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搞經濟」的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一心搞經濟”的運城開發區

記者 朱姝



“一心搞經濟”的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大運集團廠區內,整裝待發的大運汽車(資料圖片)

“我們在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為“運城開發區”)的國際學術交流中心項目,從資料準備到項目批覆用了不到一週的時間,比之前至少快了10天,而且我們搭上了承諾制這個‘快車’,接下來的審批項目少了很多,項目落地應該會更快。”山西長江源集團運城職業技術學院國際交流中心項目負責人劉麗江說。

這正是目前運城開發區“一心搞經濟”的一個縮影。

日前,記者走進運城開發區,近距離感受運城開發區“一心搞經濟”這一新的工作常態。

拓寬發展空間


運城開發區,由之前的運城經濟開發區與空港經濟開發區整合而建成,率先開啟了全省內兩個省級開發區的整合之路,也由此邁開了改革創新的新步伐。

運城經濟開發區,也就是常說的禹都開發區,創建於1992年,位於我市區東部,屬山西省級開發區,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24.68平方公里。

而空港經濟開發區始建於2002年,並於2012年被省政府批准納入省級開發區管理,也同樣位於市區東端,總體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

“這兩個開發區的位置基本相鄰,僅一條高速相隔,再加上這兩個開發區產業相近,資源要素易於整合。為了將人才、產業、資源集聚起來,形成規模效應,產生了擴區的這一動作。”市商務局開發區管理科負責人說。

省政府於2017年6月19日正式批覆同意運城經濟開發區和空港經濟開發區整合,設立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並擴區。

運城經濟開發區和空港經濟開發區兩大省級經濟開發區合併擴區後,全新的運城開發區規劃面積將達到105.63平方公里。

“擴大了空間,這為運城開發區經濟發展提供了充分條件。”該負責人說到。

擴區為運城開發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物理空間,理順內部體制機制為運城開發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作為空間。

理順內部體制機制的第一步就是剝離原有開發區承擔的社會事務,將原有兩個開發區範圍內的50餘個行政村劃歸行政縣區,運城開發區不再承擔社會事務的協調工作。

“之前這些村裡的社會事務牽扯了工作人員70%-80%的精力。如今行政村的重新劃歸、社會事務的下放,讓工作人員能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到搞經濟上來。”該負責人說。

剝離了社會事務,運城開發區繼續紮實推進“三化三制”改革,進行園區內部機制改革。

為解決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的問題,充分發揮人員潛能,激發發展的動力活力,運城開發區明確人員能進能出、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改革目標,推行領導任期制、全員聘任制、績效工資制重點改革為主要內容的“三制”改革,建立運城開發區人事薪酬新制度,積極推進按新機制運行,打破人員身份界限,增強薪酬激勵效應,幹事創業、激情工作的氛圍加快形成。

“‘三制’,體現在運城開發區的人員管理上。目前,市委、市政府選優配強運城開發區主要領導,並將原有的78個單位進行了整合,對人員實施績效考核,全面激發運城開發區人力資源的內生動力。”該負責人說。

所謂“三化”,即運城開發區改革的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

“‘三化’,體現在運城開發區的工作機制上。專業化,發揮專業人才的專業特長,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像園區內最近已經在實行的委託招商等,都是專業化工作的集中表現。市場化是讓整個園區的管理實現市場化管理,園林、保潔、物業等服務,政府不再專人管理,轉而實行購買。國際化是運城開發區發展外向經濟的大趨勢,比如園區最近在申請的自貿區,園區積極發揮海關、物流港的平臺作用,大力發展外向經濟,起到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該負責人說。

擴大園區空間,更擴大人員的作為空間,運城開發區為“一心搞經濟”做足了準備。8月19日,新上任的運城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建軍在幹部大會上提出了開發區發展要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同時成功申報國家級開發區的宏偉目標。

推進招商引資


“遊子要回家,鳳凰要還巢。”這是運城製版集團總裁劉克禮在華東總公司迎接運城開發區招商團隊時,在集團大樓上打出的兩條巨大條幅。

“這是一個響應‘鳳還巢’計劃的最好典範,這也是劉克禮劉老對我們招商小分隊工作的一種肯定。”運城開發區招商引資中心主任張亞峰說。

為爭取這一項目,市委領導及運城開發區招商小分隊與企業投資方多次對接,最終爭取到運城製版集團華東總公司高新技術產業鏈園區項目在運城開發區落地。該項目共投資17.82億元,包括9億元的塑業產業園項目、2.6億元的包裝印刷項目、5.7億元的裝飾材料項目及5100萬元辦公生活服務項目。

“這一項目落地開工顯示了市委、市政府及運城開發區領導招商有誠意,更顯示了運城開發區‘一心搞經濟’的決心。”張亞峰說。

招商投資上項目,始終是發展的生命線。必須清醒認識招商引資的決定性意義,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主抓手,扭住不放、全力突破。

今年1月—8月,運城開發區主要領導帶隊外出招商10次,小分隊外出招商22次,分別聯繫對接洽談了39家企業,完成簽約項目15個,總投資80.12億元。

運城開發區招商引資中心圍繞高端裝備製造、輕工食藥、現代商貿物流這三大主導產業和新材料、新技術進行精準招商。

“目前運城開發區的招商特別聚焦大運汽車的縱向延伸、橫向配套,建鏈、補鏈、強鏈。”張亞峰說。

運城開發區招商引資編制精準招商地圖和招商項目冊,面向長三角、珠三角一帶集中的車橋、輪轂、內飾等汽配企業。同時,圍繞大運汽車的需求,策劃了汽車零部件項目、汽車後市場服務項目、園區生活設施等40個項目,以延伸大運的產業鏈,壯大運城開發區高端裝備製造產業規模。

同時,積極響應“三化三制”改革中國際化的要求,運城開發區招商突出與國際接軌,放眼世界抓招商。

——依託平臺加快與國際接軌。積極申報山西自貿區運城片區,完善海關、商檢、航空口岸開放、綜合物流保稅區、跨境電商等平臺搭建,構建對外開放新高地。

——加強專業化、國際化人才培養,適應外向型經濟發展要求,組建國際招商隊伍。

——依託園區內企業現有的國際化合作,促進園區企業“請進來、走出去”,進行更進一步的互動交流,加快園區內企業展開國際化合作步伐。

投資30億元的建築產業現代化園區項目,投資25.5億元的大運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二期項目,投資20億元的運城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項目,投資17.82億元的高新技術產業鏈園區項目……

具有含金量的數據折射著運城開發區正在從全新配置的要素和產業分工中尋找新的發展動力。資源要素集聚所帶來的動能放大作用,彰顯著運城開發區內部活力,尤其是營商環境的改善,區域經濟的拉動效應正在不斷顯現。

優化營商環境


“投資企業來了,我們要給他們提供最集中、到位的服務,讓投資企業享受到最大程度的便捷。”運城開發區行政審批局副局長王翔說。

作為全市率先成立的運城開發區行政審批局(以下簡稱為“行政審批局”),集中行使行政許可權,全力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營商環境。

優質的營商環境是運城開發區“一心搞經濟”的最大保障。

按照“三化三制”的改革精神,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許可權的改革要求,運城開發區管委會於2017年成立行政審批局,管委會將市政府賦予運城開發區的479項行政管理權中涉及發改、城建、環保等25項行政許可授予行政審批局集中行使。

行政審批局有兩大法寶,一個是“一個印章管審批”,一個是“一個大廳管服務”。

“‘一個印章管審批’的一個印章就是指‘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行政審批專用章’,企業、群眾辦理髮改、城建、環保等相關審批事項,只要通過這一個印章就可以解決問題。”王翔說。

“一個大廳管服務”,行政審批局下設政務服務中心(政務大廳),為企業、群眾提供一站式審批服務的綜合辦事平臺,面積600餘平方米,入駐行政審批局、工商、國稅、地稅、規劃、國土、建設、房產共8個部門,設立24個辦事窗口,不斷深化落實“一個大廳管服務”“大廳以外無審批”。

“行政審批局的改革創新還在繼續,我們現在成為了省內承諾制改革試點單位。”王翔介紹了行政審批局的新手段——承諾制。

今年,行政審批局成為全省承諾制改革試點中我市唯一的單位。企業向政府承諾事項,在區域審批之後,無需再在運城開發區進行審批。

“今年我們將運城開發區範圍內,凡是符合承諾制辦理條件的企業投資項目,全部納入承諾制管理和服務範圍。”王翔說。

文章開頭的劉麗江就是承諾制的第一批受益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