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筆桿子」出身的「詩人」州委書記的寫作心得不容錯過!

起草領導講話稿的幾點體會

登高望遠 一覽眾山

(1999年)

近年來,我們州委辦公室把領導講話稿的起草工作作為“三服務”的龍頭項目,列入辦公室的形象建設工程之中,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我們起草的一批有分量的領導發言稿和講話稿,得到了州委領導的肯定和群眾的讚譽,從中也積累了一些粗淺的經驗。

一、必須全面重視學習

對於起草領導講話稿的文秘工作者來說,我們不要求“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但要求其成為識大局、懂政策、精業務的多面手,對領導工作涉及每一個行業、每一個領域的知識都有一定的涉獵,成為一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材。在知識面上,不但要趕上領導,而且要有所超越。在這方面我們有三點做法:

一是抓基礎知識的學習。我們糾正了秘書們一談學習就認為是學“理論”的片面看法,重點突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新興科技等方面知識的學習。我們州是全省資源開發的重點區域,我們要求秘書們不但要掌握州內金屬、非金屬資源的基本情況,而且要掌握一定的開發原理、利用前景和融資形式等知識。秘書們在每週一次的碰頭學習會上,相互交流,共同探討,大大開拓了為本州經濟建設服務的思路。

二是抓行業知識的學習。秘書們因所跟隨領導分工的不同,都有自己對應的行業,每個秘書都與聯繫部門建立了長期的“供需”關係,以便於蒐集工作情報,瞭解工作進展,掌握工作思路。比如跟隨分管農牧業工作領導的秘書,除了掌握全州農牧業生產的基本情況外,還要對一些技術性標準指標做到心中明、底子清。

三是抓時事政策的學習。對一些重要會議,我們都統一組織秘書人員收看電視轉播。我們要求秘書,重要的會議決議和新華社言論必讀,重要的領導講話必學,並要求寫出心得體會,從而提高了把握時勢的能力。

四是抓外地經驗的學習。我們與甘肅張掖地委、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盟委等十幾個地市州盟委辦公室經常相互交流各自的《工作通報》;我們訂了新疆、山東、海南等省區的40餘家黨報黨刊,供大家學習參考;秘書科還不定期剪輯複印薈萃領導講稿的油印報,供大家分析研究,汲取外地講稿的長處。

二、必須深入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是秘書起草好領導講話稿的重要一環。我們在起草重要的領導講話稿時,不是急於動筆,而是先帶著問題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譬如1998年年底,中央要召開一次藏區工作座談會。我們給州委領導準備發言稿時認為,宗教問題我們海北不同於其它州,很有自己的特點,但這種特點的形成到底與歷史、文化、地域、民族等淵源有多大聯繫?建州四十年來,宗教與社會經濟相適應的經驗真正有哪些?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跑了一個黃教寺院,走訪了十位宗教界人士,翻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總結出了海北宗教穩定發展的六條經驗,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實踐表明,這種深入基層抓住典型、解剖麻雀、由點及面的調研,對於起草領導講話稿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以免受部門提供的原始材料和數據的侷限,把問題看得更為客觀,使講話稿的論點更為準確,論據更為充分,論證更為有力。二是可以拓寬思路。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許多思想的火花在瞬間閃現或對接,使人思路豁然開朗。這樣起草的文稿必然思路清晰,有理有據,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三、必須把握領導思路

一篇好的講話稿應當準確把握和忠實體現領導意圖。我們通過三方面的努力來追蹤把握和領會領導意圖。

第一,超前跟蹤,提前介入,把握領導的思維指向。我們要求每個文秘人員在跟隨領導參加各種公務活動中,特別留心從領導的日常言行中及時捕捉、體會和積累領導的觀點,收集領導對各種問題的看法,特別是領導在各種會議上的發言、插話,調查研究時的提問、談話等,都要一一留心記錄,並定期梳理歸納,以把握領導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工作階段的關注點,供起草文稿時參照。

第二,多視角、全方位領會領導意圖。當接到關於起草領導講話稿的任務時,我們立即認真分析會議內容和議題,分析研究會議召開的背景以及會議所要達到的預期目的等,從不同層次、不同側面領會領導意圖。

第三,完善和充實領導的思想觀點。我們在起草領導講話稿時,始終站在全局的高度和領導的角度思考問題,用領導的思維統帥文稿形成的全過程,對領導思想和意圖循而不拘,進行由此及彼的聯繫和思考,創造性地豐富和深化領導思路。如最近我州州委書記經常在各種會議和不同場所反覆強調經濟工作中牛羊育肥、發展三產和招商引資的重要性,我們循著這一思路,經充實後起草的講話稿成為今年我州經濟工作實現“三突破”的綱領性文件:畜牧業以育肥和銷售為突破口,保證農牧民人均增收百元;第三產業以縣城和集貿市場為突破口,拓寬發展領域;工業經濟以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為突破口,調整產業結構,培育海北特色經濟。

四、必須使創意富有高度

州委領導經常要求我們在起草領導講話稿時要有“登高望遠,一覽眾山”的氣勢。這表明起草講話稿的著力點在“高度”,如同戰爭中搶佔制高點一樣,只有高度上去了,才能在選擇角度和挖掘深度方面做到遊刃有餘。如何才能使一篇講話稿的創意富有高度呢?我們的體會是:

一要虛擬場面。就是起草者在謀篇佈局時,先靜下心來虛擬出一種講話現場,對該講話稿面對的聽眾進行一次綜合衡量,分析講話的背景,估量與會人員的接受程度,並制定出一種創意上的“上行線”,力求新、實、準。

二要換位思考。起草講話稿的秘書要站在講話領導的角度上,深入思考講話稿必須表達的思想內涵,以領導固有的語言聲調特色遣詞造句,從而創造一種理想的會議氣氛。

三要包裝標題。神筆點睛的標題,是領導講話稿保持一定高度的顯著標志。不管是主標題還是文中的小標題,都必須準確恰當、新穎生動、簡潔明快,只有這樣,講話稿才能達到預期的高度。所以在列講話稿的提綱時,要把標題作為重中之重,反覆斟酌,只要第一稿的標題高度上去了,整個講話稿的思想高度自然也就上去了。譬如,我們在起草今年州委全委擴大會議的領導講話稿時,把對二、三產業的發展、穩定、提高等慣用提法擬成六個簡明的小標題:把握改革重點,積蓄企業增勢;調整優化結構,增創經濟優勢;擴大對外開放,加快招商引資;依靠資源優勢,形成強勢開發;加大投入力度,聚集經濟拉力;搞活商貿流通,繁榮第三產業。這樣既包含了二、三產業所有的內容,又為分項展開論述打開了思路。

五、必須搞好後續整理

在講話稿形成後,我們經常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進行後續整理。

首先是組織辦公室所有的文字秘書,由起草者闡述起草的思路、結構的設置、主題的表達,進行全面的“自查”,然後共同進行點評,各自發表對這篇講話稿的看法和修改意見。

其次是廣泛徵求講話稿所牽涉部門的意見,以防止出現外行話或者不準確的表述。

再次是認真徵求講話領導的意見。重要的講話稿,由辦公室組織人大、政協領導及各位書記和秘書長參加討論,從謀篇佈局、語言表述、標題設置甚至標點符號使用等諸方面進行周密審查、反覆推敲,使領導講話稿成為民主集中制的產物和集體智慧的結晶。另外,我們還常常組織全體秘書人員對一篇成功的講話稿進行反覆的拆與拼、撤與換等多種否定式的訓練,以利於發現講話稿的薄弱處,使大家不斷積累寫作經驗,提高寫作能力。

這位“筆桿子”出身的“詩人”州委書記的寫作心得不容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