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3+3」模式遭疑!新高考改革是否導致教師失業?

全國“3+3”模式遭疑!新高考改革是否導致教師失業?

有消息稱安徽、河南原實行新高考“3+3”模式,現已確定今年暫不實施,其中還有今年計劃推行新高考的省份中,有近一半放緩推行計劃。

是什麼原因導致“3+3”模式高考改革受阻呢?

全國“3+3”模式遭疑!新高考改革是否導致教師失業?

有相關人士統計,如果實行“3+3”模式會嚴重導致各學科發展不平衡,原本的“長板理論”會變成“沙漠與原始森林”各學科的發展存在兩極化。比如物理成為了最冷學科,17年杭州一所普通高中,高考改革前,全校有2/3的學生必修物理;高考改革後,選考物理的人數降到了不足50%。到了2017年新高三學生中,報考物理的人數下降到了33%,新高二更少,僅60人,佔年級總人數的10%。

在縣級學校趨勢繼續放大。嘉興市嘉善縣某高中,2017年高三生中,在第一次選考成績公佈後,選考物理的人由130人減少為70人;高二生報考物理的就只剩下了5人。“我們學校物理成績最好的學生,在全省只能排到8000到1萬名,根本沒有競爭優勢,從學生到學校,當然都希望迴避物理考試的競爭風險。

因此物理老師在新高考改革實行後,將有大批的老師下崗或者轉行,但地理和政治老師將成為新高考改革後最大的缺口。

全國“3+3”模式遭疑!新高考改革是否導致教師失業?

浙江嘉興市的統計數據顯示,學生選考地理的比例最高,達56.65%,第二高為政治,50.51%,因為這兩科都比較容易考。報考物理的比例僅為倒數第二,37.22%。從高考總成績來看,報考物理比例最低的一所學校,由於採取了“文多理少”的選考策略,98%以上的畢業生都被第一批次錄取。這樣的經驗勢必會影響後續高中生的選擇,容易考的科目選考比例越來越大,不容易考的科目選考比例則越來越少。

全國“3+3”模式遭疑!新高考改革是否導致教師失業?

再看學校:

目前來看,或出於客觀資源限制(教師資源)、或出於主觀戰略目標(學校高考成績更好看)考慮,學校的普遍做法是,選擇本校師資力量最強的某個科目,或者最容易獲得高賦分的科目,將全部資源投入,集中強化訓練,以獲得高分。

集中力量辦“大事”,長此以往,中學很有可能逐步演化為一個個“特色”鮮明的專科學校。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認為,如此田忌賽馬式的選考策略,實際上是遭遇了功利文化的算計。

不知道小夥伴你們對新高考改革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