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稻城亚丁因高反死亡的游客,走的是洛克线——香格里拉的来源

据说,河南喜欢户外的驴友都关注了我号,定期有驴友出行活动(现已开通郑州、洛阳等多个城市)!

在稻城亚丁公布救援收费之后的不久,也就是昨天(9月20日)出现了一例救援案件,来自广东的四名游客穿越稻城亚丁的时候,一人因高反严重死亡。

在稻城亚丁因高反死亡的游客,走的是洛克线——香格里拉的来源

救援现场

在描述中,一般说他们是非法穿越,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为了逃票所以才从其他入口进入一样。但实际上,事实远非如此,他们不是为了省那一点钱。相反,他们走的是一条经典的徒步线路,并且“香格里拉”这一名字就来源于这一线路——洛克线。

在稻城亚丁因高反死亡的游客,走的是洛克线——香格里拉的来源

洛克线

洛克线的来历

洛克线是以人名命名的,洛克线的出现很早,那个时候,这个线路都还没有景区——甚至世人都不知道这个地方。

1928年3月,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从木里出发,穿越稻城、亚丁等地,深入贡嘎岭地区;他两次穿越稻城亚丁之后,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了他撰写的文章和拍摄的照片。

1933年4月,美籍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以此约瑟夫·洛克穿越时的文章和照片为素材,尤其是洛克贡嘎岭三座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的探险经历,创作了著名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人们将小说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称之为“香格里拉”,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寻找香格里拉的热潮,约瑟夫·洛克探险时从木里穿越到贡嘎岭地区的这条线路,就是后人所说“洛克线”。由于至今这些地方车辆都无法通行,所以,只有徒步才能穿越。

在稻城亚丁因高反死亡的游客,走的是洛克线——香格里拉的来源

当年的找

这便是洛克线。

在稻城亚丁因高反死亡的游客,走的是洛克线——香格里拉的来源

洛克线

如今,在洛克线的沿途,有三个景区:亚丁、稻城、贡嘎,完整的洛克线并不从景区出来,而是到达康定。

在稻城亚丁因高反死亡的游客,走的是洛克线——香格里拉的来源

洛克线途经

洛克线徒步一般需要至少5天的时间,重装,除了三个景区,沿途还有:冲古寺、贡嘎寺两大古老寺庙,有三怙主三座神山(东峰——夏诺多吉,海拔5958米,代表密部主金刚手;南峰——央迈勇,海拔5958米,代表大智文殊菩萨;北峰——仙乃日,海拔6032米,代表大悲观世音菩萨)。贡嘎神山,要翻越海拔4800米的两大垭口(夏洛多吉垭口、日乌且垭口),穿越莫溪沟和日乌且沟。

在稻城亚丁因高反死亡的游客,走的是洛克线——香格里拉的来源

洛克线

因此,走洛克线并不是为了看稻城亚丁,只是路过,如果想看稻亚,去景区完全花费更少,更容易。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孜孜不倦地前往洛克线,甚至走了多次。

没有人知道香格里拉在哪儿

提到香格里拉,很多人想到的是香格里拉市,香格里拉下属的景区,或者香格里拉酒店。但实际上,没有人知道香格里拉在哪儿。

香格里拉来自于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而《消失的地平线》是詹姆斯·希尔顿根据洛克这次徒步经历的素材和照片而写的。也就是说,詹姆斯·希尔顿没有走洛克线,他所写的都是想象。

至于香格里拉所指的是洛克线中的哪一段,估计詹姆斯·希尔顿也不知道。所以之后才有很多人重走洛克线,寻找香格里拉,而后才有了有些地方为了蹭热度改名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市原名中甸县,1996年10月,在云南寻找香格里拉的考察启动了。1997年9月,云南省政府在迪庆州府中甸县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举世寻觅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在迪庆。2001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02年5月5日,举行了更名庆典。

其实,香格里拉可能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作者想象出来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还有一个名字叫乡巴佬,不,香巴拉...

失去探险精神,将会怎样

当徒步洛克线被定义为非法,我们还将有探险精神吗?如果没有早期大航海时代的探险,对未知的追逐,没有探险家洛克当年的足迹,我们的生活还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吗?

当早期的探险家以英雄般的姿态发现了绝世的香格里拉,后人不但把之作为营销的口号大肆宣传甚至更改地名逢迎大众并用于敛财,他们甚至还阻止其他人去寻找当年探险家真正的足迹。那么将来,就不可能再有香格里拉出现了。

在稻城亚丁因高反死亡的游客,走的是洛克线——香格里拉的来源

精彩户外


如果你也在河南,你也爱户外,关注我们的头条号,随我们一起去户外!每周末都有出行线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