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清华北大不容易,外国学霸也不易!

新加坡分层看的心酸?

来看看各国“第一梯队”学子的日常

上一篇《一段外网视频引发无数家长深度探讨,揭露新加坡分流教育制度背后》的文章发布后,引来诸多评论。有人对分流表示认同,有人则表示虽然心里清楚,但摆在明面上还是觉得难以认同。

这一期,我们将新加坡之外国家“第一梯队”学子的日常生活整理发布出来,让各位看官找准对孩子未来规划的方向。

在这之前,我们先来看经历中国“高考”分流后的清华学霸视角。

努力就能上清华?

进清华以后第一节社会学概论课上,老师让我们每个人填了一张问卷。

上面有两个问题是:“你父母亲的职业?”和“你上大学以前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

问卷收上去以后,老师对我们说:“在座的各位能考上清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你们的父母。”

他接着说:“你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你能接触到资源的多少,决定了你的学习环境,决定了你上的小学、初中、高中,也决定了你的眼界和见识。你能来到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更是因为你有了上述这些东西。”

上上周的社会学课上老师公布了开学第一天做的问卷的结果。

老师说:“我每年在清华上课都会让学生做这个问卷,每到一个大学讲课也会让那里的同学做一份。”

结果是什么样的呢?

考上清华北大不容易,外国学霸也不易!

纵坐标是对根据职业做出的社会经济地位的评分,评分越高的职业社会经济地位越高,比如政府官员银行家商人等。最底下的0-19代表无业(有可能是家庭妇女也有可能是下岗,比较特殊可以不纳入考虑范围),30以下基本是农民,30是工人。

横坐标是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左边红色是全国的分布,右边蓝色是清华大学某个班的分布。

简单来说,这张图是清华学生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的构成和全国的构成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清华学生里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占比更高,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占比较低。

考上清华北大不容易,外国学霸也不易!

然后这是和另一所西部211大学的比较(和清华是对口支援关系)重点在于“入学前活动半径”。

“入学前活动半径”这一项的统计数据非常稳定。

在社科学院,上大学以前到过境外的人13年入学和14年入学的都是40%左右;

而经管学院13年和14年的数据也是40%左右,过去的调查结果也是类似的数据。和第一张图反映的一样,相对于全国而言,清华大学里家境中等和偏上的学生更多,并且这一现象多年来一直持续。

上述结果并不是说清华学生都是凭家里关系走后门进来的,而是说明一个人的家庭环境会对ta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决定你来到清华北大的不仅是自己的努力,还有你的家庭环境,包括你父母的教育理念,愿意及能够为教育付出的时间金钱,你的眼界和视野,你能接触到的一些资源和机会……

这也说明了目前中国社会流动性还不够强。(当然很多西方国家也是类似的情况。)

并不是努力就能上清华北大的。短期来看有运气的影响因素,长期来看有家庭环境的影响。

我认为在求学的过程中,个人努力和家庭环境是两个互补的因素,父母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越多,你需要付出的努力就会相应减少(当然实际付出的努力因人而异)。反之亦然。

那么就必然存在一种极端情况:因为资源实在太少,即使再怎么努力,也没有机会上清华北大。

当然大多数情况是: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努力,外地孩子和北京孩子一样努力,后者上了但前者没上。

(个人认为智商因素对本科求学的影响不大,不作讨论。清华北大智商高的大神当然有,但大部分学生都是勤奋的普通人罢了。)

无论如何,不要把智商和家庭环境当作不努力的借口。

即使在上了清华的学生里,每个人为了上清华付出的努力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不成功的大道理大家都懂。个人认为,清华的学生大部分都比中国大部分的学生要努力得多,只是多得程度不同罢了。

如果你接触不同层次的学生和家长,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越是程度高或者名校的孩子,越是少抱怨累;越是条件好的家庭,越是要求严格。

这样的现象也时常发生,比如一部分优秀的小学毕业生是完全可以在五六年级掌握奥数难度的数学能力的时候,两个群体出现了分歧。

考上清华北大不容易,外国学霸也不易!

一部分家长直接表达“这太变态了”,小学就去为了某些升学目的,冲刺奥数这是对孩子的摧残,而同一时间,一位名校初二的女同学“反驳”这位家长的观点,大致意思是:

父母太过于低估孩子们的能力了,实际上对于上小学的他们而言,很多时间被浪费了,小学生在科学的规划下完全有能力学会更多东西,不管是奥数还是其他科目,提前起到一些预习作用对学习的帮助并不小,我在名校初中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小学没更抓紧一点。

考上清华北大不容易,外国学霸也不易!

是不是我们把努力的门槛看的太高了?

难道真的只有中国孩子那么累吗?


—— 美国 ——

1、美国斯蒂文森高中,精英高中的压力。

斯蒂文森高中学生的压力有多大?根据校报《观众》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27%的学生为了保持清醒使用咖啡因,60%的学生晚上只睡5-6个小时,75%的学生会在上下学的火车、汽车或渡船上睡觉。《斯蒂文森健康报》称:学生们常常抱怨头痛、脾气暴躁,感觉“要死了”。学业和考试永远是人们在门厅讨论的主题。

考上清华北大不容易,外国学霸也不易!

“课堂上你可以频繁举手,大家不会因此而感到不舒服,但是,如果你考试成绩很低,一定会受到鄙视。”这些压力不仅来自学校,更多来自学生自己,斯蒂文森高中的学生大多追求完美。

压力还来自父母的期望。来自乌克兰移民家庭的高二学生玛莉亚,因为期中考试平均分从去年的94.86分降到了93.5分,受到母亲本学年内放学后禁止参加课外活动的惩罚。

考上清华北大不容易,外国学霸也不易!

在孩子升入斯蒂文森高中前,家长们会安排他们去学钢琴、参加数学夏令营、请家教补习、参加培训学校等,只为自己的孩子在入学时能有一点突出优势。即使孩子进入学校后,家长也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活动,在校务办公室,你总能见到或愤怒、或忧虑、或热情的家长,就学校的教学和孩子的学习积极发表意见。

学生1/4的毕业生考取常春藤盟校,每年有20多名学生被哈佛大学录取,学生毕业率高达97%(全美75%),有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从这里走出。此外,这所学校还培养了许多政治家、联邦法官、企业家、宇航员、奥运会奖牌获得者、奥斯卡奖获得者、格莱美奖获得者……

考上清华北大不容易,外国学霸也不易!

—— 韩国 ——

1、“亚洲地狱式教育”——韩国。疯狂的补课让政府不得不插手。

韩国可不想偶像剧里演的那样轻松愉快。

韩国的中学生每天要不知辛苦的学习17个小时,一般放学之后就去图书馆继续上自习,等到图书馆关门了就再找自习室,通常学到半夜才回家。而且不仅在学习上日以继夜, 甚至连体育课的训练强度都跟部队里差不多。

考上清华北大不容易,外国学霸也不易!

韩国曾对694位中小学生进行了“补习班现状”在线问卷调查,结果37%的中学生回答说“平时晚上10点以后才结束辅导班课程”。

面对疯狂的补课,李明博曾颁布了「十点钟之后不得上补习班」的禁令,但是结果导致了所有人都补习到晚上10点后,先睡觉到12点,之后补习到凌晨,所以禁令不得不取消。

考上清华北大不容易,外国学霸也不易!

2、韩国学生的努力让人害怕

2011年《时代周刊》刊载了这样一篇文章《韩国:孩子们,别那么努力学习了!》文章中写道:在一个首尔星期三雨夜,六名政府雇员聚集在办公室准备深夜巡逻。 这个任务简直让人大跌眼镜:找到晚上十点以后正在学习的孩子,并阻止他们。

在韩国,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当局为了阻止国民补课成瘾,已经开始强行执行“补习班宵禁”,甚至给举报者赏金,以打击违规者。

2017年第58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韩国队以6名队员获得清一色金牌、总分170分的成绩斩获冠军,中国队获得亚军。

考上清华北大不容易,外国学霸也不易!

—— 日本 ——

1、学习是日常

一位在日本参加过大学入学考试的补习班的中国留学生在知乎上说:

我对补习班最深的感受就是,日本学生太拼了……

日本好多高三生复读生几乎都会自愿在学校自习到九十点钟回家。日本学校里很少发卷子,都是做外面买的参考书。大家都是一周一册两册的刷,我感受到了日本这个应试大国真不是盖的。

考上清华北大不容易,外国学霸也不易!

还有一名在日本补过课的留学生说:

日本补习班老师根据学校的进度讲课,学校月考之前老师会给系统的复习,月考之后会根据月考成绩给排座位,暑假还有暑假集训,年末年初也有集训都很变态……

暑假集训是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早上八点上课十二点下课,下午回家做作业,年末年初的集训是12/28-1/1这五天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中午晚上自带便当)每天都有小考试,第二天根据前一天的小考试重新分班,每天都感觉自己压力好大……

2、随时随地都在学习

一位泰国网友日前在泰国清迈机场拍下特别的一幕:一群日本小学生等飞机,不是拿手机出来玩,而是人手一本书。

感动之余,他特意在脸书上分享这些照片,并配文称“希望泰国的学生也可以向他们学习,不要玩手机,随身带一本课外书阅读”。

这些照片被传到中国,不少国内网友都为这些小学生点赞,认为日本无论是国民素质还是教育下一代的方式,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考上清华北大不容易,外国学霸也不易!

3.在日本不上补习班=考不上大学

想要有一个好成绩,就去上补习班,想要考上好大学,就去上补习班。最近在日本还有这种说法:比起学历,“塾”历更重要。(就是比起你的学历,你上补习班的经历更重要)

为了让孩子能出人头地,考入名牌大学,很多日本家长在孩子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开始不惜重金,让孩子进入各种补习班学习。根据2005年数据,日本私塾的数量(49198所)已远远超过学校的数量(小中高总和:39255所)。

考上清华北大不容易,外国学霸也不易!

在日本无论你学习好与不好,放学后去补习班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就像在餐馆里点了米饭自然而然就会要几个菜来下饭一般普遍。数据调查显示:日本小学生中大约40%的学生上补习学校,到了初中增长到65%。

而这一比例在考上日本名校的高考生中更加显著。日本最出名的东京大学学生中约有85%的学生上过补习班。其他如早稻田、庆应、一桥等名校的学生中竟有高达95%人数上过补习班。

—— 印度 ——

印度学习压力非常的大

“印度理工学院神话”是许多印度人从十来岁起就被灌输的信念——考上了这所大学,他们的阶层、背景、社会关系都不再重要,仅凭一张毕业证就能立足社会。

想要考进这所学校,孩子们早上4点半就起床去上补习班,上完补习班之后上正课,正课结束之后,晚上还要去补习班。

在教育方面印度和中国很像,学生面临沉重的高考压力和就业压力。

考上清华北大不容易,外国学霸也不易!

努力的门槛并不高

可能是我们看到的“成品”太多了,以至于我们有些害怕。

如今有太多的“牛娃”,高中生的简历就已经超越了很多成年人,十几岁孩子的状态就要比成年人还要强,这确实很吓人,尤其是让很多家长的心头一紧。

于是很多父母便得到一个结论:我孩子根本做不到这样的程度。

考上清华北大不容易,外国学霸也不易!

但其实,牛娃不是一出生就天天刷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

努力的门槛一点都不高,除去少部分天生智力发达的超常孩子,大部分牛娃都会存在一些相似点:

从小开始规划;对自己要求不断提高并坚持;不限制自己的目标。

考上清华北大不容易,外国学霸也不易!

为你孩子做决定,关乎他的未来

身边总有一部分家长“被骂”,就是那些整天带着孩子努力奋斗,在别人眼中把孩子累的像狗的虎爸虎妈,在周围人的眼里,孩子不应该承受这么多压力。

是的,或许这些虎爸虎妈被抨击的是替孩子做了决定,让孩子失去了童年。

另一部分家长相对“佛系”,让孩子体会快乐的童年,培养孩子对外界的感知。

考上清华北大不容易,外国学霸也不易!

笔者认为并没有谁对谁错,而是从我们自身,要明确孩子未来的方向,甚至像规划我们的职场一样,分析孩子今后的就业,交友等诸多环境,结合孩子自身性格,尽可能让孩子的未来更加“一帆风顺”


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没有答案的领域。

现在很多家长有很多理念,什么从小要讲素质,学多了就学傻了,什么都学点不逼迫孩子叫自然发展......

殊不知教育是一个在数学和科学领域的发展都很初级的领域,直到今天我们都没有一种方法一定能让孩子进步,全人类的教育发展到今天依然依靠的是经验,依靠经验的领域,广泛听取大家的经验再做选择是最科学明智的方法,至少我们知道一点:

考上清华北大不容易,外国学霸也不易!

该努力就努力一点,从小事儿开始累不死,循序渐进的提升目标,不论你的目标如何,这种习惯可能你就改变了你孩子的一生。

哈佛的招生官直言不讳地说过:“我们正在寻找的是一个能够在数千名申请者中一眼被认出的人。”

在优秀的领域,成绩也仅仅是敲门砖,但连成绩都搞不定,靠什么被认出呢?

考上清华北大不容易,外国学霸也不易!

努力是没有上限的,同样,不努力也没有下限。

世界上唯一公平的事情就是时间了,在相同的时间里,我们究竟给了孩子什么,这才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