。統治清朝政府半個世紀左右,對於清朝的歷史進程是有很大影響,當然有不少的恥辱啊。不過客觀上來講,西方世界的軍事經濟都已經遠遠的超過了當時的清朝,中國衰落的趨勢無法避免了。雖然慈禧搞洋務運動還是為了鞏固統治,在一定程度對於清政府的滅亡有一定延緩作用,雖然屢次侵犯不斷的各地賠款,但是權宜之計,清朝人也不是傻子。都是以租借的方式簽訂的,而且對於有些賠款也是沒有給完,當然清政府沒有能力償還的原因。在清政府矛盾的不斷加深當中,慈禧還是順應了潮流允許搞了百日維新,接受了一些體制上的改革。對於當時來說是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的,不過日後覺得危及統治地位和清朝政府的專制地位,又出手阻攔。所以整體上是過大於功的。

據說慈禧當時對於女權的地位也是有所提升,廢除裹足制度,辦女子學校啊之類的,不過作為歷史上名聲不怎麼好的這樣一個人,要做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是很難的。


用戶5436617808757


中國上下五千年,我還是比較敬重慈禧這個老太太的,她不象朱元璋那些後代,這個老太太一生都沒做什麼錯事,說她做錯事的人,都是後人強加於她的,後人對近代世界歷史發展不瞭解,無端指責他不為過,讓同我觀點的不忘點讚我哦,不合你心的可以罵我哦,交流交流,頭條要的是不同的觀點


白與黑946


以當代人的觀點,她毫無功績可講

以當時的人民觀點,她更是劣跡斑斑

以當時清王朝來講,她壓制皇帝,垂簾聽政,挪用海軍軍費養私慾,她簡直就是暴君

有人說她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敢情別人就沒維護?只是這種爛到骨子裡的王朝,無藥可醫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