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英文文章可以沒有一個漢字就能說清,但中文文章卻經常出現英語字母或單詞?

三把飛刀


英文文章中沒有中文能說清楚,中文文章中不夾雜任何外語單詞更能說清楚。在過去幾千年的歷史中,中國人一直完全使用中文,不論是口語還是書面語,從來沒有出現“說不清楚”的問題。今天一些人的話語中和文章中夾雜一些英文單詞,完全是有意而為之。



這種“有意而為”主要包括幾種情況:其一,口語中節約翻譯或解釋的時間,直接拿來,久而久之得到廣泛應用,如Wi-Fi、IPhone等。Wi-Fi是英文Wireless Fidelity的縮寫,翻譯成漢語是“無線上網”的意思,IPhone就是蘋果手機。其二,一些來自西方的縮略語,如果全文翻譯會比較長,因此就直接拿來。如NBA,APP。其實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簡稱,翻譯成中文是“應用程序、應用軟件”。NBA全稱是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簡稱“美職籃”。

其三,因為西方發達先進,因此某些人就儘量使用幾個英語單詞或字母以顯示其先進或與國際接軌。如CCTV,BYD等。實際上,憑空塞上幾個洋字母,不僅無益於提升其層次,而且使其大有“莫名其妙”之感。其四,有些人對一些外文詞語情有獨鍾,以用英語或西方語言的詞語為酷為榮為傲,所以在口頭或網絡等交流中不時夾雜著一些外文。這主要是英美在近兩個世紀中的昌盛而形成的“崇洋”心理而成。



大英帝國和大美帝國是歷史上首批勢力幾乎遍及全世界的全球性帝國,他們的語言都是英語,因此英語成為近兩個世紀以來使用面積最廣泛的語言。更由於成立聯合國的首倡者就是美國、英國等國家,所以英語成為聯合國的第一大語言,也從而名正言順地成為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官方語言”。當今世界英語是母語的國家有十幾個,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超過七十個。

更為重要的一個原因則是,在過去的兩百年曆史中,先是大英帝國在整個世界獨步一時,繼而美利堅又成為世界最強大國家。在過去兩個世紀中,幾乎所有重要戰爭,真正的幕後主使和侵略者,均為英國和美國。甚至有人說,這兩百年的世界戰爭可歸結為一句話:以英美帝國為主導,海洋國家在撒克遜民族領導下征服世界的世界霸權史。正是英美的接連強盛,使得英語成為“國際通用語言”,成為中國全民花費很多時間學習的第一外語。



實際上,英語是一種比較粗糙的語言,和漢語、法語等成熟語言相比,英語是一種不夠成熟的語言,而且具有一些明顯的缺陷或不足。例如,中文中的

“您”,在英文中就沒有對應詞語,而法語中則是一個常用詞語。類似中文的迴文詩、格律詩等許多語言技巧複雜一些的語言形式,英文中都缺少,或無能為力。

中文的“迴文對”,如:情新因意得,意得遂情新,英語不僅無法翻譯,而且英文本身也寫不出來這種“妙語佳句”。象著名的中文奇妙佳作《璇璣圖》,對英文來說則是完完全全不可能。《璇璣圖》總計八百四十一字,縱橫各二十九字,縱、橫、斜、交互、正、反讀或退一字、迭一字讀均可成詩,詩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當前統計可組成七千九百五十八首詩。



相信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漢語也會走進其他國家的千家萬戶,一定會從歐美時髦人士的衣服上走進他們的語言中。當有一天世界最富強國家不再是英語國家,gdp,cctv等就自然而然會從我們的語言中悄悄消失。


無中生有hz


因為你跪久了站不起來,無知與媚外導致你大腦進水影響了你的判斷。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如何把中文“羊”字完全準確的翻譯成英文?如果英文需要100%準確的引用這個字,可以說只能用中文“羊”字,沒辦法用英文,如此實例,舉不勝舉。任何兩種不同的語言相互翻譯的時候,出現偏差都是正常現象。所以每種語言都會有舶來詞,比如中文的“沙發”,比如英文的“kongfu”。反過來也一樣,比如你如何用一箇中文字詞,來翻譯“uncle”這個英文詞?

為什麼中文文章經常出現英語字母,主要有2點原因,1是近現代三百年曆史遺留原因,中國在許多方面這塊,遠遠落後於世界頂尖,比如芯片技術,至少落後美國三十年,這是客觀殘酷的事實,提醒我們應該奮發圖強去追趕。而世界大多數發達國家都是用的英語,所以在翻譯外文的時候,為了保證原意的準確性,在特定名詞上,直接使用外文是最好的辦法,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如果當初日不落帝國是北冰洋的熊,那可能中文裡夾幾個熊語也正常。2是你這種跪久了的傻逼太多,故意說話寫字夾幾個洋文以顯自己高貴,實際上這種行為和蓋著被子露著腚沒什麼區別,自以為是,別人看笑話。

事實上中文才是最難學的語言,可以用很少的字詞,表達很豐富的內涵,英文完全做不到,而且中文可以一字一詞一句表達多種意思,處處充滿智慧,會500個常用漢字就能溝通無障礙,英文能雙關就智商爆表了,起碼2-3千的詞彙量,才能正常交流。隨著中國人的追趕,外國人需要了解中國人,同樣的也需要引用很多中文字詞,同樣是因為個別翻譯並不能保證其原意。

或者可以這麼說,你養了一隻2歲的成年德牧,天天好吃好喝保持訓練,鄰居的老虎下了個仔,剛出生一口奶沒吃剛睜開眼,你的德牧狂虐了小奶虎,那麼可以得出結論:現在這隻老虎打不過這隻德牧,這是沒問題的,完全準確;但如果你由此得出結論:狗這個種群比老虎高貴,那他媽就扯犢子了。

所以從翻譯這裡來倒推你的命題,就是胡說八道,不存在對於同一事物,不同語言不能描述的問題,只不過是兩種語言,想表述的含義會有不同而已,這個時候以一方為標準,那另一方自然不能完全表述,但不能說明另一方屬於缺陷方。


30年的孤傲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一,中文夾雜英文的現象絕大部分出現在新聞報道中。而新聞報道所追求的就是“新穎”和“失效性”。中文中點綴一兩個英文縮略詞,即賺足了眼球,又可以為報道增加時間感。如新聞報道中的PM2.5,GDP,CPI, PPI 等等縮略語都是這個目的。

第二,國人的知識水平整體提高了。要在30年前,中文報道中夾雜英文會被認為是“賣弄”或者“崇洋媚外”。現在的中國讀者大概不會因為一兩個英文縮略詞而吐槽了吧。現在有好多電子產品就直接用英文名字,如iPhone,iPad,MP3 , 4G 等等。

第三,漢語具有極大的包容性。自鴉片戰爭以來,外來文化對中國文化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大量的外來詞彙通過日本當用漢字的途徑轉口來到中國,如科學,民主,幹部,物理等等。改革開放以後,更是有不少外來語如國際組織WTO,UN ,OPEC等等直接進入了詞典

第四,英語裡面也有中文,不過可能是照顧到讀者閱讀習慣,一般都用漢語拼音的形式出現,如“關係”guanxi ,“紅包”hongbao ,“微博”weibo 等等。 所以這些都出現在新聞報道中,而其它題材就很少見到這種現象了。


閒看秋風999


英文文章不出現漢字並不代表英文就包羅萬象,具有很強的表達能力。中文出現那些字母英文也並不代表中文表達不出或者國人崇洋媚外。


英文中並不是從始至終沒有變過,很多單詞由法語,意大利語演變過來的,比如說resume ,它並不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英文單詞。英語是字母語言,從法語變到英語變化不算太大,你要把一個漢字變成英文,那就得從拼音入手了。比如說hutong,toufu 等。也有從英文到中文的,比如sofa沙發,romantic 諾曼蒂克等。

您描述的問題,我覺得是中文包羅萬象的能力更加優秀,文字獨一無二,英文字母的穿插也能很協調的表達涵義。換做中文其實也是可以的。比如說流行一時的hold 住,我們完全可以說穩住,把握住,堅持住,我們其實也能理解,但是可能涵義沒那麼廣,相對比較“low”,畢竟每年都有那麼多流行語。語言因為文化而更加有感染力,這些外來詞彙的加入,是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的一種體現。個人覺得也並沒有什麼不好。傳統中文的魅力不減,但我們也要接受和使用別人優秀的文化。

希望這些對您有幫助。


考研Woo


其實中文文章也可以不用一個英文完成全文。大家回頭讀一些開放以前的老版的翻譯名作就可知了。現在是不行的人,應該是語言能力無論是外文還是中文,都有缺陷。沒有足夠的詞彙量。找不到適當的詞彙對應。

我個人更喜歡傳統的風格。因為那樣的話就可以讓所有會識字的人都能讀懂現在的文章。因為現在在中國(其實在全世界都一樣),並不是很多人都懂英語的。就算大家都學過,但略語(簡略詞語,如CEO、 HR等被壓縮了的詞彙)不要說是中國人了,就連外國人自己都不一定全都知道。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略語。

現在之所以有英文字母在裡面,應該是不屬於正式的文章體。在改革開放後,由於時代的變化,大量湧進中國的不僅僅是工廠、商店、科學技術,還有就是文化的侵蝕。如美國的原文歌曲,法國意大利等國的名牌化妝品等。因為被侵蝕的速度太快,同時,又缺乏有實力的翻譯人才,因此當時不得不直接使用英國殖民地的香港地區已經使用的叫法。後來又有臺灣地區的影響。

後來隨著外企的大量進軍中國,把他們的組織體系也引進到了中國。例如CEO、HR等中國也有的職位名稱,為了與中國國家機關的職稱區別,就直接使用英文符號了。

另一方面,大量的新科技詞彙進入中國。但大多都是新科技詞彙,所以使用英文對於留學生來說,更加方便。

崇洋媚外的心理作祟。覺得會講外語很酷。

當一個民族失去了他們的語言時,也意味著他們的民族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或直面民族消亡的危險。


世界文化播種機趙莉萍


中文文章需要添加英文字母單詞,只是為了更加簡潔有效的表達,如果一般文章完全摒棄英文,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反而比較囉嗦難懂,沒有必要。如果是數理化等學術論文,單單很多符號就是英文字母,希臘字母等等,這是世界流通的標準符號,根本沒有辦法避免。

而英文文章不需要中文漢字,主要因為英文是世界流通語言,大部分英文文章不僅不需要漢字,也不需要日文、韓文、俄文等等,這點也是很正常的,不必糾結為啥不用漢字。

我們常用的一些英文表達,DNA、WTO、GDP、CPI、CEO,很多人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但是要說出具體中文名稱,恐怕沒多少人可以做到。比如說寫文章裡說到了親子鑑定,說最終DNA鑑定結果不匹配,這時候來一句脫氧核糖核酸不匹配,很多人可能就要看不懂了,既然大家更認可更熟悉的是DNA這個簡稱,為啥不用呢。其實我們漢語有極其強大的融合能力,比如GDP這個詞,中文全稱是國內生產總值,還有一個詞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第一個就用GDP代替,另外一個卻用中西結合的名稱,人均GDP,一個詞裡有中文有字母,照樣用的很溜。

至於論文裡面的應用,那就更難避免了,比如現在聚氨酯材料很火,隨便放個聚氨酯合成的原料之一端羥基化合物的合成:

這種方程式的表達,字母顯然比漢字名稱表達更清楚明瞭,讓人知道是如何反應的。

以上都是需要中英文混合使用的情況,合理利用,都可以增強文章的可讀性,而日常生活裡如果隨便濫用英文,反而不好。著名視頻製作者papi醬曾經發過一個視頻諷刺這種人。

想象一下,如果開會聽到有人這樣說話,頭是不是都要炸掉了。

現在世界上主要流通的語言是英文,這是長久的歷史原因造成的。世界上絕大部分媒體聲音都是英文發生,最重要最有名的的科技論文期刊也都是英文的,像我們有一些質量不錯的國內期刊,即使是國人寫的,也會有英文版,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的傳播,讓老外知道我們都取得了哪些成果,從而一點點提高國內期刊的地位和質量。當然,現在大部分高質量的論文都是直接奔著影響因子高的國際期刊去的,這一點只能說很無奈。

如果有一天,國人可以取得超越西方更多的成就,有大量以漢語命名的專有名詞流通世界,那麼中文文章裡就不必要夾雜英文了。


一覽眾河小


第一,中文包容性強,可以隨意嵌入任何語言不影響表達,看看港臺片就知道了,特別香港人,中雜英不影響閱讀和表達,但是英雜中有可能能意思就變了,英語老師常說的“要看上下文的意思”,就是英文要用很大篇幅來表達一個意思,但是中文一個字就可以表達。第二,中國掌握第二門外語的人多,文化素質比西方人要高,這一點特別是中小城市電影院播放英文原版電影票房也很高就可以看出來,但是西方人平均文化水平已經落後,會第二門外語的人少,所以中雜英不影響表達,但是國外英雜中,外國人一臉懵逼。第三,我知道這個標題其實想鼓吹英文的優越,想說中文沒有英文不行,但是未來會證明,中文是銀河級別的語言,英文充其量地球級別,不在一個檔次上。


起點神作l星空戰元l


簡單來講,我們中國人,都學過英文。最起碼漢語拼音裡面都有abcd,比如你好。ni hao.在科技大佬嘴裡,時不時蹦出一個英文詞來,可以鎮住聽眾。也可以說是一種時髦地賣弄。而對於美國人來講,就不同了。 首先漢字這個方塊字,基本上沒有學過。想引用也沒有辦法。除非是音譯文,比如包子。bao zi.

美國人可能來一句。I like "bao zi".

還有一點就是有時出現英文字母的縮寫,會比中文全部說出來簡潔一點。

比如:NASA。

中文要說出來就是:美國航空航天局。


海濤英語


英國曾經是號稱日不落帝國,全球都有他的殖民地,所以英語是全球通用語言。英文文章沒有漢字,是因為中國的漢字太博大精深了,光一個“小意思、有點意思、意思意思”就讓老外頭皮發麻,來來來,如果你是老外,你怎麼加中文,你敢加中文嗎,尤其是中國的漢語把外國人折磨的身心疲憊,我們偷著樂吧。



中國的文章加一些英文,一是我們實行的九年義務教育,一些簡單的單詞大部分人都能看懂,二是英語確實簡單,有時候用英文字母確實簡單方便。如果同樣的用漢字表達,有些費時費力。當然了,漢字的美是任何語言都不可替代的。


我相信,中國正飛速發展,等我們國家再次屹立於世界強國之巔時,外國必以學習中國話為榮,想想老外們學中文呲牙裂嘴的樣子,哈哈。


扛著鋤頭種地去


1.首先得承認歐美國家不論科學技術還是生活水平都比中國發達很多,中文文章中出現英文很多都是舶來品,並不是不能翻譯,而是為了簡潔明瞭,或者所謂的專業性,比如費用管控系統簡寫為ECS,關鍵績效指標簡寫為KPI

2.所有的中文都能用英文翻譯嗎,英文能表達古詩的精髓嗎,陰陽五行的思想在漢文字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如何翻譯,金灶沐就體現了金木水火土,更別提還有天干地支十二生肖,以及百家學說了;

3.關鍵的就在於,誰對誰進行技術與文化輸出,如果我們對歐美進行文化輸出,那麼他們街頭打招呼可能就會變成“你吃了嗎”,是所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