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在文人盛行游山历水,寄情山水的唐代,在浙江有一条唐代诗人的“旅游热线”:从西兴出发,经萧山到绍兴鉴湖,沿浙东运河至曹娥江,然后沿江而行入剡溪,再经新昌天姥山,最后抵天台石梁飞瀑,全长约190公里,着也是后来的浙东唐诗之路,据《全唐诗》所载,大概有300多位颇有名望的诗人,在这条“浙东唐诗之路”上,写下了1000余首佳作。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而天台作为这条唐诗之路的终点,就像是这场盛会的高潮,或者说是诗人们探寻的终极之所,自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吸引着像我这样的后人心生向往。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关于天台山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关于天台山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中东部,地处宁波、绍兴、金华、温州四市的交接地带。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享誉海内外,全国AAAAA级旅游区。

天台山共分为13个景区:国清景区、赤城景区、佛陇景区、石梁──铜壶景区、华顶景区、百丈──琼台景区、桐坑溪──万年寺景区、桃源景区、清溪景区、开岩──紫凝景区、寒山湖景区、明寒岩景区和九遮山景区。各景天然成趣,别具一格,各擅其胜,美不胜收。其中尤以石梁飞瀑、华顶归云等景致为最。

关于天台山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关于交通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关于交通

飞机到达:

杭州萧山机场:自驾1.5小时的车程,也可乘坐萧山机场专线往返大巴车,直达。

台州路桥机场:自驾1.5小时的车程,也可乘坐大巴车+公交车到达,到达台州客运南站后需乘坐304公交车即可到达机场(车程50分钟)。

宁波栎社国际机场:自驾1.5小时的车程,也可乘坐大巴车+公交车到达,大巴分快客和普客,供游客自主选择,到达宁波客运中心后需乘坐地铁2号线或634公交车即可到达机场(车程1小时)。

温州龙湾国际机场:自驾2.5小时的车程,也可乘坐大巴车即可到达。班次较少,需要3个小时的车程。

关于交通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关于交通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关于交通

火车到达:

1. 三门火车站

自驾40分钟车程:沈海高速——常台(上三)高速——天台出口,乘坐大巴车。

三门火车站到三门客运中心:乘坐102路公交车

三门 --- 天台 往返客车班次

关于交通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关于交通

2. 临海火车站:自驾50分钟车程

临海火车站到临海客运中心:乘坐211路或者102路公交车

临海 ---天台 往返客车班次

关于交通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关于交通

3. 杭州火车站:自驾2小时车程,杭州湾环线高速——常台(上三)高速——天台出口

杭州东站火车站到杭州九堡客运中心:乘坐100路,到艮新天桥南站下车,换乘20路到达或地铁1号线直达

杭州 --- 天台 往返客车班次

关于交通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关于交通

4. 台州火车站(黄岩)

自驾1小时车程

台州火车站(黄岩)到台州客运西站:乘坐903路到站前大道西站下车,换乘210路到达

黄岩 --- 天台 往返客车班次

关于交通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关于交通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关于美食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关于美食

天台山饮食文化较为发达,风味独特,各有讲究,风味小吃、山野饮食特别受到游客的青睐。

饺饼筒:饺饼筒是天台风味食品中最具特色、最好吃的食品。它用特制平底锅“鏊”制成粉皮,在粉皮上面放上肉片、猪肝、蛋皮、金针菇、粉丝、笋丝、芹菜等各种配料,包裹成长条形,再在“鏊”上烤至两面黄,即可食。最讲究的就是以肉片、猪肝、蛋皮,鱼肉,豆腐片等分别与金针、木耳、粉丝、笋丝,菜梗等依照一定顺序放在糊拉汰皮上卷制而成,称“五虎擒羊”。

麦饼:肉丸糊麦饼是天台风味食品中和饺饼筒齐名的食品,常常用于招待客人。

水晶蛋糕:使用白糖、糯米和蛋精制而成,吃起来既香又糯又滑,口感十分好。

扁食:多种菜肴切成粒状,再用四方的粉皮包起来,略带扁形,很像耳朵,故而得名。可以汤吃,也可以烤起来下酒吃。

五味粥:在粥中加上红枣、赤豆、毛芋、番薯、豆腐这五味伴料。五味粥的五字取“五谷丰登”之意,红枣、赤豆都是红色,取正月初一开门红之意。

糊拉汰:糊拉汰和常见的鸡蛋饼很像,制作方式几乎一样,糊拉汰是把搅拌好的小麦粉糊,在平锅上拖拉成一个脸盆大小的圆形薄饼,撒上甜味的土豆丝、南瓜丝等。

关于美食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行程安排

第一天:

上午:苏州出发,到达临海火车站

下午:天台石梁景区

晚上:入住花谷闲农民宿

第二天:

上午:琼台仙谷景区

午餐:峒柏宫体验道家素食

下午:白鹤国际袜业城→上卢村→护国寺

晚上:入住后岸村隐泉民宿

第三天:

上午:后岸村晨景→国清寺→济公故居

午餐:御清斋品尝天台传统地方美食

下午:返回苏州

行程安排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天台石梁景区

天台石梁风景区位于县城北石桥山中,距天台县城25公里,风景奇特壮丽,触目皆景,集天下山水奇观于一体,为天台山风景名胜区精华所在。

天台石梁景区

到达天台的第一站,首先前往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石梁景区,石梁飞瀑的独特之处,便是一条二丈左右的巨大石梁,横跨在两崖之间,那微微拱起的梁面,像一条匍伏的巨蟒。金溪和大兴坑两条溪水,左右而来,汇合于此。

天台石梁景区

因地层裂陷而成的腹大口小的壶形瀑布,壶高15米,径达7米,壶壁岩石光滑,呈古铜色。瀑水泻落壶中,回旋打转,然后从形似壶嘴的岩隙中喷出,注入深渊,形成一泓碧潭,宛若古代计时工具“铜壶”之滴水,故名“铜壶滴漏”。

天台石梁景区

石梁飞瀑是自然界的一大杰作。丛山苍翠中,一石横空,双涧争流,急流从梁下四十多米高的峭壁上呼啸而下,色如霜雪,势若奔雷,极尽雄伟奇丽之致。

天台石梁景区

“昼夜起风雷”,在崇山翠谷之中,一石横跨天际,瀑布喷涌而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令历代文人骚客为之倾倒,留下无数壮美诗篇。

天台石梁景区

瀑底左侧的古下方广寺,为天台宗,茂林修竹,掩映其间,为佛教五百罗汉应真之所,现寺内供有五百罗汉雕像。下方广寺是“五百罗汉应真宝地”,保存着东晋时期楠木雕刻、国内历史最悠久的镀金五百罗汉像,弥足珍贵。

天台石梁景区

中方广寺位于石梁桥侧。寺内有明代天启元年九门提督太监徐贵督造的铜亭,亭内雕有微型五百罗汉像,栩栩如生。此亭高约4尺,横阔2 尺多,原本置于中方广寺对面的石梁桥头。据说,昔时中方广寺僧人,一年四季每日均足穿草鞋,行过石梁到铜亭中进香,有小沙弥还能在石梁上翻筋斗、竖蜻蜓,叫人不敢想象。

天台石梁景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天台石梁景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天台石梁景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天台石梁景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天台石梁景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天台石梁景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天台石梁景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天台石梁景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天台石梁景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天台石梁景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天台石梁景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天台石梁景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记忆·天台民间小吃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记忆·天台民间小吃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记忆·天台民间小吃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记忆·天台民间小吃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记忆·天台民间小吃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记忆·天台民间小吃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记忆·天台民间小吃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记忆·天台民间小吃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记忆·天台民间小吃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记忆·天台民间小吃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记忆·天台民间小吃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记忆·天台民间小吃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花谷闲农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花谷闲农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花谷闲农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花谷闲农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花谷闲农民宿

第 2 天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琼台仙谷

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龙游丽水,仙居天台”。神仙栖居在“山水神秀、佛宗道源”的天台山中,最喜欢的仙境便是奇险清幽的琼台仙谷了。

琼台仙谷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琼台仙谷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琼台仙谷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琼台仙谷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琼台仙谷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琼台仙谷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琼台仙谷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琼台仙谷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琼台仙谷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琼台仙谷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桐柏宫

一轮明月当虚空,清辉遍洒桐柏宫。

木鱼轻敲性自起,童子浅唱道家经。

萧声阵阵穿风过,丹气生发会圆通。

吾见此景心不现,思虑澄澈忘言中。

桐柏宫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桐柏宫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桐柏宫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桐柏宫

桐柏宫原名桐柏观、桐柏崇道观,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南宗祖庭,桐柏宫在县城西北12.5公里的桐柏山上,九峰环抱,碧溪前流,是中国道教南宗祖庭。其鼎盛时期为唐代和宋代。那时,楼台争耸的宫观有三十六处,有千僧万道的规模。一直作为领头羊的桐柏观,成立于吴赤乌元年(238),由孙权遣葛玄开创。到最盛时期,仅桐柏道观一个宫就“接客可容千众”。它不但有接待一般香客的馆舍,和相适应的厨廪、道寮、粉磨坊,甚至还有可接高官甚至皇帝的元命殿。整个宫观,穹楼杰阁之雄丽,云窗雾阁之高下,皆隐约于乔林翠霭之中,崇饰像丽无以加矣。壮丽无比。

桐柏宫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桐柏宫

峒柏宫的师傅先是带领大家练习道家心法——易筋经。这心法身法看似简单,但是每一招式做到标准极致,便可以最大限度的舒展身心,强身健体,开阔心胸。

桐柏宫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桐柏宫

练习完毕,我们跟随道长前往食堂品尝道家素食,吃饭前还要参照一定的叩拜礼仪,以示敬意感恩。

桐柏宫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白鹤袜业城

午饭后,稍作休息,我们前往白鹤镇,白鹤镇山水秀丽,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龙穿峡、桃源春晓、万年寺、护国寺等知名景点。

白鹤镇是浙江新农村改革的样板,产业特色明显,经济发展迅速,拥有袜业、机电、保温材料、模具等四大支柱产业,而我们这次去的就是白鹤国际袜业城。

白鹤袜业城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左溪一带的村民开始依靠转卖袜子起家,后来生意越做越大,成为名副其实的袜子村。进入21世纪,白鹤袜业逐步走出左溪,集聚于鹤栖新村一带,十几年时间,鹤栖新村从原来的几户袜商发展到上千户,全镇形成了左溪、鹤栖新村两大袜业区块。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白鹤袜业的市场地位逐渐提升、知名度逐步打响。

白鹤袜业城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白鹤袜业城

白鹤国际袜业城是一个集袜业展销、商贸旅游、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生活休闲、酒店餐饮、金融服务、文旅体验、高端住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商旅综合体,是白鹤镇未来发展的核心商业区。

白鹤袜业城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白鹤袜业城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白鹤袜业城

袜业博物馆生动形象全面的展示了袜子的由来和发展,以及白鹤镇袜业的历史和发展阶段。

白鹤袜业城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白鹤袜业城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白鹤袜业城

现代化的织袜机,提高了袜子生产的效率和产业的流水化发展。

白鹤袜业城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白鹤袜业城

参观完毕,我们还亲手制作了袜子改装的玩具,起初这些玩具都是用袜子的残次品制作而成,这也体现了白鹤镇人们的勤劳节俭和聪明智慧。

白鹤袜业城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白鹤袜业城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白鹤袜业城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上卢村

卢氏在全国汉族姓氏人口中排名第42,家族文化源远流长。而白鹤镇的上卢村,则是卢氏的聚集地,如今作为幼儿园的卢氏祠堂,体现了卢氏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上卢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上卢村

但卢氏最直接的起源是姜太公吕尚。姜太公以其宏才大略扶助周武王兴周灭商,分封于齐国。历代卢氏人才济济,门第显赫。秦有博士卢敖,汉有燕王卢绾、中郎将卢植。在唐朝,卢氏出了八位宰相、二位状元,有“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和“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卢纶两位著名诗人。至后唐、后周时,来自陕西西安的卢文纪和卢姜两父子又先后为宰相。故卢氏有“青云家第”之称,名不虚传。

上卢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上卢村

传说,卢姓是神农氏第八代卢(榆罔)的嫡传裔支,发祥于“渭水”的鬼姓鸟支(胃),与白虎族通婚(秦岭的宝鸡南有太白山),擅长制作陶器,所以卢姓图腾是虎、鸟(胃)、皿三图腾的合一。

上卢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上卢村

上卢村内,传统的老房屋和民间传统手艺都保存的很好,加以开发展示,便是对传统的传承和展示。

上卢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上卢村

手工磨磨

上卢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上卢村

打铁

上卢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上卢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上卢村

搭建茅草屋

上卢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上卢村

大锯拉木头,旧时的老房子多是木质结构,这样的木工手艺,是建造房屋的基础。

上卢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上卢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上卢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上卢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上卢村

原始的木雕

上卢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上卢村

徐霞客当年路过此地,喝过水的古井至今依然水源不断,继续滋养了一辈又一辈上卢村的人们。

上卢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上卢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上卢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上卢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护国寺

天台山号称佛国仙山,在佛教史上有四大丛林(寺院):国清、万年、护国、太平,寺名里均蕴含了祈祷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的愿望。护国寺原名般若寺,始建于后周显德四年(957),系吴越国高僧德韶(890-972)的第九道场,与吴越国钱王后裔结有很深的因缘。

护国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护国寺

2011年,在台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月净法师的发心及政府和佛教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护国寺复建项目筹备工作正式启动,并于2012年5月举行开工典礼。

护国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护国寺

台州市佛协护法慈善功德会会长月净法师“不忍正法衰,不忍众生苦,是故於是中,发起大悲心”,创办天台山菩提院,以期弘扬正法,领众熏修。

护国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护国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隐泉民宿

参观完建设修复中的护国寺,我们回到山间,去品尝野味,这里有一家擅长烹制野味的饭店。

后岸村隐泉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隐泉民宿

蛇肉

后岸村隐泉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隐泉民宿

石锅鱼

后岸村隐泉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隐泉民宿

麂子肉

后岸村隐泉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隐泉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隐泉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隐泉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隐泉民宿

晚饭后前往后岸村,入住在后岸村的隐泉民宿里。

后岸村隐泉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隐泉民宿

两排翠绿的竹林幽静致远。

后岸村隐泉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隐泉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隐泉民宿

一楼的大堂公共区域也是装饰的文艺

后岸村隐泉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隐泉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隐泉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隐泉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隐泉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隐泉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隐泉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隐泉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隐泉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隐泉民宿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隐泉民宿

第 3 天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后岸村位于浙江省天台县街头镇。村境内有著名景点十里铁甲龙、寒岩夕照、名岩古寺、东海渔夫手记。其中十里铁甲龙由数十天然巨岩排列而成,气势恢宏、极具视力冲击感;山下,春季大片桃花林蔓延至视线尽头,绿柳垂岸、碧波荡漾,令人恍如世外桃花,晴天视线开阔,令人心旷神怡,雨天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此地亦为唐代“和合二仙”之——诗僧寒山子的隐居地。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村子里依然保留着许多以前的老房子,有些闲置下来,有些依然还居住着人。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后岸村

后岸村面貌日新月异,农家乐发展如火如荼,现已发展成为集漂流、登山、垂钓、观光、采摘、餐饮、住宿及商务接待于一体的综合性农家乐休闲度假村。

后岸村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隋代高僧智越在国清寺创立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影响远及国内外。鉴真东渡时曾朝拜国清寺。日本留学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经,从道邃学法,回国后在日本比睿山兴建沿历寺,创立日本天台宗,后尊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国清寺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浙江天台国清寺与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并称中国寺院四绝。 该寺曾驻锡不少有名高僧,包括唐一行法师、寒山、拾得、济公和尚、日本东密开宗祖师空海大师、日本台密开宗祖师最澄大师等。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隋塔位于天台城关镇东北6里。隋开皇十八年,晋王杨广为报智者大师受菩萨戒而建造的报恩塔。唐会昌法难受损,南宋建炎二年(1128)修葺。残高59.4米,边长4.6米,六面九级,为浙江最高的古塔之一。系空心楼阁式砖木结构,因遭火焚毁飞檐斗拱,形成四周的空洞。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国清寺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刹。孟浩然、李白、贾岛、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洪适、郭沫若、邓拓、赵朴初等文人雅士均留下墨宝。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国清寺主建筑群后的小山坡上,在苍郁的松林中有一座重檐挑角、方石铺地的碑亭。亭额上写着“法乳千秋”四个金字,亭中品字形排列着三座长方形的石碑。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国清寺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济公自称“幼生宦室”。济公的师侄居简《湖隐方圆叟舍利塔铭》说他是“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远孙”。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济公(1130年—1209年),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台山永宁村人。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颠,初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石墙头边上有“陇西园”,古时这里是济公李氏的私家庄园。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济公故居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御清斋

天台美食,独树一帜,深闺秘宝,人未尽知。御清斋这一金字招牌创建于1931年,曾是当地红极一时的天台小吃店。由于历史原因,这个曾经响当当的老字号却被遗忘了数十载。

御清斋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御清斋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御清斋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御清斋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御清斋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御清斋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御清斋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御清斋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御清斋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御清斋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御清斋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御清斋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御清斋

诗意天台,探寻浙东唐诗之路

御清斋

品尝完天台的传统美食,前往林海火车站,返回苏州,结束三天两晚的天台之旅。

感谢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