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細胞DNA的雷射與經絡系統

來自細胞DNA的激光與經絡系統

研究顯示,人類體內的生物過程管理是由光子進行控制的,它控制著細胞內和細胞間的交流和管理。本文對生物光子的相關研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綜述,希望能供相關領域的人士參考。但所綜述的觀點並不全面,也不能完全代表我們自己的科學觀點,敬請知悉。

現代的生物光子知識大多數都來自於Fritz-Albert Popp博士和其助手的工作。他們的工作開始於1972年的馬爾堡大學,並在德國的生物物理研究所延續至今。Popp所探索的假設是,人類體內的生物過程管理是由光子進行控制的,它控制著細胞內和細胞間的交流和管理。目前來看,他的發現具有深遠的意義。

量子化光線在生物學中是比較新鮮的概念。過去細胞生物學關注的是細胞中DNA、RNA與蛋白質、氨基酸和其他有機化合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但這些複雜分子的控制和協調一直是十分神秘的。Frohlich和Popp的開創性工作展示了分子會產生和吸收量子化光脈衝,為解讀其中的奧秘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Popp展示了DNA在產生、接收和存貯生物光子的過程中的重要作用。DNA分子能夠發射和吸收的能量頻率有幾十種。因為這些能量是相干的,所以它們與特定頻率的激光會產生強烈的相互作用。

DNA的鍵,例如氫鍵NH...O和NH...H會在組成DNA的兩個鏈的鹼基間耦合,具有特徵共振頻率。外部激光能與這些頻率進行調諧,並通過運用脈衝來選擇性地打破一定的鍵或引起其他生物化學反應的發生。

Popp發現,來自於身體所有部分的生物光子都是“相干的”,它們的相位或波面不是隨機產生的,具有同步振動,這使它們能夠產生相干“全息圖”。這就是奧秘的答案:身體怎樣控制自身生長?它是如何知道某個細胞應該轉化為皮膚細胞、神經細胞還是肝細胞的呢?生物光子製造的全息場提供了這樣的三維藍圖。

生物光子的發現為建立人體工作原理的新模型奠定了基礎。細胞是基本的建築構件,每個細胞通過與其他細胞交換生物光子,在內部和外部對自身的活動進行協調。各個部分用DNA提供的模式協調地工作,它們發送和接收生物光子

生物學家Bruce Lipton博士認為:

“作為一位細胞生物學家,我能告訴你的是,你是一個由接近50萬億個單細胞公民組成的合作共同體。組成你身體的幾乎所有細胞就像變形蟲一樣,為了它們的共同生存,單個的生物體已經形成了戰略聯盟。簡而言之,人類是‘集體變形蟲意識’的簡單序列。”

Popp 發現,這種交流媒介,也就是生物光子,主要由細胞的DNA發出,但它以細胞相互作用的形式出現,事實上在整個生物體內都存在。換句話說,這是集體效應:

“因此研究者們認為超微弱光子輻射是整個生物體的性質,並不僅僅侷限於某個組成部分,即使在添加了化學藥劑之後也是如此。因此,確鑿證據表明,DNA就像一個光子庫。最近在中國的試驗中已經確認了,至少大部分生物光子輻射都產生於DNA。”

研究者們考慮了所涉及的各種組成部分的尺寸。根據Popp所述,一個細胞的直徑大概是10^-3釐米(0.001)釐米,大概是10微米,一微米是百萬分之一米,或千分之一毫米。細胞裡面充滿了不同頻率的光子,形成了能量的“電磁浴室”。在細胞裡,當一個分子或一組分子吸收了來自於這個儲存池的光子時,就會開始啟動很多化學過程。這會使分子的能量升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為發生化學反應做準備。這個過程被簡要地展示在下圖中。

來自細胞DNA的激光與經絡系統

“生物光子庫”具有激發生命過程的作用。很多化學反應需要能量推動,它們才能在體內按照所需的速率發生反應。它的作用就像催化劑一樣給生物光子增加了適當的能量,能夠將參加反應的分子的能量提高到適當的水平,因此增加了反應速率。在很多情況下,它能夠大幅增加反應速率,大大地超過沒有生物光子參與的反應速率。細胞內的共振結構能使這些反應按照這種方式發生,在反應之後可以重新獲得額外的能量,並返回到生物光子的相干庫中。

一旦化學反應開始,活躍的複雜分子就會它的生物光子返還到“電磁浴室”中。這種類型的化學反應的平均反應時間大概是十億分之一秒,或10^-9秒,所以一個被單獨的存貯光子每秒能觸發十億次反應。因為光子持續返回到浴室裡,細胞就不需要大量的生物光子。但是,與無生命物質對比,在細胞中會發現更多數量的光子,大於10^10到10^40倍。如果要利用加熱達到這種反應速率,就要把反應維度提高到超過3000攝氏度。這種溫度會徹底摧毀生物體。

Popp計算得出,人體平時擁有生物光子的數量都在一千萬到一萬億之間(10^7到10^11)。人體能有效地存儲它們,生物光子在能量耗盡前會振動超過非常多次(在10^18到10^20之間)。

所以,儘管僅有很少生物光子從人體皮膚表面溢出,但有更多的被存儲在體內。生物光子的緩慢流動會形成CCD相機中看到的圖像,這僅僅是小部分“逃離”的生物光子。從身體中發射出來的生物光子似乎並不是非常重要的過程,但可以作為疾病出現的指示。有如此多的生物光子存儲在細胞中,有少部分逃離也不足為奇。生物光子在體內的存儲和容納有效性令人吃驚

生物光子相互作用和大概保持同樣相位的距離為相干長度,也就是說是波的相互間的同步振動。下圖進行了簡要的展示。因為細胞能量的典型遷移(光躍遷)會在十億分之一秒內發生,光子會用光速行進10釐米。Popp對典型的生物光子相干長度進行了估計。它指的是,生物光子從振動開始到振動不合拍(“失去節奏”)會走多遠,它比細胞的直徑要長10000倍。這意味著,一個光子會通過很多細胞,並且暗示著很多毗鄰細胞中的DNA會與同樣的光子耦合。在這個距離內,它的相位是穩定的,並能形成相干圖。因此,生物光子在這個尺度上能產生和保持身體的全息三維藍圖,這是合理的。

來自細胞DNA的激光與經絡系統

在徹底被吸收和反射前,生物光子會穿過很多細胞。它平均會穿過10釐米的距離,也就是說數千個細胞會與同樣的光子保持聯繫。這使得細胞能夠同步,使它們的相位保持一致,所以它們會在特定頻率上彼此“同步”振動,這就是“相干性”,它是激光的基本原理。不同點是,激光中的光子一般都是同一頻率。活的生物體中會出現很多頻率,在簡圖中用不同波長的光子(擺動)代表。當它們與細胞核中的DNA或其他大分子相互作用時,它們能被吸收並重新發射。它們的大部分能量被存儲在每個DNA分子的振動中,所以,可以觀察到有一些正在細胞間移動,這些細胞代表了出現這種情況的一部分細胞。

在身體中更大尺度的相干性能夠通過兩種機制來保持。第一,撓場在被反射之前能夠在身體中傳播更遠的距離,所以它能增加遠距離的相干性。在體內最重要的遠距離相干源可能是經絡系統。之前我們介紹了經絡系統,以及它是怎樣運載各種頻率的電磁信號的原理。這些信號就是生物光子。通過它們,一個微弱的信號可以被傳遞到身體的其他部分。

經絡具有放大和在體內遠距離再傳遞生物光子的能力,同時保持相位的相干性,從而在通過身體過程中保持相位的標準。因此,細胞組織中的生物光子具有的相干長度為10釐米,在體內跨越很長距離的生物光子相位能夠由經絡系統進行保持。

參考文獻

Popp, F.A.; Gu, Q.; and Li, K.H.; "Biophoton Emission: Experimental Background and Theoretical Approaches," Mod Phys.Lett. B,Vol. 8, Nos. 21 & 22, pp.1269-1296 (1994a)

Letokhov, V.S., "On the Possibility of Selective Biochemical Reactions induced by Laser Radiation", 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4, p.l85 (1975)

Lipton, Bruce, The Biology of Belief, Mountain of Love/Elite Books, Santa Rosa, California (2005)

Popp, E.A., ed., Electromagnetic Bioinformation, Urban & Schwartzenberg, Munchen-Wien-Baltimore (1989)

Sit'ko, S.P., Mkrtchian, L.N.,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Medicine,Pattern, Kiev (1994a)

Sit'ko, S.P., Physics of the Alive,The Vidhuk Scientific Research Center, Vol. I (1993)

Sit'ko, S.P., Physics of the Alive,The Vidhuk Scientific Research Center, Vol. 2 (1994b)

Shaduri, Marina, "Integrative Functional System of Living Systems," Functional Diagnositics,Vol. I (2005b)

Shaduri, Marina, "Secondary Holodiffractional Radiation of Biological Systems," Kybernetes, Vol. 34, No.5, pp. 666-

680(2005a)

Shaduri, Marina, http:/lwww.bioholography.org/dl.html, (2005d)

Shaduri, Marina, http://www.biohologmphy.org/researchlmoambe2004.html, (2005c)

Life Force, The Scientific Basis: Breakthrough Physics of Energy Medicine Healing, Chi and Quantum Consciousness , Volume II of Synchronized Universe Series, Claude Swans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