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展办在古梯田

摄影展办在古梯田

2018年9月23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凤堰古梯田景区,一幅幅富有生活气息的摄影作品展现在父老乡亲面前。我多年从事摄影工作,每年都会观看很多不同类型的摄影展览,在田园里观看摄影展览还是第一次。独特的展出场地,让艺术作品进入基层公众的视野,让更多的百姓得到了艺术的享受。

这些展出的作品,是汉阴县文联、汉阴县摄影家协会组织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所拍摄。他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当地的青山绿水和民族风情,以及汉阴县在新时代发展中城乡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展览不仅为父老乡亲送上了一道文化大餐,还展现了基层文艺团体组织活动的立意高度。

摄影展办在古梯田


在欣赏作品时,我发现“三农”是这个展览中表现最多的主题,一幅幅作品不仅表现了汉阴辽阔的大地,更由衷地、充满温情地赞美了那些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父老乡亲。《金色的大地》《希望的田野》《起秧》《水产养殖》《富硒杏鲍菇》等,不论是拍摄的风光,还是反映的人物,表现的不仅是形态、空间、光影之间的组合,一条清晰的脉络贯穿其中,那就是本土艺术的审美表达。在展览现场,一位拍摄者告诉我说:“近几年我把目光放在了 “三农”这个题材上,农业、农村、农民对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言而喻这正是我们创作最生动的素材。丰收的大地,多彩的生态,广阔的家园,有很多人和事需要我们用形象语言展现,以唤起全社会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的关爱,激发全社会参与乡村振兴的动力和激情。“

摄影展办在古梯田


文艺作品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为人民群众津津乐道。这次走出大雅之堂的摄影艺术作品,让父老乡亲“足不出村”就能欣赏。展览刚布置好,一位头戴鸭舌帽、肩扛锄头、手里提着篮子的老农前来观看展览,浓眉下方明亮的眼睛扫视着一幅幅画面,面对反映自己家园的摄影作品,他会多停留一些时间观看。见我正在拍照,他说:“这照片里有我们村的人和景,你看,这景拍得比真景还漂亮!“是的,古梯田的色彩、线条、光影在这些作品中有着油画般的效果。

摄影展办在古梯田


歌颂乡情,展现当地的秀美风光、清新环境、风土人文的作品,很容易使父老乡亲产生共鸣。一群身穿蓑衣的农民,刚表演完节目就来观看展览,作品对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民形象的塑造、新乡村面貌变化的展现,把他们看到了自己的生产生活和地理地貌,变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感叹:“在我的经历中,像这样送到田间地头的展览,应该是有生一来第一次看到。“画面中,一个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农民形象,一幅幅歌颂乡村生活的诗意画卷,使群众动情、动心,那渴望的眼睛,使我深切感受到了父老乡亲对艺术作品下乡的期望。

摄影展办在古梯田


这次展览的作品,以饱满的情感和独特的表现形式,传达了主办单位的心声。在汉阴县龙岗生态旅游区,我遇见汉阴县摄影家协会主席朱前平。摄影人相见倍感亲切,他希望我们多走走看看,体验一下汉阴的人文风情。交谈中,说起汉阴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他如数家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切磋交流后,在微信中我欣赏了他的摄影作品,呈现在眼中的景观几乎全是汉阴的田园山水和民俗风情。透过色彩的冷暖明暗和灵动清晰的物象,我读懂了作为一个县摄影家协会主席的责任和担当。

我深信,汉阴县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一定会怀着对本土文化的深情,继续深入基层,扎根沃土,不断推出更接地气的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摄影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