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该公园是市区三大著名公园之一,也是建园历史最悠久的


碧沙岗公园,位于郑州市中原区,东临郑州炮兵学院,西至嵩山路,南至中原路,北至建设路。面积大约有400亩。

在中原路有南门,在嵩山路有西门,在建设路有北门,北门和西门是主门。

碧沙岗公园是郑州市市区内的三大著名公园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郑州市人民公园,郑州市紫荆山公园),也是郑州市建园历史最悠久的公园。

冯玉祥为纪念北伐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阵亡将士,先后拨款20万元,责成交通司令许骧云建造北伐阵亡将士墓地。

1928年3月陵园动工,当年8月竣工。冯玉祥取"碧血丹心,血殷黄沙"之意,将陵园命名为"碧沙岗"冯玉祥亲笔题名"碧沙岗",并以石雕刻、嵌在北门之上。

1994年,在"抗日烈士纪念碑"原址上建起了"北伐战争纪念碑"。这座纪念碑碑身高近18米,正面是聂荣臻元帅题写的"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10个金色大字。纵跨碑体的浮雕,由北伐军将士群像组成。

今天,从北大门进碧沙岗公园,这座纪念碑是最醒目的建筑。

如今我们看到的碧沙岗公园北大门是1979年重建的。

1956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将陵园改建为碧沙岗公园,1957年5月1日,碧沙岗公园正式向游人开放。

"文化大革命"时,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郑州市的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要各有一个公园。当时嵩山路以西是中原区,没有公园,就把碧沙岗划了过去,改名为"劳动公园"(1966年10月-1980年11月)。

"文化大革命"以后,碧沙岗公园重修了大门,又恢复了原来的名字。

1986年,碧沙岗陵园被河南省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她是全国保存下来的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处北伐阵亡将士的烈士陵园。

经过几十年来的建设,公园集文化、娱乐、休闲、园林观赏为一体,每年接待游客约200万人。

碧沙岗公园功能完备、特色突出,四季有花、景色宜人,时逢节假日,这里更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常,已成为郑州市民休憩、游玩的好去处为游览娱乐的好去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