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包衣到底是怎樣的一羣人呢?

密探零零發


最近《如懿傳》和《延禧攻略》的熱播又帶來了一波清宮熱。其實,一直以來,清宮電視劇都有很好的收視率,遠的的還珠格格、孝莊秘史、金枝欲孽,近的有宮、步步驚心、甄嬛傳。正是因為有這麼多清宮劇的熱播,也引起了人們對清朝歷史的興趣。

包衣是清宮電視劇中經常出現的一個詞,包衣是什麼呢?包衣在滿語中叫“包衣阿哈”,包衣的是“家的”意思,阿哈代表“奴隸”,合起來包衣阿哈就是家奴的意思。所以,清朝的包衣就是家裡的奴才的意思,地位比較低下。

我們都知道,清朝實行的是“八旗制度”。八旗制度實際上是清朝統治者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市一中軍事制度,由努爾哈赤首創。起初,滿族並沒有八旗,而只有二旗,隨著滿清勢力的擴大,漸漸地擴充到了八旗,分別是: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

八旗制度就成為了清朝的特色制度。其中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屬於上三旗,由皇帝統領,其他的屬於下五旗,以滿族的親貴為旗主。一般來說,上三旗和下五旗的旗人沒有什麼區別,都是滿人,但是上三旗只對皇帝負責,下五旗則需要對親貴旗主和皇帝負責,所以在制度上,上三旗要凌駕於下五旗之上。

八旗制度建立後,與清朝的命運緊密相連。八旗制度已經不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軍事只讀了,而是包括軍事、行政、經濟、家族在內的綜合性制度。八旗制度與國家統治機構可以相互進行轉化。

在軍事上,八旗子弟是清朝的主要軍事力量,作戰能力較強,當時滅亡明朝的戰爭主力就是八旗軍,八旗部隊是清王朝統治的堅實後盾。在文化上,八旗制度與滿漢蒙等各名族的身份認同直接相關,使得各族人民得以和諧相處,又保證了滿族人作為上等人的獨立統一的整體。

根據八旗制度,包衣奴才也有所區別,分別是上三旗包衣和下五旗包衣。上三旗包衣的管理機構是內務府,內務府是清朝油水最足的機構,沒有之一。內務府的主要工作就是幫皇帝管轄好上三旗的包衣,服務好皇帝及皇帝的家人。

可以說上三旗包衣是直接服務皇帝的,但是又不僅僅只是在宮廷伺候皇帝及他的家人。更為重要的是清朝的幾個重要稅差都是留給內務府的人的。比如鹽稅和關稅,這兩類稅收都是清朝數一數二的收入大頭,但是這些稅收都要經過內務府之首,由此可見,內務府的包衣在清朝財政方面扮演著皇帝的左右手的角色。

正因為內務府的職責直接關係到皇帝的統治,所以內務府包衣的地位也與皇帝的意志直接相關。曹雪芹的父親曹寅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曹寅就是內務府的包衣,被派任重要的稅差職位上,任兩淮鹽政、江寧織造等重要職位,康熙皇帝多次南巡都是曹寅負責接待。在雍正登基後,與曹家的關係並不密切,在鹽政、江寧織造等出現虧損後,雍正就將曹家查抄,曹家迅速衰敗。這足以正面皇帝意志對內務府包衣命運是起決定性作用的。

上三旗的包衣雖然也是奴才,但是他們與下五旗包衣所侍候的主子不同,上三旗包衣伺候皇帝,在地位上還是比一般的旗人高的,甚至有機會謀的一官半職走向仕途。相對來說,下五旗包衣的命運就沒那麼幸運了。

下五旗包衣伺候的是高等皇族,比如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等,他們的糧餉也是由這些高等皇族發放。下五旗的包衣,如果沒有特殊的機會,幾乎一生都只能在親貴府中為奴為婢,比上三旗的包衣待遇差多了。

那麼,包衣都是怎麼樣的一群人呢?

包衣的來源很複雜,總結出來總共有以下三大類

  • 第一類人就是由滿族平民轉化而來,這些滿人或是因為犯罪,或是因為迫於生計賣身為奴。

  • 第二類人就是家養的奴才,這類包衣的父母也是包衣,他們有的走投無路賣身為奴,有的是被他人買賣贈送成為包衣。因為包衣是世世代代為奴制,所以包衣幾乎一生一世,世世代代都是包衣。
  • 第三類人就是在戰爭中被俘虜的一群人,這群人屬於滿清皇族的私人財產,允許買賣或贈送。

總的來說,包衣的來源不外乎這三類,其中滿人佔六成、漢人佔三成、還有一小部分是朝鮮、蒙古人、色目等少數民族。清朝很多有名的歷史人物都是出自包衣家庭,比如雍正皇帝的聖母孝恭仁皇后、也就是康熙帝的德妃烏雅氏,還有最近非常火的令妃娘娘都是出自包衣家庭。

值得一提的是包衣奴才一方面被統治者所奴役,另一方面有反過來壓迫其它的弱勢群體。在主子面前點頭哈腰、恭恭敬敬,在外就藉助自己的旗人身份橫行霸道,魚肉百姓。尤其是一些漢人包衣,小人得志便猖狂這話說的就是他們。到最後,一些漢人包衣的卑劣行徑連滿清貴族都看不下去了,直接禁止了漢人投旗的制度,不可謂不諷刺了。

包衣制度是清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創立的、具有滿族特色的綜合性制度八旗制度的一個分支,起初是作為軍事制度存在,到了後來,國家安定,包衣制度就成為了為八旗子弟服務的畸形產物了。


歷史風雲閣閣主


清朝的包衣出身低微,但是地位卻是非常牛的,包衣在滿語中稱為“包衣阿哈”,清朝的包衣制度時八旗制度下的一種封建人身領屬制度,這種制度是封建主僕制度的延續。

包衣在主子家庭裡面自稱為“奴才”,他們世代為奴才,他們都是被迫在貴族家庭當中當奴才的,在自家主人面前唯唯諾諾,但是一到外面,就藉著主子的身份魚肉百姓,但是也有些人是比較收斂的。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的爺爺曹璽就是一個包衣人,曹璽當時是內務府正白旗包衣,為什麼曹璽是包衣,那是因為當時曹雪芹的奶奶是康熙的乳母,後來被封了封聖夫人,但是結果好景不長,康熙駕崩之後,雍正後來抄了曹雪芹的家,這才有了曹雪芹後來顛沛流離的苦日子,最終在這種環境下完成了這一鉅著《紅樓夢》。


年羹堯當時也是雍正府的包衣奴才,後來雍正當了皇帝,年羹堯得到重用,平定西北年羹堯功不可沒,但是年羹堯藉著雍正寵著自己,行為舉止開始放肆,最後被雍正賜死,這就是典型的狗仗人勢的一種包衣。


南柯多萌


現在火遍熒屏的清宮辮子戲中,包衣是出鏡率很高的一個詞。許多清宮中的所謂奴才、下人,朝堂中的大臣,甚至宮中的妃子,都出身包衣。包衣是什麼意思?包衣到底是怎樣的一群人呢?



包衣的全稱為包衣阿哈,從名字都可以看出來,這當然不是漢語詞彙,而是滿語音譯。包衣阿哈的意思為家奴。也就是說,包衣是八旗貴族的家奴。

我們都知道,努爾哈赤所創建的八旗制度,其本質上就是一個軍事奴隸組織,所實行的種種制度,帶有濃重的奴隸制色彩。而包衣,也就是家奴,就是其中的一項。


明末年間,崛起於東北白山黑水的女真人首領努爾哈赤,將仍處於部落時代,留有濃厚奴隸制殘餘的女真部落統一整編為八旗,除了將包括女真部落及其他東北少數民族和少量的蒙古、漢族、朝鮮等編入八旗外,也有許多人成為了包衣,專門服侍皇室及八旗的王公貴族。

而這些家奴,也就是包衣的來源,主要為三方面,一是從女真部落時代就已經成為八旗貴族的家生子,也就是世代為奴。二是來自戰爭俘虜和掠奪的平民,在清朝入主天下之前,滿清八旗曾多次破關,在關內大肆劫掠,數以百萬計的漢人被擄掠為奴。第三,則是犯罪或貧困潦倒的滿清八旗平民淪為包衣。



雖然地位低下,但是由於包衣能夠直接接觸滿清貴族及皇室,一旦獲取了他們的“主子”,也就是滿清貴族的賞識,很快就會變得位卑而權重。甚至有優秀的包衣,還成為了滿清的高官。例如曹雪芹家族,就出身正白旗包衣。


鳶飛九天2018


包衣,全稱包衣阿哈,其實就是家奴的意思,是清代八旗組織內部的一種制度,類似於我們所說的下人,打雜的,主要從事家務和生產勞動,並且世襲,世代為奴。

包衣主要有三個來源。第一,平民犯罪,淪為奴隸。或因窮困欠債等,將妻子兒女賣為奴。第二,家裡原有奴僕,其所生子女仍為奴,所有生活有主人安排。第三,戰爭俘虜或掠奪來的外族人淪為家奴。

包衣只存在於八旗之中,也分上三旗與下五旗。上三旗的包衣由內務府管轄,服侍皇室;下五旗的包衣分屬下五旗的王公貴族自行管理。

包衣的地位很神奇,在八旗的體制內部,他們是家奴,是被壓迫、被剝削的受害者。但在體制外部,他們變成作威作福之人,更容易升官發財、假權作勢。比如曹雪芹家族,曹家原為漢族,曹雪芹的高祖兵敗被俘,納入正白旗包衣,後因戰功入關後開始當官。更有一些成為皇親國戚,如雍正與嘉慶的生母,都是包衣出身。


青梅談史


所謂包衣奴才的全稱為包衣阿哈,這個是滿語音譯,也叫“家生奴才”,就是清代八旗制度下世代服役於皇帝、宗室王公之家的一個奴僕群體。

包衣奴才是歷史上滿族社會的最低層,其來源一般是戰俘、罪犯、負債破產者和包衣奴才所生的子女等,有滿人,也有漢人。

他們一般無人身自由,實際上是滿族奴隸制度下的奴隸,被當作滿族貴族(宗主)佔有的私人財產,本質上是“哞哞叫”的工具,被迫從事各種勞動。


包衣奴才是世襲的,比如父輩是某個貴族的包衣奴才,兒孫在名義上還是這個貴族家的包衣奴才。在清朝入關之後,這一制度又發生了一些變化。一些宗主派自己的包衣奴才(門人)到各地去做把持鹽政、織造、關稅等肥缺的官員;反過來他們去到那兒就是為了宗主“老錢”,這個叫“肥水不落外人田”。

但是他們即使後來累積升遷當了很大的官員,相對宗主在名分上永遠是奴才,而且要世代忠於宗主,這個是滿清社會的潛規則。比如《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就是康熙皇帝的包衣奴才,《雍正皇帝》裡的大將軍年羹堯是雍正皇帝的奴才。


例如康熙朝八阿哥母親衛氏是包衣奴才中的比較低級的“辛者庫”出身。“辛者庫”是滿語“糧米”的意思,普通包衣奴才為主子服役可領取銀兩和糧食;辛者庫則只能領取糧米,也就是辛者庫是隻管飯、不發錢的賤籍奴僕。就因為他老媽這個低賤出身,後來康熙、雍正皇帝老拿這個說事,這是後話。

而且,八阿哥胤禩出生後,因為他母親衛氏的出生低賤,是沒有資格親自撫養他的,而是被康熙抱給了大阿哥胤禔之母惠妃教養。


歡迎交流、分享 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山色歸讀


包衣就是清朝貴族中的家奴,也可以說是滿清權貴統治者旗主、郡王的奴才、奴僕、奴隸,滿清靠殺戮暴虐起家,努爾哈赤起兵時就奉行抗拒者殺戮,俘虜者為奴的政策,劫掠和殘殺曾一度引起東北漢人恐慌,談金色變。

歷史上有些人真不知是該褒該貶,還是該感謝還是該憎厭,象滿清重臣範文臣,努爾哈赤攻陷撫順時,努爾哈赤準備屠殺城民,是範文臣進言:‘’治天下在得民心,士為秀民,士心得,則民心得矣‘’!勸阻努爾哈赤不要燒殺擄掠百姓,而且此時,範文臣也投效了後金,但未受重用。皇太極即位後,範文臣總結努爾哈赤時期的經驗教訓,好言勸諫皇太極對滿漢民族之間的關係做了一些調整和改變,漢人的處境有所好轉。范文程也是在這個時候,破格得到了重用,地位發生顯著變化。范文程對皇太極也極為忠誠,盡心輔佐。無論是軍國大事,還是朝廷要務,皇太極都會讓范文程參與其中。範文臣也為清朝的建國立下汗馬功勞,並在清朝攻打明朝的過程中,盡力保全百姓,減少死亡,曾進言:官來複其職,民來複其業,穩定了社會並寵絡了人心。

範文臣事清歷四世佐三君,名列中國十大謀士之一,他用反間計除掉袁崇煥,招降洪承疇,以及為滿清入主中原,奠定基礎,招撫流民,屯田墾殖,招攬人才、滿洲興學、發展生產,治理國家,整頓朝綱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成為清朝開國元勳。

順治謀求治國安邦之道,範文臣坦城地說:大凡行善合天者,必君明臣良,交相釋疑,始克荷天體而濟國事。


德厚致遠


清朝的包衣是一群什麼人呢?

不說滿人用語。那漢語之意是什麼呢?即包管服侍主人(貴人)之意。在滿人的八旗貴族之中,貴族之主,旗主,統領之主,富貴之家,揚名立萬之人,或朝庭中的各級大臣官員等。他們的踉班或旗中,家中所有的用人(下人)統屬包衣人。地位在滿人中屬中下之人。高於買賣所用的奴隸。但這種包衣人只限用於八旗之族中,對外屬一般平民,和漢民屬平等地位關係。他們不屬於真正的奴隸,而只拘限於八旗奴僕。

但在八旗奴僕中,能混出人樣的,光宗耀祖的,出人頭地的包衣人比比皆是。不但富貴者居多,而官至朝臣者也不絕矣。

但是,包衣人從不犯上,不管混到什麼地步,或什麼大官,他們歷來不敢忘本,忘宗,忘族。他們永遠都自認是八旗族中的包衣下人,即是混到三品以上,也不敢忘本變宗。回到家鄉走訪或探親,對原主人總還是屈膝以禮,以下人的姿態侍之。那怕主人已經落魄不堪,在舊主面前也不敢賣弄與傲氣,並且,還必須要有施援和提攜之意,儘量讓主人高興和滿意。從不擅越主人之禮。

清朝時期的八旗之規是相當嚴謹的,包衣人若有擅越主人之禮者,有南牢之險或誅三族之歷也!

謝謝。


福自福地來wjf


包衣是一個滿語詞彙,意思和奴才、家奴差不多。

在清朝(包括後金)沒入關前,包衣大多是女真貴族的奴才,地位低下,而隨著清朝入關,並且建立全國性政權以後,包衣——作為資深奴才,和後來新被征服的人相比,當然地位升高了。

此外,清朝貴族還需要利用、拉攏資歷老的奴才來壓制、統治新徵服的百姓,逐漸的,包衣地位也由此上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