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背景音乐」写在200名姑姊回娘家|一棵松

2018第791期

中国文学网 •《执子之花》

——

「配背景音乐」写在200名姑姊回娘家|一棵松

写在200名姑姊回娘家

.

在乡下,吴华豪贤侄,可算是一位风云人物。人家富了,而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国内走向国外。而他赚了钱不忘乡亲父老。年年中秋之夜,领着出外创业的精英,携着款归家,给学子发慰问金,为父老乡亲发红包,扶持村里的福利事业等,一个接着一个。

今年却又是个例外。当他拿出中秋文化节清单时,有人突然彪了出来,说:“何不来一个外嫁女回娘家啊,可兼得呀!”从而把强劲的东风,引向了一条别道。

我村是一条大村。20多个香火分居在一公里多长的村落里。那年国家兴修水利,官员的手指所向,人们纷纷异家而逃,在别地择居建村。一时间,好端端的一条村落,被五马分尸,分化在二十多条村庄里。于是村民如陌人。外嫁女回娘家,实行的是村族联动。把村聚,族聚与外嫁女团聚联结起来,实行“三位一体”。从而创造了中秋团聚的全新格局。已分散了的人心,重新聚在了一起,从而聚足了人气。一时间,260多名外嫁女纷纷报名。已出国安居的,纷纷发来贺电,跃跃欲试。一些不知什么年代分离出去的老乡,也闻声而动,千里迢迢归来寻根,弄得人们不知所以。

在我们中国,“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座右铭,于是“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弄得女士们长期得不到抬头。那年,毛泽东发出了妇女也是半边天的号召,为妇女的抬头找到了依据。这次中秋之夜,外嫁女回娘家,就是一次跃跃欲试的成功实践,于是盛况空前在所难免。

村委急于应招了。后勤组,保安组,接待组,策划组,宣传组,司仪组等,上百名有志者自告奋勇者,成为这次活动的主角。

「配背景音乐」写在200名姑姊回娘家|一棵松


在今年的中秋之夜,光是外嫁女,包括她的家人,就是600多人,200多部车辆的同时涌入。加上周边的来人,就要面对四千多人的涌入。对于只有千人居住的村庄,可谓是风雨欲来风满楼了。这时,智慧的村委们终于把专业化的操作引入了议程。市专业公司携着手下的设计,主持,司仪,策划等人员,提前十天进入了现场,实行了全面操控。从而把轰动的中秋之夜,归入到高层次、现代化的操作程序上来,开创了洋洋百年建村史的全新一页。

当我们举步进入村庄时,已经改头换面,浓妆艳抹的村落,把我们醉倒了。怎也无法辩认生我育我的固有土地。在那六米宽的村道上,红色的地毡把那百米长的村道,进行了全覆盖。从而映红了这一往水土。当我们从高处往下看,在两边绿林的覆盖下,中间的那条一线天,恍如一条彩带挂在绿林下。这一在国家层面里,专门用作外国政要粉墨登场的隆重,终于被村民们用于自家的门头上,为外嫁姑姊铺就的一条红道。外嫁姑姊可以通过从条红道,款款地走上归家路。

在艰苦的年代里,外嫁女自然有所失。她们或者悄悄地离开了娘家,或者被人迫着走进别家的门头;或者作为商品,通过买卖走向别家;或者作为童养媳而成为别人的妻子。在她的生命中,也许从来没有风光过,苍天对她们失去了公平。现在村民们自讨腰包,请她们重走这条归家路,就是补偿她们当年的失去,使她们在家乡的日子里,留下难忘的记忆。

村道的上空,利用红绣制成的三角彩旗,穿插着雨伞、鲜花,从村道的上方横拉而过,随着微风,在迎风招展,并发出唰!唰!!的声响。道路两旁尽是彩旗,灯笼等喜庆吉祥物。从而为外嫁姑姊,营造一个欢乐、吉祥、喜庆的场面。

村旁,当年村民们学大寨,白天治坡,晚上治窝,开发出来的一个灯光球场。它的宽阔足够可以融纳本次活动的容量。正面,一个用学生书桌架搭起来的200多平方米的舞台,四面用彩布打点的沿边上,插满了彩旗。它的迎风招展,迎来了不一样的中秋之夜。

在中心会场的一旁,一条六米宽的拱形通道,它的遮风挡雨,遮挡阳光,为归来的姑姊们聚在这里,三五成群地畅谈他们久别重逢的感受,改革开放后村的变化。一些同出娘胎的同门姐妹,由于外嫁,一直缺少来往与联系。这次归家日,竟成为她们久别重逢的一天。于是话题的闸门一开,就无法把它关上,到处是喜哈欢笑的场面。这是村委们出于人性化考虑,而采取的这一着。

上午十时,当210多名外嫁姑姊,肩挑重担,手拉着手,从红地毡款款而至时,这几乎是妆出来的热闹,但吸来了阵阵喝彩。村委会提前数月便发出了声,于是外嫁姑姊回娘家,已成为本地轰动的一桩。于是吸引了方园数十里人们,一清早就相涌而入,看到姑姊们从红地毡中出现了,已分散在居家里,山岭上的人流蜂拥而至,把村道围成了一个铁桶。

全身衣着长袍的姑姊们,使本来美丽苗条的身躯,年轻得几乎把她们拉回了20年前。我们真的弄不清楚,是那座高山飘下来的一群群仙姑,宛若众仙。她们有的激动得落泪,有的露出微微一笑。笑得是如此的灿烂,如此的动人。村漂亮了,人年轻了,容姣美了。顿时,欢笑声、鼓动声汇集在一起,形成了欢腾的海洋。

正在此时,几位85开外的嬷嬷型外嫁姑姊,在年轻姑姊的陪同下,她们款款而至,终于绘出另类的一色。她们自量其力,不像年轻姑姊那样的浓妆艳抹,她们以前所未有的解放,衣着一身套妆而在队伍中随波逐流。面对整洁而漂亮的红地毡,她们有所不舍。小心翼翼地举起她的双脚,又小心翼翼地放下她的脚步,生怕把红地毡弄脏,磨破。在她的人生中,几十年的省吃俭用,领着她的家人走过了艰苦岁月,终于换得了当今的子孙满堂。当她们在年轻姑姊的陪伴下,从红地毡走过时,终于迎来了雷鸣般的赞叹与喝彩。

当村长吴华豪一声令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欢庆场面,终于拉开了序幕。用实木打造的桌椅,以其坚硬而任由人们的舞动。已为人妻、人母、人嬷的姑姊们,看到了舞台,她们得意忘形了。面对亲人与乡亲父老,既是她们生活现状的描绘,也是她们身体现状的展示。一时间,充满着南美风情的爵士舞,激情奔放的拉丁舞,优雅柔美的街舞等,终于吊起来了人们的口味。她们有的胖了,肚皮大了,屁股鼓了。但为她们订做的那套裙妆,加上浓妆艳抹的打扮,一旦舞弄起来时,显得得体而飘逸。于是开始慢慢地统治着属于她们的舞台。

会上为80岁以上老人送去了红包,为在学的小孩生送去了书包,为高考上榜的学子,送去了奖学金,为村民们发送了月饼。同时也为村的建设作出贡献的人士发放了奖金。从而奏响了今年中秋的不眠之夜。

今年的乡间中秋,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他开创了村文明建设的先河。事前,相关上级出于大局的考虑,多次出面,要削减姑姊回娘家的锋芒。但人心所向,欲盖弥彰,姑姊回娘家,始终成为本次活动压倒一切的重头。

「配背景音乐」写在200名姑姊回娘家|一棵松

笔名;一棵松,原名;吴文琴,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工程师职称。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廉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顺德网络文学院名誉院士。广东省佛山市壑智企业文化咨询公司总经理。著有长篇报告文学《绿洲金字塔》;哲学专著《管理创新纵论》;散文专集《鲜花漂落的季节》。作品散见《当代小小说》、《纪实中国》、《作品》(网络版)、《微型小说选刊》、《广州文艺》、《佛山文艺》、《歆叶文艺》,以及农民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新世纪文坛报、佛山日报。三十多篇文章在全国各地征文中获奖。

______

出品:中国文学网 、《 执子之花》 文学社

社长、主编:梦行千古

管理:杨欧(微信进群 youhaifanxing )

投稿:[email protected]

微刊:zgwxw2017

打赏:收益归作者所有

运营:古瑞和文化

_____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