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黃金眼》停播風波背後的媒體生態

《1818黃金眼》停播風波背後的媒體生態

這兩天,有好幾位朋友向新聞實驗室提問:怎麼看待《1818黃金眼》9月30日停播事件?

雖然網上的各種傳言很多,但我們並不掌握關於當天停播的內部準確信息。不過,從這檔節目在社交媒體上獲得的流行度,以及此次停播事件引發的輿論反響,我們可以將它作為一枚稜鏡,折射出背後的媒體生態。

風格吸粉、包容多樣的民生新聞欄目

看《1818黃金眼》是怎樣一種體驗?

知乎高票回答: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而這節目會把鳥一隻只一字排開,用播音腔給你介紹鳥的品種和祖籍。

這檔地方性民生新聞欄目自2004年元旦開播,直播時長55分鐘(現為72分鐘),分為民生版和公眾版。欄目開辦之初,就創下了“三個浙江第一”:時間最長的新聞節目;第一個開通24小時新聞熱線的電視媒體;第一個開設公益小專欄“尋”的電視節目。

除民生新聞吸引的中老年觀眾,這檔節目也伴隨著一代年輕人的成長。14年來,《1818黃金眼》專治各種“一地雞毛”。出租房屋、撞車、打架、鄰里等糾紛,詐騙、破壞公物、撿東西不還等社會現象,對商家、醫院、物業的投訴,以及好人好事暖心故事,都成為欄目接納播出的爆料。

讓《1818黃金眼》近期“全網爆紅”的,是髮際線男孩小吳。這個18歲的男孩,在理髮後收到4萬元的消費清單,隨即報警,最後付了2500元。看似普通的故事被製片人剪得形象生動:先是“走近科學式”的背景音樂,再用“斯皮爾伯格之臉”鏡頭在小吳臉部足足停留5秒,極盡細節刻畫,生動詮釋什麼叫愁眉不展的萌柔一哥……

《1818黃金眼》停播風波背後的媒體生態

熱衷於拍攝主人公豐富的面部表情是《1818黃金眼》的特有風格。而黃金眼吸粉攻略可不止這一大利器,除了鏡頭上的”斯皮爾伯格之臉“外,還有文案上的”歐亨利式“結尾,和”膽大妄為“的朋克選題。作為一檔以”關注民生,服務百姓“為宗旨的欄目,1818黃金眼敢於觸碰各類邊緣人的故事,包括展現偷穿室友衣物的女裝大佬,半夜解拉鍊的LGBT,發現兒子偷看BL內容的憤怒父親……而在這些新聞後,欄目常做出引導,警察同志會站出來表態:同性戀並不可恥,但性侵需受法律制裁。在一本正經的魔幻現實中,黃金眼總會把節目拉回”正軌“——整治違規,但包容多樣。

B站現實主義鬼畜之王

播出《1818黃金眼》的是浙江民生休閒頻道,簡稱浙江民視。這是一個地方電視臺,覆蓋浙江全省11個市以及98%的縣市區,收視人口4000萬以上,頻道還在華數TV、新藍網、中國藍TV播出。

雖然在浙江本省人氣很高,但在社交媒體時代來臨之前,它的影響力還主要侷限在省內。是微博、微信、B站等社交媒體,讓這檔節目走出浙江,成為全國現象,製造全國話題。

2011年8月25日,《1818黃金眼》開通了新浪微博,逐漸被網友稱為“我最喜愛的綜藝節目”以及“快樂源泉”。今年7月底,欄目又抓住了“快樂吃瓜觀眾”的喜好,在B站註冊賬號,提供鬼畜官方素材,兩個多月獲得兩千多萬播放量。

事實上,《1818黃金眼》在2014年已有在全國出道的苗頭,而這也得益於B站鬼畜視頻對新聞的加工。

2014年3月,B站著名鬼畜up主伊麗莎白鼠發佈鬼畜金曲《德天池裡撿肥皂》讓《1818黃金眼》一戰成名,播放量超過176萬次。鬼畜素材就選自新聞中的天德池丟物事件,在新聞中,小張稱在洗浴中心丟了包,但老闆等人認為小張是碰瓷勒索的慣犯。不過,與髮際線男孩鬼畜一樣,當”天德池“被大量傳播後,人們的關注點早已不在新聞事件本身,而是視頻中女工作人員的“魔鬼舞蹈“。

《1818黃金眼》停播風波背後的媒體生態

另外還有一些新聞也榮登網友選出的1818鬼畜榜單。比如今年6月的“謝謝你,尤老師”。一名女性投訴保健品後預確認對方的姓氏,於是在3分鐘的新聞中,開展了一場長達半分鐘的熱烈討論……感受一下……

《1818黃金眼》停播風波背後的媒體生態

再如6月30日的”人工智障“事件。一爺爺買人工智能機器蛋輔導孫子功課,結果這蛋不但回答1+1=1,遇到答不出來的問題就只會唱歌。

《1818黃金眼》停播風波背後的媒體生態

登上熱搜的停播事件

2018年十一黃金週的前一天,這檔14歲的“快樂源泉”又一次上了微博熱搜。不過,這次並沒有帶火另一位知名小吳。網曝《1818黃金眼》節目將停播,隨後有網友發現:該節目官方微博已禁止評論,B站上的帳號更名為“思過中”。9月30日,欄目確實停播了一天。

不過,10月1日18點18分,如果打開浙江民視,你會照例看到演播廳的西湖背景前,農夫山泉堅定佇立在屏幕左下角,主播宋琨身著風格萬年不變的西裝和偶爾心機的小領帶,1818黃金眼準時開始。

《1818黃金眼》停播風波背後的媒體生態

微博上,對節目疑似遭到處罰的猜測不斷。有人說,因為GDZJ認為節目導向未追求真善美;有人說,因為節目質疑追蹤租房公司甲醛超標,因為曝光某國產汽車品牌的問題,觸碰到利益紅線;也有人曬出與欄目記者的聊天記錄表示:僅為節目調整。

有網友嘆息:小吳將成為1818最後一位出道者?

觀察《1818黃金眼》的三個角度

通過以上梳理,我們可以分析《1818黃金眼》背後的這些媒體生態。

第一,地方民生新聞承載的樂趣與空間。

實際上很多地方電視臺都有類似於《1818黃金眼》的民生新聞欄目。另一個有名的節目是《南京零距離》,孟非曾是這檔節目的主持人,他也是從《南京零距離》逐漸走進公眾視野的。

《1818黃金眼》停播風波背後的媒體生態

這類節目不碰觸政治議題,看起來只是家長裡短、雞毛蒜皮、奇人異事,但它承載的並不僅僅是歡樂。比如,節目會幫助百姓維權,曝光黑心商家,這其實體現了地方媒體最重要的作用:從具體的事件入手,服務社區。這些雞毛蒜皮的案件,全國性媒體不會關心,只有地方媒體才能發揮作用。再比如,上文提到的,節目在保證安全和導向的前提下,呈現了社會生活中的邊緣群體、多元聲音。

在一個健康的媒體生態中,既需要有媒體高瞻遠矚,討論嚴肅議題,揭發重大黑幕,也需要有媒體緊貼地面,服務左鄰右舍,關注街談巷議。

第二,社交媒體將地方節目的影響力放大。

在中國,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對媒體生態造成的一大擾動就是:讓原本的地方性變成了全國性。電視臺的頻道資源是政府嚴格控制和分配的,全國性的“上星衛視”只有那麼幾十家,浙江民視並不享有進入全國觀眾視野的頻道資源。但社交媒體大大削弱了這種行政控制下的資源分配,任何地方臺都有了造成全國影響力、製造全國性話題的可能性。

這也就給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造成了很大的不確定性。原本可以控制在省內、市內的話題,現在可能成為全國性的“輿情事件”。這可能是這類節目受到更嚴格管理乃至處罰的重要原因。

第三,在模糊的空間中協商言論空間。

如同很多“停播”、“停刊”、“處罰”事件一樣,外人並不知道媒體內部到底發生了什麼。但這類事件往往並不是“處罰-接受處罰”那樣簡單,它實際上是一個在模糊的空間中幾個相關方動態協商的結果。

這些相關方包括:主管部門,有行政強制力,但也必須顧及相關後果,例如民意的反彈;媒體機構,處於體制之內,不可能越過紅線,但在紅線內也有討價還價的能力,尤其是對於《1818黃金眼》這樣既吸睛又吸金的節目來說,腰桿會更硬一些;媒體人,有服從,也有策略性的反抗;民眾,雖然聲音看起來渺小,但是當眾人的聲音聚集起來,也會成為整個動態協商過程中不可忽略的力量。

如同新聞實驗室的很多文章一樣,我們在這裡並不提供一個簡單的答案,而是提供一些分析的思路、觀察的視角。

祝大家繼續享受假期,希望《1818黃金眼》能夠繼續給大家帶來歡樂。

在一個健康的媒體生態中,既需要有媒體高瞻遠矚,討論嚴肅議題,揭發重大黑幕,也需要有媒體緊貼地面,服務左鄰右舍,關注街談巷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