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請尊重「釘釘」

老闆,請尊重“釘釘”

釘釘野史

上月中旬,一篇《釘釘,簡直就是當代職場酷刑》在微信和微博上瘋狂刷屏,把職場中的一些平常到覺得無所謂的現象以情緒化的方式進行了“聲訴”:如果說上班苦的是100分,那釘釘就佔了99分。

為什麼說佔到了99分呢?有了釘釘,以前工作的8小時變成了24小時待命。除了定位打卡、交日誌、寫申請,老闆還會在你的下班時間內各種“釘”你。

朋友小A本來在天津一家公司乾的風生水起,公司後來用了釘釘,每天下了班老闆就通過釘釘給他發消息處理瑣事,三個月之後,他最終受不了,辭職不幹了。

一樁樁、一件件事實擺在眼前告訴我們,釘釘是老闆隨時隨地無時無刻讓你為他“出力”的利器,它死死的、牢牢的“盯”住你,沒有絲毫要放鬆的意思。

於是,珍愛生命,遠離釘釘,成為了職場人用血淚教訓打下的一句話。

截止2018年第一季度,釘釘平臺上的企業組織數已經超過700萬家,活躍度在20%,超過300萬家企業已經使用平臺上的第三方應用,超過20萬家企業在使用釘釘的智能辦公硬件。

毫無疑問,釘釘現在已經成為移動辦公第一平臺。活躍用戶數排名第一,在移動辦公市場中的份額,超過第二名到第十名加起來的總和。

老闆的“心頭肉”

釘釘從研發到上線再到被廣大企業所使用,其實一直都是在吐槽聲中“穩步向前”的。它之所以發展如此迅速,是因為抓住了的僱主需求。

釘釘這款產品,有兩類用戶:僱主與僱員。

僱主是佔少數的,僱員佔大多數的。僱主的利益本身就是和僱員相矛盾的。在企業主的眼裡,釘釘是個神器,滿足了他們的利益與需求;在廣大僱員眼裡,吐槽是因為釘釘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當你的僱主選擇用釘釘的時候,僱員是沒有選擇權的,只能聽從。“口碑”這個東西和發展是否迅猛沒有必然關係,產品的發展只取決於產品是否滿足關鍵用戶的核心需求。拿釘釘來說,只要產品抓住僱主(即關鍵用戶)的利益,就會得到迅猛的發展。

釘釘的到來,大大方便了管理者,它讓管理者能更加輕鬆的管理員工。它將管理者的壓力轉嫁到員工的頭上,只要管理者有需求,就可以通過釘釘來聯繫員工。

員工當然可以裝看不見,但是當員工看見的時候,就算他裝作看不見,內心也會產生壓力。就在這種無形之中,老闆就把員工掌握在釘釘之中。

拿老闆給你發信息的事情來說。只要你查看了這個消息,就會有消息提醒給老闆你看過了。釘釘有一個“釘一下”的功能,如果老闆釘了你,那麼消息會以短信的形式通知你,也就是意味著老闆下達的指令你肯定能知道,並且需要你即便在休息時間也要為工作做好準備,每分每秒都投入工作狀態。

員工的“鬼見愁”

說到這個問題,究其根本,是因為釘釘在滿足管理者需求時,在設計上不留情面。

比如釘釘的打卡功能,就令大多數職場人苦不堪言。大家都知道,釘釘打卡,需要讀取手機當前位置,晚一分鐘都不行,必須在準確的時間出現在準確的位置,否則就算遲到。不管你是什麼情況,老闆不會去聽你的解釋,員工只有日復一日的被扣工資。

慢慢的,你會發現這樣的現象:員工越來越像機器一樣的幹活,管理者們不再談什麼內部活動、人文關懷,給公司營造一個人情味的工作環境。而是認為只需要採用計件等簡單的方式,就能發揮員工的最大效用。

長此以往,釘釘就帶來了最大的問題:軍心渙散,上下離心離德。那些有才華有能力的員工,大都會因為釘釘的反人類設計而辭職。那些平庸的員工只能為了防止被開除而小心做人,逆來順受。當公司有價值的核心員工大量出走,公司想不完蛋都困難。

那些使用釘釘的公司,個個半死不活,相繼倒閉,越是執行嚴格的公司,死得越快,而那些沒有使用釘釘的公司,反而發展健康,充滿活力。

法國企業界有這樣一句名言:“愛你的員工吧,他會百倍地愛你的企業。”

能夠調動員工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不是通過某個電子產品來達到凝聚民心的效果,而是發自內心的關心和熱愛。

其實,釘釘本無罪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福與禍並不是絕對的,它們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轉化。

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釘釘雖然有BUG,但是合理使用的確可以為公司帶來福音。

而老闆要做的,就是不要濫用你的職權來肆意侵犯員工的權益。比起不分青紅皂白的剋扣員工工資,不如花一分鐘瞭解一下他為什麼遲到。比起晚上十一點還要給員工發消息做PPT,不如讓他好好休息,明天繼續為你創造財富。

只有人情味,才會給人帶來歸屬感。你可以“盯”住我的職場,但你盯不住我的心。

老闆和員工不是在上演驚心動魄的宮鬥戲,而是在共同追求物質的條件下,互相給予對方一種快樂和成就感。有智慧的老闆,不會頭腦簡單的用一個釘釘去控制員工。

真正能夠管理他們的,只有兩樣東西:一是自己的實力,二是自己獨一無二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