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用、實在:江蘇省環保廳推出服務高質量發展若干舉措!

管用、實在:江蘇省環保廳推出服務高質量發展若干舉措!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和省委十三屆三次、四次全會部署,充分發揮環保職能作用,更好地服務江蘇高質量發展,江蘇省環保廳出臺了《全省環保系統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工作理念:依法依規監管,有力有效服務。

工作方式:以改革創新的舉措為高質量發展“增容擴綠”,支持地方政府治汙染、優發展;服務市場主體解難題、增效益。

政策亮點:以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為底色,以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擔當,優化配置環境保護行政資源,使稀缺資源得到最大、最優利用;科學實施環境經濟政策,有力助推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協同共生。

具體內容

01為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提供科學指導

編制完成全省“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准入清單),劃定單元細化、精確到每個鄉鎮,為各地優化經濟發展佈局、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提供科學指南。積極推進生態文明示範市縣創建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典型引領作用,推動各地走綠色發展、生態惠民之路。

02大力提升區域汙染防治能力

組織實施區域汙染物收集、汙染物處置、生態環境監測監控“三個能力”建設,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化,著力解決汙染物出路問題,為各地綠色發展“擴容”。突出危險廢物安全處置重點,編制實施全省處置能力建設專項規劃,年內新增處置能力30萬噸,有效緩解能力不足問題;用足用好現有處置能力,建立省級統籌協調和區域互助機制,打破行政壁壘,幫助解決應急問題和實際困難,消除環境安全隱患。

03優化環境要素資源配置機制

會同有關部門深化環境價格改革,制定全省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實施細則,充分發揮市場在環境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在環境質量改善的前提下,對國家鼓勵且投資總額達10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重大產業項目,項目所在地平衡排汙總量指標確有困難的,由省級儲備指標幫助統籌解決。在全省選擇5-6個園區,開展環境政策和制度集成改革試點,放大政策扶持和改革集成效應。

04進一步提高建設項目環評審批質量和效率

繼續深化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制度改革,落實“不見面審批”要求,進一步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大力推進環保數據的互通共享,在確保審批質量的前提下,將審批時限由法定60個工作日壓減至30個工作日。年內出臺或完善關於規範環評中介市場、環評機構考核、環評技術評估等一系列管理辦法,重點解決環評報告書編制時間長、收費高、質量低等問題。

05堅決維護良好的環境秩序和公平市場環境

依法加強環境監管執法,加大“散亂汙”企業的清理整治力度,堅定不移地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有力維護環境秩序和市場秩序,為環境守法企業營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切實加強環境保護行政指導,對推行的環境管理新政策、新標準,提前做好宣傳發動、思想疏導和工作指導,避免方法簡單粗暴。

提高環保規範和精準執法水平,修訂環保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防止濫用自由裁量權。完善企業環保信用評價體系,修訂評價細則,擴大參評企業覆蓋面,實現信用數據的實時推送、歸集入庫和動態評價,避免人為干預,提高評價結果的公信力。市縣環保部門要定期組織面向企業管理人的環保培訓,把環保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解讀清楚,宣傳到位。

06完善促進企業提高治汙水平正向激勵機制

對在環保信用評價中被評為“綠色”等級的企業,給予優先安排環保補助資金、優先辦理環保行政許可等優惠政策。建立環境應急管控的差別化執行機制,對汙染治理水平國內領先、穩定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企業或生產線,免予執行應急停產、錯峰生產等管控措施,相關名單向社會公開,接受公眾和行業監督。對在限期內主動查找危險廢物歷史遺留汙染問題,並按標準完成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的企業,依法從輕或免於處罰。

07加大財政環保資金支持力度

省級財政環保資金向環境整治任務重、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的地區傾斜,加大對生態保護引領區、生態保護特區建設的支持力度。指導和幫助地方積極爭取中央財政環保資金,並將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優先推薦納入中央財政資金項目儲備庫。對落實環保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地方,按相關規定加大財政環保資金的激勵力度。會同有關部門加快資金項目審查進度,提高資金下達效率。

08創新綠色經濟政策

會同相關部門出臺《關於深入推進綠色金融服務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構建完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引導各類資本投入生態環保領域。提供“環保貸”金融產品,設立風險補償資金池,為汙染防治、生態保護修復、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環保產業發展項目提供貸款增信和風險補償。充分發揮江蘇省生態環保發展基金的引導作用,幫助地方和企業解決環保融資難問題;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綠色債券,推動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拓寬企業環保投融資渠道。會同相關部門全面落實環境保護稅、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政策。完善生態補償轉移支付辦法,加大對國家級生態紅線區域的補償力度。研究生態空間佔補平衡、擴增的激勵政策措施。

09強化環保科技服務

大力推動環保科技進步和環保產業發展,取得支撐汙染治理、服務實體經濟、吸納擴大就業的多贏。集中力量扶持全省六大環保產業園區(集聚區)發展,培育和規範環境治理服務市場。建立完善省級環保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定期發佈先進適用環保技術推薦目錄以及環保裝備、技術需求信息。充實全省環保專家庫,組織若干環境問題“診療”隊,對重點區域、重點流域和重點行業的突出環境問題,定期開展把脈問診,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或建議。繼續辦好國際環保新技術大會,引進吸收先進治汙技術,年內幫助不少於300家企業實現環保技術供需對接。市縣環保部門要建立“企業環保諮詢日”制度,每月安排一天,集中提供環保政策和技術的免費諮詢。

10實施定向精準幫扶

各級環保部門要切實改進作風,堅持領導包案和下訪制度,結合“解放思想大討論”以及“大走訪大落實”等活動,深入一線,瞭解實情,現場辦公,列出一批影響地方和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清單”,逐個推進解決。建立完善省環保廳與設區市會商機制,選擇一批空氣質量、斷面水質不達標或環境矛盾突出地區,集中力量和資源,開展定點精準幫扶,協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的溝通協調,互通信息,強化聯動,密切協作,共同推進環境保護目標實現,同時針對環保因素可能引發的法律和市場風險,指導各類市場主體做好防範和規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