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書法的何處去?這是個嚴肅而嚴重的問題!

當下的書法向何處去?書法的生態發生了哪些深刻變化?這些問題是真的不得不面對,不得不思考,這真是一個嚴肅而嚴重的問題。

書法進入20世紀以來,關於書法本質的追問及它的現代性轉換問題,學術界、藝術界從未停止思考。從梁啟超、王國維、宗白華到當代的啟功、金開城、王嶽川等先生均有宏論高見。鄭曉華先生在其《全球化:危機下的沉思》的文章中有一段非常有意味的話,不妨抄錄下來:“書法挺過了一次次浩劫,20世紀80年代又借傳統文化熱的東風而復興。但20世紀90年代後,信息革命的浪潮滾滾而來。‘數字化’、‘全球化’又一次把中國社會推到大變革的邊緣。書法,在這一輪新的衝擊中能頂得住嗎?”

當代書法的何處去?這是個嚴肅而嚴重的問題!

20世紀初期,隨著以西學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衝擊為契機的中國近代社會的崛起,書法的生態環境與以往有了巨大的差異。書法的“美用合一”的主導審美思想再也無法像以往那樣自然而然地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這種數千年來相對穩定的書法生態也開始“變異”,直接導致了傳統的中國書法由實用性與藝術性合一開始轉向藝術性與實用性剝離,書法開始向純藝術性轉移。

當代書法的何處去?這是個嚴肅而嚴重的問題!

信息時代隨著電腦的普及,以往靠書法抄寫的實用書法領域,遭受到了釜底抽薪式的打擊,書法的實用空間迅速萎縮了。書法越來越背離實用,越來越侷限於少數人專門從事,中國書協主席沈鵬曾說:“即使像我這樣的人,所謂書法家,我也不會用毛筆作記錄。而過去的文士們都是用毛筆寫日記、跟朋友通信的,現在我們別說用毛筆啦,就是用鋼筆也越來越少了。打字用電腦,交流用電話、手機,所以像魯迅、許廣平那樣的‘兩地書’,就會逐漸減少,失落了。”(沈鵬《在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第十一期創作研修班上的講話》)

當代書法的何處去?這是個嚴肅而嚴重的問題!

在當下社會生態的影響下,書法的空間觀念也在發生變異。傳統的中國書法空間非常適宜古典的亭臺樓閣建築,在幅式上也基本以中堂、對聯、條屏的書法形式為主。一個時代必然有一個時代的建築風格,現代的建築風格,派生出了橫向空間理念。對空間極為敏感的日本書壇,在橫向空間處理上進行了有益的“現代性”的轉換。日本書壇把傳統的長幅式改變成了極具視覺衝擊的斗方或西式橫幅形制,同時,他們對傳統的中國式的尺牘、手卷、冊頁按照自己的審美進行有選擇的改良。為尋求作品的重量感、體積感,他們往往使用少字數、獨體字的創作手法來分割書法的視覺空間,他們的書法探索,對國內“探索派書法”產生了一定影響。

當代書法的何處去?這是個嚴肅而嚴重的問題!

書法當下所面臨的問題,已不單單是一個侷限於書法本體的問題,它涉及書法在現代化進程中所遇到的古典與現代、高雅與通俗、東方與西方的問題。客觀地說,當下的書法生態與傳統社會下的中國書法已有了質的不同,每一個關心中國書法未來的人都不會無視當今書法所發生的變化,不論如何變化,我們都可以自信地認為書法是“一種表達最高意境與情操的民族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