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就是腰椎病嗎?

健康專家面對面


引起腰痛的原因相當多,腰痛絕對不僅僅是腰椎的問題,分別做簡單介紹

1,腰肌勞損,腰背肌筋膜炎。這是軟組織的問題,疼痛通常位於腰椎的兩側,常在久坐、彎腰姿勢後疼痛加重,做X光,核磁共振檢查往往看不到什麼異常,最多是因為肌肉緊張腰椎弧度比較直。

2,急性腰扭傷。這個問題與腰肌勞損類似,只是急性腰扭傷往往有外傷病史,疼痛發作更急驟,容易診斷。

3,骨質疏鬆症。多見於絕經後婦女以及70歲以上老年人。久站久坐後症狀加重,躺下來症狀減輕,疼痛位於脊背正中間的主心骨,這種情況需要做骨密度確認。

4,棘上韌帶炎,棘間韌帶炎。多見於年輕人,往往在彎腰姿勢後疼痛加重,其他動作都不影響。

5,脆性椎體骨折,又稱為骨質疏鬆性椎體骨折。顧名思義,要有骨質疏鬆的基礎,所以多見於老年人,不小心跌倒,嚴重的甚至坐下來的動作大了一些,引起腰背部劇痛,躺著不動沒事兒,翻身活動、站立、坐著都會有比較明顯的疼痛感。這種情況下不能硬抗,建議儘快去醫院做檢查。

6,腰椎關節突關節炎。腰椎的每一節都有兩個小關節,稱為關節突關節,位於腰椎的後方。靠這兩個小關節,已經前方的椎間盤,腰椎與相鄰的椎體連成一體,組成脊柱。年紀大的人,關節退變出現關節炎,腰椎上的這些關節也不能倖免。隨著腰椎活動時出現明顯疼痛。

7,腰椎間盤突出。準確說,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往往造成坐骨神經痛,表現在腿上。只有影響竇椎神經,才會出現腰痛。所以有一個說法,典型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有可能腰痛,有可能沒有腰痛,但是一定要有腿痛,否則就不能下這個診斷。

8,盤源性疼痛。顧名思義,疼痛來源椎間盤內部。這已經是非常專業的鑑別診斷了,有時候需要通過椎間盤造影和局封進行鑑別。

9,除了骨科疾病以外,有時候婦科炎症、盆腔腫瘤也會造成腰部墜脹痠痛。

囉囉嗦嗦這麼多,實際上在臨床上遇到腰痛的時候,往往是幾個問題混雜在一起,特別是老年人。往往同時存在韌帶筋膜的炎症,存在關節突關節的炎症,也存在骨質疏鬆症等等,需要有經驗的醫生根據具體症狀和體徵進行鑑別。






骨科醫生楊豐建


不建議這麼歸類呀,腰痛是一種症狀表現形式,可不一定體現在腰段脊柱上,腰椎病這個概念本身就相當模糊,就像頸椎病一樣,是一個統稱式的名詞,針對疼痛去分析尋找原因,解除症狀就可以。

診斷的對與錯

醫學是一個實踐科學,不是背書看影像,如果一個診斷做出來,同時有方案去消除症狀,讓患者重獲健康,即便是有時候民間的小偏方,不同於現在醫學名稱的認知,我覺得也可以接受。

只是這種概率現在越來越少,在遇到合適醫生或方法之前,付出的代價太大,我不喜歡有的醫生強調自己診斷正確,診斷之後卻不能解決問題,曾經一個病人詢問我,自己坐久之後腰部痠痛,有的醫生說他腰肌勞損,然後說這個病沒得治,怎麼辦?

對於這種問題,最好的方式不是問別的醫生怎麼辦,是看做出決定這個醫生,既然相信他的診斷,就可以相信他的處理,如果處理之後效果不好,就不能說這個診斷是對的,也不要拿著這個診斷,找別的醫生看這個病。

腰痛原因

腰痛的原因很多,最普遍的如腰肌勞損、腰椎小關節紊亂、腰椎間盤突出症、脊柱失穩、強直性脊柱炎、腰椎結核、腫瘤等,不是一句“腰椎病”可概括,這種概述的診斷,對於臨床治療的指引,價值極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