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治汙的人工斜坡溼地在寧陵誕生

10月8日,記者在寧陵縣東關上清水河驚喜地看到,這裡出現一段能治汙的人工斜坡溼地。渾濁的生活汙水,從西邊的上清水河上游過來,通過東關大橋東側的一段幾百米的人工斜坡溼地後,成為清水。放眼望去,這段長700米60度斜坡的溼地,鬱鬱蔥蔥,草長數米高,河水水霧蒸騰,晴天時能見彩虹。

據市企業家協會原會長、河南三利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林振衡介紹:“構建這片人工斜坡溼地的植物叫吸汙草。”

吸汙草是林振衡與駐馬店市農業局副局長馬建用歐洲比利牛斯山軟竹與中國北方蘆葦進行多次雜交、馴化的一種新型植物。該草最高可長到10米,根深可達15米,每畝可產鮮草30噸左右,乾草6至8噸,每畝吸汙草可消化汙水5000噸,是絕佳的動物飼料,每畝可養35只羊、20頭豬,還可做為造紙、紡織、生物板材等工業原料。

記者看到,這片人工斜坡溼地使用太陽能霧陣的方法,把汙水噴淋到吸汙草上,通過吸汙草的蒸騰、吸附、滲透等作用,汙水變成清水。河坡公路邊吸汙草栽植處明顯小於不栽草處揚起的塵土,路邊行人更是深有感觸。據環保科研部門監測,水中的遊浮物、COD、磷等明顯下降。

這段人工斜坡溼地所使用的太陽能霧陣技術,水霧由太陽能霧陣形成,一塊太陽能板能帶動一臺小型噴水機,可將河水以霧狀噴至河沿斜坡,通過草莖蒸騰、慢淋,從根淋下變水泉返流至河中。河水超標的氨、氮、磷正是高產吸汙草所需的葉面肥和底肥。河坡溼地形成後,路面產生的灰塵在颳風時落到溼坡,大大淨化了空氣。

南京農業大學教授、環境科學家潘根興認為:“這很可能成為一個劃時代的發明。”目前,河坡溼地、太陽能霧陣、雜交植物的發明專利已由國家專利局公示。斜坡溼地技術的出現,引起國內外專家的重視,他們認為這套集成技術的產生,河溝的斜坡、低落差的山坡都可成為這種溼地,將有以億畝為計的坡地形成溼地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