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之光|杨明:不问苦乐 守望高原


师范之光|杨明:不问苦乐 守望高原

杨明,莆田海峡职业中专学校的一级教师,2014年8月,为了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志愿到宁夏西吉中学支教。在支教期间,她克服了高原反应、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等困难,融入学生,融入生活,成为一名人人喜爱的好老师,连续四年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优秀支教教师。

“所有的苦难都抵不过学生求知若渴的眼神。”——杨明

选择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2014年杨明老师秉着对西部教育的关注,满怀热血,告别气候宜人的江南,背着行囊奔赴浩瀚苍凉的大西北,到西吉县西吉中学,开始她援宁支教的生涯。

宁夏的土地十分贫瘠,气候干旱、环境缺水、还夹杂着肆虐的沙尘暴,交通也非常不便,生活条件艰苦。但杨明老师踏进西吉中学校园的那一刻起,就没有把自己当成“流水的兵”,而是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在每一个平凡的支教日子里,面对自然条件变化造成的水土不服、高原反应以及饮食习惯的差异、语言沟通障碍等各种各样的困难,她总是从容面对。“所有的苦难都抵不过学生求知若渴的眼神。”怀着“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的信念,她在四年的支教生活中总是不忘初心前行,充实而快乐。

师范之光|杨明:不问苦乐 守望高原

杨明老师与学生合照

希望的种子 需要园丁的呵护

在西北这片土地上,有着最纯真朴实的孩子们。由于没有良好的教育条件,他们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但在杨明老师的心里,这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希望的种子,需要她这个园丁的呵护。每当望着45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她总是鼓励这群孩子,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一定要好好学习,走出这座大山。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杨老师想方设法把枯燥乏味、难学的英语变得通俗易懂、趣味横生。她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个水平相近的小组,教学中因材施教、根据实际进行“分层教学”。晚上她经常自发到班级上课,辅导学生。本校的老师看见了,都忍不住感叹:“南方的老师原来这么拼,我们要向她学习。”

师范之光|杨明:不问苦乐 守望高原

杨明老师辅导学生作业

每年寒暑假从西吉中学回来,是杨明老师最难忘感动的时刻。两个班90位同学,排成一队长龙,从她的宿舍一直排到校门口,欢送杨老师。有的同学会拉着她的手说:“老师,你一定要再来啊,我们等着你上课,我舍不得你走。”很多同学都哭了,杨明老师也无法忍住泪水,承诺孩子们:“还会回来的。”为了这份承诺,她至今坚持五年援宁支教。

扶贫助困 留下爱与希望

为了更好地开展支教工作,杨明老师总是超出职责地关心学生的方方面面,尤其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况,尽力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在认真了解西吉中学学生的家庭情况后,杨明老师积极与有关领导、莆田企业家等沟通协商捐资助学事宜。四年来,她先后为西吉中学及西吉县教育累计筹集了50多万元的教育帮扶捐款。她的善举为这片大山里的孩子创造了未来的更多可能。

师范之光|杨明:不问苦乐 守望高原

杨明老师作为教师代表上台发言

作为一名支教教师,杨老师始终认为,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做教育交流的使者,为东西部教育文化交流添砖加瓦,把爱与支持留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