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繫家鄉貧困戶 巾幗扶貧展風采

沽源縣是位於河北北部壩上地區的國家級貧困縣,信息閉塞、交通落後、產業稀缺,但這裡有京津冀地區難得的無汙染富硒土地,天藍水淨,號稱三河之源、京津水塔,這裡的農民樸實、忠厚、待人熱情。趙雪姣—天合助農集團創始人,畢業於河北工業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的80後優秀女企業家,就出生在這片土地上。

女承父業養黑豬 弱小肩膀勇擔當

2008年以前,20多歲的她和許多女孩子一樣,做夢的年紀,剛剛開始的青春,大學本科沒有畢業的時候就找到了一份外貿實習工作,邊上學邊打工,2007年正式畢業後在天津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外企工作。她憑自己的能力,業務上已經如魚得水,月薪不菲。閒暇時還能和自己的小姐妹們一起看看電影、逛逛街、旅旅遊。

生活往往會跟自己開個玩笑。2008年沽源縣來了個北京商人投資大白鵝養殖場,採取公司+農戶的形式發展,年底了,意外的是農戶沒有拿到夢想的收益,等來的卻是外地投資人捲款潛逃。趙雪姣的父親是被騙農戶之一,父親備受打擊突發心梗,緊急入院,當時正好休假的她,看著父親日漸消瘦的身體,純樸的農戶們個個欲哭無淚的表情,當即做了一個大膽的抉擇:決定用她單薄的肩膀撐起這個搖搖欲墜的家,為父親和受騙農戶撐起這片天。父親住院期間,她日夜守護,14天瘦了17斤,父親出院後,她很快辭掉了豐厚回報的工作,毅然回鄉配合當地政府處理這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站在只有一片枯草、破爛不堪的養殖場荒地上,她對自己說:“是金子哪兒都能發光,更何況是生我養我的家鄉。”

2009年3月,她和父親組織農戶成立了沽源興農草鵝養殖專業合作社,以延續經營原有養殖場大白鵝項目及其他畜禽養殖為主線,用了將近3年時間,配合當地政府處理了原養殖場給農戶帶來的損失,又將原養殖場欠信用社的30餘萬貸款全部償還。在這3年中,她對沽源的地域環境及一線城市的消費趨向做了深入的觀察和調研,當時的禽類養殖她並不看好,因為技術原因,疾病頻發,而且市場沒有太多需求,因此她邊工作邊並對養殖場的未來做了詳細的規劃。

2010年,經過對市場進行了無數次的調研及結合當地的資源稟賦優勢,她選擇了當地獨有的極盡滅絕的品種--黑豬,父親陪伴她走遍了沽源縣十多個鄉鎮的每個角落,最終在豐源店幾個貧困村選取了如今壩農黑豬的第一批生產種豬。

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充滿坎坷,自己本身就不是學養殖專業,技術、管理和經營,全部從頭學起。如今她也不記得在養殖場呆了多少個日日夜夜,這苦也只有她自己知道,跟豬一起吃一起睡,“豬味兒”曾經是她身上最熟悉的味道。人們經常說:白手起家。可是,她卻成了負重債起家的傳奇女子。

天道酬勤終有報 鳳凰涅槃得重生

2010-2012年,是趙雪姣人生中最艱難的日子,此時公司債務已高達400餘萬元。因為客觀條件的限制,公司的業務範圍只能停留在出售仔豬階段,她每天跑銀行貸款,尋政策支持,可是公司卻日漸衰落。有一天,一位銀行行長對她說了一句影響她一生的警示名言:“我們銀行喜歡做錦上添花的事,而不是雪中送炭的事”,那一刻,對她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從此她知道了:求人不如求己。拖著疲憊的身軀,她回到了養殖場,現實的沉重打擊讓她出了一身虛汗,她病倒了。高燒40多度的她,在昏迷中告訴自己:要不放棄吧,你一個畢業幾年的大學生,沒有任何社會資源、任何靠山,用什麼支撐下去?父親在一旁心疼的看著本來美麗大方、意氣風發的寶貝女兒如今披頭散髮,渾身豬味兒,想著自己對女兒的連累,流下了心痛的眼淚,對女兒說:你好好找一份工作去上班吧,不要再受累了。那個悽慘的場景,趙雪姣永生難忘。

人生沒有絕路,只要你不被打倒。很快她從病痛中站起來,她帶著父親走上了養殖場附近的山坡,對父親說:你給了我生命,養育我長大,現在我就是要為你、為我們的家撐起這片天。當場她讓父親給遠在外地當兵,士官還沒有到期的弟弟趙雪龍打電話,安排弟弟提前退伍回家與她一起創業。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從此,趙雪姣帶著父母和弟弟,真正開始了她們一家四口的創業人生。

父母和弟弟負責養殖場的正常運營,而她不僅開始走進一個個學習班,學習現代化經營管理理念、股權激勵模式、營銷策劃管理等新知識,更是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先天的天賦加上後天的努力,她在最短時間內徹底為自己事業的翻牌奠定了緊實的基礎。

2012年12月5日,正式成立了沽源縣天合畜禽養殖有限公司, 並打破原來只做仔豬市場的限制,採取生態養殖黑豬的方法,將黑豬產業鏈延升到了終端,迎合了人們對安全食品日益重視的市場需求。為了做大格局,她不斷夯實產業基礎,建立完整產業鏈條,塑造“壩農”高端品牌,坐實產品優良品質,建立了從種豬繁育-商品黑豬-高端豬肉製品-網絡銷售四位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雖然壩農黑豬業務做得名聲漸起,但是2016年9月的一天,一個晴天霹靂傳來,趙雪姣形影不離的父親突然離世,這個要命的沉重打擊讓她一病不起,父親走後的多半年,她一直在病床上度過,直到有一天她昏昏沉沉中聽到父親對她說:站起來,帶著我的生命堅強的走下去,用你的能力為社會做貢獻,你比老爸強,你是最棒的。至此,未吃一粒藥,她奇蹟般的康復了。

心繫家鄉貧困戶 巾幗扶貧展風采

趙雪姣經常對弟弟趙雪龍說:咱們所有吃過的苦都是應該的,因為咱們所有的努力都值得!

如今公司擁有基礎母豬600餘頭,後備母豬380頭,採取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擁有合作基地16餘個,直接帶動農戶6000餘人,年人均增收500-1000元。總散養面積達4000多畝,年出欄商品黑豬20000餘頭。經過三年馬不停蹄的努力,2015年公司起死回生將業務做到了將近500萬元。天合助農集團也逐步向產業一體化發展。 2016年,企業先後榮獲河北省扶貧龍頭企業,張家口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榮譽稱號。2017年,公司投資500萬成立了沽源縣禾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將市場直接做到了北京城,營業額達到了2000餘萬元。如今壩農黑豬合作連鎖店已達100餘家,日銷售額將近10萬元。

2018年上半年,在沽源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趙雪姣終於與政府攜手在興順店打造了首個養殖規模在400頭左右的“壩農黑豬扶貧示範養殖基地”,由天合助農集團其中的銷售公司與村委會簽訂租賃協議,按投資總額的8%付給租金作為村集體收入;與農戶(村經營主體)簽訂合作協議,由天合助農集團對養殖場豬隻統一管理、經營、銷售並承擔全部風險,給入股農戶平均年化收益率35%的分紅收益。項目分3年實施完畢。這個項目模式不僅給村集體增加了收入,還為無勞動能力的困難戶找到了出路。我們會陸續在其他鄉鎮複製“興順店模式”,形成扶貧產業鏈。

“要為家鄉做扶貧,就做到實處;要為貧困農戶增收,就捨得付出。作為農民的後代,我們擁有樸實的性格;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擁有最美的真心,好的企業需要堅持初心、堅定信心、不昧良心。2017年我們的銷售額達到2000餘萬元,2018年我們爭取達到5000萬元。天合助農集團將永遠秉承她的主旨:正道人本,天地融合,海納百川,助農起飛。做一個真真正正的好企業。”這是趙雪姣在2018年元旦員工動員大會上說的。

社會需要有責任感、創新創業的好青年。堅韌不拔,無論何時都要記著反哺社會。相信這個傳奇女子在青春的奮鬥路上,會走的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堅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