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津门药王庙


天津津门药王庙


山门

津门药王庙位于天津市静海县王口镇圈里村东侧,故当地俗称“圈里庙”。始建于唐开元年间,为乡里感恩药王孙思邈真人在圈里村为周边百姓施医救人而建,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素有津西第一庙之称。

津门药王庙历史悠久,历代均有修葺。据地方志记载,药王庙曾于明正德年间扩建,清嘉庆年间再次修缮。新中国成立之后,药王庙仍然香火不断,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1957年药王庙被拆毁,木料用来修建静海县大礼堂。虽然庙宇被毁,但当地信徒虽然在原庙址上烧香祈福。


天津津门药王庙


改革开放后,香火再度复兴,1994年在静海县政府的支持下,由信众自愿捐资重建药王庙大殿及两边厢房,重造神像,大殿供奉药王孙思邈、金元名医刘守真,两边陪奉中国十大名医,另有偏殿四间分别供奉斗姆元君、六十甲子太岁神、三官大帝、文昌帝君、文武财神、慈航真人、碧霞元君、护法灵官等神仙。

2013以来,在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的关心和天津市宗教局、静海县政府宗教办的大力支持下,药王庙聘请了正式道教教职人员常住,学习宣传道教传统文化,举办2014年传统庙会活动,开展慰问孤寡老人慈善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认同。


天津津门药王庙


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初五,是津门药王庙的传统庙会会期。庙会期间,天津市静海县、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大成县境内四乡八里成千上万的信徒纷纷前来朝拜药王爷孙思邈真人、刘河间真人,烧香许愿,祈福消灾。药王庙道众在初一前一天晚上11点(即初一子时)就打开庙门,迎接香客,举行道教斋醮法会,礼诵仙经,宣陈科范,钟鼓齐鸣,道乐悠悠,香烟缭绕,人如涌潮。

津门药王庙所在地的静海县王口镇迸庄和圈里村两村的村民,更是如过大年一般,鸣鞭放炮,搭台唱戏,家家户户都准备各种食品、酒水,接待参加完庙会的亲朋好友,村中外出工作、出嫁的女儿都会在庙会期间回乡礼神,探亲访友,全村热热闹闹,胜似春节。药王庙的周围空地上,临时设置各种儿童游乐园,搭设戏台、帐篷、摊位,演出传统戏剧、马戏、杂技,经营天津各种传统工艺品、食品、日用百货,静海、文安、大城的民间花会百余道齐集演出,鼓乐喧天,首尾相连3公里有余,原本寂静的乡村野地,一下子成了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大型集市,堪称津西一景。


天津津门药王庙


2015年1月9日,天津市宗教局敖立功副局长带领业务处人员到津门药王庙视察,将其确定为恢复天津道教宫观的试点场所,鼓励道众依法依规进行管理。

2015年1月28日,天津市静海县人民政府为津门药王庙颁发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正式登记为道教活动场所。

同时也是天津市恢复的第一所道教活动场所,结束了天津市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没有一所正式登记开放的道教活动场所的历史,揭开了天津道教历史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