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你對下一代的教育里,藏著你自己的焦慮

在大多數人(尤其是非計算機專業的人)看來,計算機的一些原理包含著複雜的數理和邏輯,似乎很難看懂。但實際上,一些編程計算原理在實際生活中,卻有著廣泛的適用性並且能夠幫我們看清事物發展的本質。吳軍老師在上週的

《谷歌方法論》中,就從計算機的遞歸原理談到生活中的“死循環”,進而延伸到了教育的本質問題,層層遞進,引人深思。今天,就把他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

吳軍:你對下一代的教育裡,藏著你自己的焦慮

提到遞歸原理,計算機專業的讀者應該不陌生,它是計算機自頂向下的思維方式。它的好處是每一層循環使用的方法相同,原理簡單,能夠把複雜的大問題化解為簡單的步驟。在計算機裡面,遞歸永遠要給出一個結束條件,比如用遞歸的思維計算階乘,即N!=1 x 2 x 3 x 4 ……x N,可以用N!=N x (N-1)!來遞歸計算,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0!=1,也就是說,最後遇到0,計算就結束了。

有讀者為了便於理解遞歸,舉了“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廟”那個大家都熟知的故事,以此說明遞歸每一次循環的一致性。這個故事本身確實和遞歸有相似性,因為一層套一層。但是,由於這個故事中沒有一個結束的條件,因此它其實陷入了一種有頭無尾的死循環,這不符合遞歸的要求。

在現實生活中,“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廟……”只是一個玩笑,並不當真。但實際上,很多人在做事情上,其實不斷重複著這樣看似遞歸,實則是死循環的傻事,但自己卻不自知。

我在講莊子的智慧時提到,人生必須明確一個概念,即“生也有涯”。我們的生命不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不經思考地去不斷試錯,已經算不上是好方法了。而沒有結束條件的遞歸更糟糕,下一次的做法和結果和這一次循環完全一樣,做這樣的死循環,必然失敗。

比如,在談戀愛時,甚至在婚姻中,一方總是說,再給我一次機會,另一方無論上多少次當,還真就給了,這就是沒有結束條件的遞歸,最後是個死循環。一些女孩子和渣男混,覺得假以時日對方能上進,對方上不上進是一回事,拿自己的青春做賭注就是愚不可及了,因為青春比莊子說的“生也有涯”不知道短多少。

世界上最糊塗的一群人是溺愛自己孩子的中國父母。

我見過不少為孩子還賭債的中國父母,這些父母做事全無邏輯,不可理喻,自己陷入一個不可能結束的遞歸死循環。可以講,只要有替孩子還賭債的父母,就有永遠改不了賭性的孩子。我見過一個家庭,可憐的母親總是以為孩子會有最後一次,其結果是房子賠進去,老伴氣死,自己生病而死,依然無法結束孩子賭博的死循環。中國有句話叫做“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這個年輕人最後是如何走出死循環的?債主氣不過把他送進監獄,半年後他出來無人肯借他錢讓他賭,也沒有人養活他,只好做一份收入不高的工作餬口。也就是說,薪盡了,火也就滅了

當然,大部分家長不會做那種蠢事,大部分孩子也不會那麼不上進。不過,絕大部分中國家長都在做一個幾乎不會結束的死循環,就是自己不去努力實現自己的願望,而是將它轉嫁到孩子身上,然後孩子再轉嫁到自己的下一代身上。

去年北京出了一件大家熱議的事情,一對清華和北大畢業的夫妻因為在北京買不起學區房,決定離開北京。大家熱議的中心是,如果清華和北大的畢業生在北京都買不起學區房,說明最好的教育似乎沒有幫助人富裕起來,還要學區房做什麼?

這似乎是一個悖論。其實,產生這個悖論的原因是這一對父母太看重孩子的學校了,或者說太看重孩子本身的成長,而忽視了他們應該做的事情。在我們大部分人看來,進入了清華和北大這樣的學校,使用了中國最好的教育資源,應該自己努力多做一些事情,對社會,對周圍人,對自己都有益處,而不是僅僅成為有知識的家教,再培養出一個清華北大的後代。如果父母上了清華北大,唯一的目的或者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孩子上清華北大,然後孩子的孩子再上清華北大,除此之外,別無追求,這樣的人生就如同老和尚一遍遍地講“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一樣地枯燥無味。

今天,人到了四十歲的時候,閱歷應該足夠豐富,而且身體依然健壯,應該是自己多努力,在事業上向上走的時間,但是很多人一過四十,馬上節奏就慢下來,孩子的事情,哪怕是最小的事情,也提升到了第一位。然後逢人便說,我這輩子就這樣了,以後就指望孩子比我強了。很多父母也常常這樣對孩子說,“孩子啊,你可得爭氣,當初你爸爸(媽媽)沒有上好的學校(或者沒有好的機會),沒有能夠做某某事情,你將來一定要怎樣怎樣”。如果孩子順著他們的說法答應,他們會馬上誇道,“好孩子,真懂事,真孝順”。

中國很多孩子努力讀書,為的是實現他們上一輩,或者前面好幾輩的願望。中國學生(包括在美國的亞裔)為什麼感覺升學壓力過大呢?承受了周圍太多的希望是一個原因。相比之下,美國孩子因為是為自己活著,這方面壓力小很多。在高壓力之下,常常會動作變形,反而發揮不出應有的水平。很多孩子,即使上了名校,也是給父母交差,進入大學以後,自己就給自己放羊了。

吳軍:你對下一代的教育裡,藏著你自己的焦慮

我在清華髮現有大約1/3的學生動力不足,永遠活在高中取得的那個好的考試成績裡,究其原因,為父母,為老師讀書的心態是個很重要的原因。中國(和東亞其它一些國家)的很多家長還停留在“養兒防老”的思想境界,認為生了孩子就是要看孩子長大後會回報給他們,對於不缺錢的家長,則希望孩子光宗耀祖,自己臉上好有光。

很多亞裔家長另一個陷入死循環的誤區是希望孩子孝順。一些家長有意無意向孩子表露,“我現在對你這麼好,你以後可要孝順呀”。一旦孩子順著他的話說,就會誇孩子“懂事,孝順”,否則的話,就會罵孩子“沒良心”。這裡我並非要挑戰“孝順”這個東方傳統的美德,但是很多家長要求孩子孝順過分了。年輕的一代本該把主要的時間和精力花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上,但是很多人卻不得不把時間花在退休的老人身上。就這樣,第一代靠第二代孝順,第二代靠第三代孝順,如此往返,這也是一個死循環。

你可以想象,當一個40歲的人花三分之一的精力抓孩子學習,三分之一的精力孝敬老人,他還有什麼時間做好自己的工作,過好自己的生活?

他們指望自己的努力可以換取下一代的輕鬆,豈不知下一代依然陷入這個陷阱。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兩位經濟學者,花了15年時間,考察了貧困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家,對全世界近9億貧困人口(日均收入低於1美元)進行研究,為什麼有些人的生活總是困頓的?這些人的智商、體力甚至社會閱歷都和其他人無異,也沒有明顯惡習,但是他們陷入“貧窮的思維陷阱”中。這個陷阱表現在這樣兩個方面:

01 上了很多年學,卻無法感知教育的用途。

過去貧困家庭的孩子沒有機會上學,以至於大家認為他們窮困是沒有給予平等的機會。今天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有義務教育,但是很多時候教育並沒有起到什麼效果,是因為來自貧困家庭的父母和孩子卻無法體會教育的用途,這是他們和終身受教育者一個很大的區別。

家長逼孩子讀書,只是模模糊糊地覺得不讀書不好,但其實自己也不曾體會讀書有什麼用。結果,同樣是12年基礎教育讀完,一些孩子把所學全交回給了老師,然後得到一個讀書無用的結論。等他們人到中年,看到周圍人因為學識混得比自己好,再去逼著自己的孩子讀書,其實依然不懂得讀書的目的。

另外一些人因為接受了教育,生活有了起色,開始好轉,但他們往往會作出一些選擇,即中止對自己的教育,把對教育的關注全部用在孩子上,導致他們在社會階層上的提升停止,然後開始下滑,繼續踏入“貧窮”的泥沼,最後深陷在之中。這些到中年,沒有把心思花在自己的事業上的父母們,看似犧牲自己為家庭,犧牲自己為孩子,非常大公無私,但是因為自己沒有把精力放在創造價值上,實際上自己的停滯導致大家一同受窮。而這一代人又重複了上一代的命運。

02 無法獲取幸福

研究表明,幾代長期貧困的人思維模式有著驚人的一致性:他們有時付出了很多的勞動,但是體會不出什麼是幸福,他們看到的只有一些物質的東西。研究者在印度農村做過一個實驗,他們提供了一堆有各種各樣彩色圖片的雜誌,讓家長從中剪出一些圖片,然後拼貼在一起,以表現他們對生活的想法,以及教育能夠給他們的孩子帶來什麼。結果,家長們完成的拼貼畫大同小異:各種宮殿、漂亮的汽車和密密麻麻的黃金鑽石。來自貧窮家庭的家長們,僅僅將教育看成一種讓自己和孩子獲取大量財富的手段,而不是更高層次的東西。

很多人不理解今天一些所謂的老年人為什麼會貪圖幾毛錢的小利,成群結隊地到天貓的無人超市坐著乘涼,會在空調公交車上一坐半天,直到摘完從早市買的蔬菜才回家,事實上他們並不缺在家裡開空調的那些電錢。中國一些富豪並不缺錢,但是在給小費時能逃掉就逃掉。他們其實和印度農村只看得見鑽石黃金的人沒有什麼區別。也就是說,這一代又一代的人都沒有搞清楚什麼是幸福。

來源:人民郵電出版社,作者:吳軍,中國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碩士,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曾擔任谷歌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騰訊副總裁。


今日薦書

吳軍:你對下一代的教育裡,藏著你自己的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