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財險山東一把手徐斌擬任中華聯合集團總裁兼財險總裁

2018年是中華聯合人事大變陣的一年,在上半年經歷了集團董事長換人、總裁退休,財險子公司總經理轉任監事會主席,副總經理兼新疆分公司總經理接班主持工作的變陣,以及幾個副總經理的調整之後,近期,

控股股東東方資管終於初步擬定集團總裁以及財險子公司總裁的人選。

按照東方資管的計劃,這兩個關鍵的崗位將罕見地由同一個人擔任,他就是人保財險山東省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徐斌。

人保財險山東一把手徐斌擬任中華聯合集團總裁兼財險總裁

左一為徐斌

對於這一人事安排,慧保天下獲悉,10月7日東方資管已經在全轄進行了公示,公示截止時間為2018年10月12日,理論上尚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而根據公示,徐斌擬出任的具體職務是中華聯合保險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財險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人保財險山東一把手徐斌擬任中華聯合集團總裁兼財險總裁

徐斌一旦上任,其與現任中華聯合財險董事長梅孝峰如何分工將變得格外具有看點。與此同時,目前主持中華聯合財險日常工作的副總經理梁英輝將何去何從也不得而知,其實際掌控公司經營不過4個月時間,獲監管批准出任主持工作的副總經理更是隻有兩個月的時間。

當然,慧保天下更關注的是,這種頻繁的人事變動會給中華聯合保險集團旗下的保險子公司經營帶來何種影響,每一個董事長或總經理變動都會帶來相應的領導班子的調整,在財險行業發展整體承壓,中華聯合財險即將被大地保險趕超的千鈞一髮之際,這顯然不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山東人保總經理擬任中華聯合保險集團總經理、財險子公司總經理

2018年是中華聯合人事大換血的一年,上半年從集團到子公司均發生諸多人事變動,到下半年,其中一些人事變動陸續獲得監管批准。

7月,原中華聯合保險集團監事長兼壽險子公司董事長丁建平獲批出任集團新一任董事長,而前任董事長李欣調任華融資管總裁。

8月,銀保監會核准原中華聯合財險總經理汪立志出任公司監事長的任職資格,原中華聯合財險副總經理兼新疆分公司總經理梁英輝獲批出任董事以及主持工作的副總經理,與來自東方資管的財險公司董事長梅孝峰組成新的領導班子。

也是在這一月,隨著聶尚君獲批出任財險公司副總經理,田振華獲批出任財險公司合規負責人,中華聯合財險新一輪的人事調整似乎已經到位。

10月,更大人事變動來了,人保財險山東省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徐斌被東方資管委以重任,按照東方資管的公示,其不但擬出任中華聯合保險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還擬在最重要的財險子公司兼任黨委書記、總經理。

多重重任於一身,徐斌將來承擔的擔子註定不輕。資料顯示,現任人保財險山東省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的徐斌,1962年出生,今年已經56歲,江蘇鹽城人,是名副其實的保險老將。

其最早在雲和縣人民銀行工作,1982年進入人保工作。他從基層做起,逐步升任麗水地區分公司副總經理、副總經理(主持工作),黨委書記、總經理;浙江省分公司總經理助理;浙江省分公司副總經理,兼杭州市分公司總經理;2011年,杭州市分公司升格,徐斌不再兼任浙江省分公司副總經理;直到2017年2月調任山東省分公司任職總經理。

知情人士表示,山東省一直是人保財險的保費大省,不過近年來表現並不佳,數據顯示,2018年前8月,該公司在山東省(不包含青島市)的市場份額已經降至30.28%的水平,顯著低於人保財險的整體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人保集團新的領導班子已經就位,已經在集團公司層面開展“三定”,而接下來,子公司層面的“三定”工作也即將展開。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徐斌選擇在此時跳槽中華聯合保險集團出任集團總經理同時兼任財險公司總經理不失為明智之舉,不過,一旦其最終獲批上述兩個關鍵職務,其與董事長梅孝峰的關係會變得相對較為微妙。集團層面,徐斌是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梅孝峰是董事副總經理;在分公司層面,徐斌又是黨委書記、總經理,而梅孝峰是董事長。

目前主持中華聯合財險日常工作的梁英輝的去向也將成為一大看點,其實際上是在2018年5月才開始出任臨時負責人的,8月正式獲得監管批准擔任主持工作副總經理,距今不過短短兩個月時間,尚未能大施拳腳。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梁英輝出任主持工作的副總經理或許本就是權宜之計,有這樣的安排或許並不奇怪。值得注意的是,坊間一度確實有傳聞稱,東方資管曾屬意於某第一梯隊財險公司副總經理,但最終被對方拒絕。

天災、人禍?中華聯合近年來業績承壓

無論是誰最終掌舵中華聯合保險集團、中華聯合財險,肩上的擔子註定不會輕鬆,頻繁的人事變動已經是造成一定負面影響,來自市場的壓力卻更為直接。

中華聯合作為國內成立最早的財險公司之一,也是唯一以“中華”為名的財險公司,其長期在第二梯隊佔據首位,但近年來卻地位不保,先是被國壽財險超過,如今大地保險又緊追不捨,保費排名被再度超越,已經近在咫尺。

人保財險山東一把手徐斌擬任中華聯合集團總裁兼財險總裁

相對於人身險市場,大批新興險企憑藉資產驅動負債的模式快速崛起,原有市場格局被迅速突破不同,財產險市場多年來一直保持了較為穩定的市場格局。這主要是由於財產險市場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其以財產為承保標的,而財產本身增長是有限度的,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國內財產險市場同質化競爭激烈,難以突圍。諸多因素導致在財產險市場上,馬太效應要更加顯著,市場份額排名前十的大中型公司地位尤其穩定,座次很少發生變化,但中華聯合卻被國壽財險超越了。

如上表所示,自2007年開業,國壽財險就始終保持了強勁的增長速度,到2013年,僅用6年多時間,就超越中華聯合,躋身第二梯隊財產險公司領頭羊的位置,且與中華聯合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到2017年,更是達到170億元以上。

不過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這是很難改變的結果,財產險公司制勝講究“靠大、靠天、靠爹”,背靠中國人壽這一龐然大物,國壽財險快速趕超實屬正常,缺少股東資源強有力支持的中華聯合難以招架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但如果說國壽財險的趕超更像是一場“天災”、基本無解的話,那麼被同樣沒有強有力股東資源支持的大地保險步步緊逼,對於中華聯合財險來說,則更像是一場“人禍”了

。近年來,大地保險不斷逼近中華聯合,2016年二者總保費收入相差66億元,到2017年僅相差17億元,2018年前8月,更是僅差10億有餘。而大地保險同期實現了16.74%的同比增速,中華聯合僅有5.62%。

其實,對於財產險公司至關重要的車險業務方面,大地保險早已實現了對於中華聯合的超越。數據顯示,2016年,大地保險車險業務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51.7億元,而中華聯合僅有247.32億元,大地保險車險業務首度超越中華聯合。到2017年,二者差距進一步拉大,大地保險車險業務收入273.01億元,而同期中華聯合僅239.41億元。

這主要得益於大地保險及時抓住了“電銷”渠道興起這一難得的戰略機遇。大地保險的電銷產品批覆時間為2007年末,僅略晚於平安,可謂頗具戰略眼光,但遺憾的是批覆後並未發力,直到2012年才開始快速擴張。儘管“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大地保險電銷車險業務卻依然實現奇兵突進。2014至2017年4年間,其電銷車險保費收入分別為19.1、39.8、66.5和68.6億元,實現跨越式發展,並最終助推車險業務超越老對手中華聯合。

按銷售方式來看,個人代理、直銷已經成為大地保險最大的兩個渠道,中介渠道整體佔比較低,而中華聯合則依舊高度依賴中介渠道,這意味著在業務的開展中,其將更加被動。

人保財險山東一把手徐斌擬任中華聯合集團總裁兼財險總裁

市場地位的不安全感或正是近年來中華聯合不斷調整人事安排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當然,除了推動最重要的財險子公司發展擺脫低迷狀態外,作為中華聯合保險集團總經理還將面對更為複雜的任務。

在經歷了瀕臨破產,被保險保障基金接盤,引入東方資產、中國中車、遼寧成大、富邦人壽等股東後,且順利從控股公司改製為集團公司之後,

推動中華聯合財險乃至中華保險集團的整體上市無疑將成為新一屆領導班子最重要的任務。

早在2010年,中華聯合就曾提出在2017年-2020年間,實現集團公司或至少一個子公司上市的目標,而根據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對於保險保障基金董事長任建國的一篇專訪,中華聯合還曾一度確定香港整體上市時間表。不過儘管坊間一直傳聞不斷,但中華聯合保險集團官方並未公佈有關上市的任何實質性進展。

此外,繼續完善集團架構或也將成為新一屆領導班子核心任務之一,東方資產入主後,中華聯合保險集團旗下不斷“添丁”:2015年7月,旗下電子商務公司萬聯電商宣佈開業;2015年底壽險公司中華聯合人壽獲批開業。不過該集團早前曾提及將設立保險資管公司以及專業農險公司,目前均未獲得監管批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