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在文人盛行遊山歷水,寄情山水的唐代,在浙江有一條唐代詩人的“旅遊熱線”:從西興出發,經蕭山到紹興鑑湖,沿浙東運河至曹娥江,然後沿江而行入剡溪,再經新昌天姥山,最後抵天台石樑飛瀑,全長約190公里,著也是後來的浙東唐詩之路,據《全唐詩》所載,大概有300多位頗有名望的詩人,在這條“浙東唐詩之路”上,寫下了1000餘首佳作。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而天台作為這條唐詩之路的終點,就像是這場盛會的高潮,或者說是詩人們探尋的終極之所,自然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吸引著像我這樣的後人心生嚮往。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關於天台山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關於天台山

天台山位於浙江省中東部,地處寧波、紹興、金華、溫州四市的交接地帶。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享譽海內外,全國AAAAA級旅遊區。

天台山共分為13個景區:國清景區、赤城景區、佛隴景區、石樑──銅壺景區、華頂景區、百丈──瓊臺景區、桐坑溪──萬年寺景區、桃源景區、清溪景區、開巖──紫凝景區、寒山湖景區、明寒巖景區和九遮山景區。各景天然成趣,別具一格,各擅其勝,美不勝收。其中尤以石樑飛瀑、華頂歸雲等景緻為最。

關於天台山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關於交通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關於交通

飛機到達:

杭州蕭山機場:自駕1.5小時的車程,也可乘坐蕭山機場專線往返大巴車,直達。

台州路橋機場:自駕1.5小時的車程,也可乘坐大巴車+公交車到達,到達台州客運南站後需乘坐304公交車即可到達機場(車程50分鐘)。

寧波櫟社國際機場:自駕1.5小時的車程,也可乘坐大巴車+公交車到達,大巴分快客和普客,供遊客自主選擇,到達寧波客運中心後需乘坐地鐵2號線或634公交車即可到達機場(車程1小時)。

溫州龍灣國際機場:自駕2.5小時的車程,也可乘坐大巴車即可到達。班次較少,需要3個小時的車程。

關於交通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關於交通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關於交通

火車到達:

1. 三門火車站

自駕40分鐘車程:瀋海高速——常臺(上三)高速——天台出口,乘坐大巴車。

三門火車站到三門客運中心:乘坐102路公交車

三門 --- 天台 往返客車班次

關於交通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關於交通

2. 臨海火車站:自駕50分鐘車程

臨海火車站到臨海客運中心:乘坐211路或者102路公交車

臨海 ---天台 往返客車班次

關於交通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關於交通

3. 杭州火車站:自駕2小時車程,杭州灣環線高速——常臺(上三)高速——天台出口

杭州東站火車站到杭州九堡客運中心:乘坐100路,到艮新天橋南站下車,換乘20路到達或地鐵1號線直達

杭州 --- 天台 往返客車班次

關於交通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關於交通

4. 台州火車站(黃岩)

自駕1小時車程

台州火車站(黃岩)到台州客運西站:乘坐903路到站前大道西站下車,換乘210路到達

黃岩 --- 天台 往返客車班次

關於交通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關於交通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關於美食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關於美食

天台山飲食文化較為發達,風味獨特,各有講究,風味小吃、山野飲食特別受到遊客的青睞。

餃餅筒:餃餅筒是天台風味食品中最具特色、最好吃的食品。它用特製平底鍋“鏊”製成粉皮,在粉皮上面放上肉片、豬肝、蛋皮、金針菇、粉絲、筍絲、芹菜等各種配料,包裹成長條形,再在“鏊”上烤至兩面黃,即可食。最講究的就是以肉片、豬肝、蛋皮,魚肉,豆腐片等分別與金針、木耳、粉絲、筍絲,菜梗等依照一定順序放在糊拉汰皮上卷制而成,稱“五虎擒羊”。

麥餅:肉丸糊麥餅是天台風味食品中和餃餅筒齊名的食品,常常用於招待客人。

水晶蛋糕:使用白糖、糯米和蛋精製而成,吃起來既香又糯又滑,口感十分好。

扁食:多種菜餚切成粒狀,再用四方的粉皮包起來,略帶扁形,很像耳朵,故而得名。可以湯吃,也可以烤起來下酒吃。

五味粥:在粥中加上紅棗、赤豆、毛芋、番薯、豆腐這五味伴料。五味粥的五字取“五穀豐登”之意,紅棗、赤豆都是紅色,取正月初一開門紅之意。

糊拉汰:糊拉汰和常見的雞蛋餅很像,製作方式幾乎一樣,糊拉汰是把攪拌好的小麥粉糊,在平鍋上拖拉成一個臉盆大小的圓形薄餅,撒上甜味的土豆絲、南瓜絲等。

關於美食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行程安排

第一天:

上午:蘇州出發,到達臨海火車站

下午:天台石樑景區

晚上:入住花谷閒農民宿

第二天:

上午:瓊臺仙谷景區

午餐:峒柏宮體驗道家素食

下午:白鶴國際襪業城→上盧村→護國寺

晚上:入住後岸村隱泉民宿

第三天:

上午:後岸村晨景→國清寺→濟公故居

午餐:御清齋品嚐天台傳統地方美食

下午:返回蘇州

行程安排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天台石樑景區

天台石樑風景區位於縣城北石橋山中,距天台縣城25公里,風景奇特壯麗,觸目皆景,集天下山水奇觀於一體,為天台山風景名勝區精華所在。

天台石樑景區

到達天台的第一站,首先前往浙東唐詩之路的精華所在——石樑景區,石樑飛瀑的獨特之處,便是一條二丈左右的巨大石樑,橫跨在兩崖之間,那微微拱起的梁面,像一條匍伏的巨蟒。金溪和大興坑兩條溪水,左右而來,匯合於此。

天台石樑景區

因地層裂陷而成的腹大口小的壺形瀑布,壺高15米,徑達7米,壺壁岩石光滑,呈古銅色。瀑水瀉落壺中,迴旋打轉,然後從形似壺嘴的巖隙中噴出,注入深淵,形成一泓碧潭,宛若古代計時工具“銅壺”之滴水,故名“銅壺滴漏”。

天台石樑景區

石樑飛瀑是自然界的一大傑作。叢山蒼翠中,一石橫空,雙澗爭流,急流從梁下四十多米高的峭壁上呼嘯而下,色如霜雪,勢若奔雷,極盡雄偉奇麗之致。

天台石樑景區

“晝夜起風雷”,在崇山翠谷之中,一石橫跨天際,瀑布噴湧而下,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令歷代文人騷客為之傾倒,留下無數壯美詩篇。

天台石樑景區

瀑底左側的古下方廣寺,為天台宗,茂林修竹,掩映其間,為佛教五百羅漢應真之所,現寺內供有五百羅漢雕像。下方廣寺是“五百羅漢應真寶地”,保存著東晉時期楠木雕刻、國內歷史最悠久的鍍金五百羅漢像,彌足珍貴。

天台石樑景區

中方廣寺位於石樑橋側。寺內有明代天啟元年九門提督太監徐貴督造的銅亭,亭內雕有微型五百羅漢像,栩栩如生。此亭高約4尺,橫闊2 尺多,原本置於中方廣寺對面的石樑橋頭。據說,昔時中方廣寺僧人,一年四季每日均足穿草鞋,行過石樑到銅亭中進香,有小沙彌還能在石樑上翻筋斗、豎蜻蜓,叫人不敢想象。

天台石樑景區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天台石樑景區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天台石樑景區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天台石樑景區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天台石樑景區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天台石樑景區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天台石樑景區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天台石樑景區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天台石樑景區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天台石樑景區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天台石樑景區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天台石樑景區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記憶·天台民間小吃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記憶·天台民間小吃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記憶·天台民間小吃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記憶·天台民間小吃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記憶·天台民間小吃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記憶·天台民間小吃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記憶·天台民間小吃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記憶·天台民間小吃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記憶·天台民間小吃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記憶·天台民間小吃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記憶·天台民間小吃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記憶·天台民間小吃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花谷閒農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花谷閒農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花谷閒農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花谷閒農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花谷閒農民宿

第 2 天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瓊臺仙谷

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龍游麗水,仙居天台”。神仙棲居在“山水神秀、佛宗道源”的天台山中,最喜歡的仙境便是奇險清幽的瓊臺仙谷了。

瓊臺仙谷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瓊臺仙谷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瓊臺仙谷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瓊臺仙谷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瓊臺仙谷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瓊臺仙谷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瓊臺仙谷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瓊臺仙谷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瓊臺仙谷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瓊臺仙谷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桐柏宮

一輪明月當虛空,清輝遍灑桐柏宮。

木魚輕敲性自起,童子淺唱道家經。

蕭聲陣陣穿風過,丹氣生髮會圓通。

吾見此景心不現,思慮澄澈忘言中。

桐柏宮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桐柏宮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桐柏宮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桐柏宮

桐柏宮原名桐柏觀、桐柏崇道觀,為道教主流全真派南宗祖庭,桐柏宮在縣城西北12.5公里的桐柏山上,九峰環抱,碧溪前流,是中國道教南宗祖庭。其鼎盛時期為唐代和宋代。那時,樓臺爭聳的宮觀有三十六處,有千僧萬道的規模。一直作為領頭羊的桐柏觀,成立於吳赤烏元年(238),由孫權遣葛玄開創。到最盛時期,僅桐柏道觀一個宮就“接客可容千眾”。它不但有接待一般香客的館舍,和相適應的廚廩、道寮、粉磨坊,甚至還有可接高官甚至皇帝的元命殿。整個宮觀,穹樓傑閣之雄麗,雲窗霧閣之高下,皆隱約於喬林翠靄之中,崇飾像麗無以加矣。壯麗無比。

桐柏宮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桐柏宮

峒柏宮的師傅先是帶領大家練習道家心法——易筋經。這心法身法看似簡單,但是每一招式做到標準極致,便可以最大限度的舒展身心,強身健體,開闊心胸。

桐柏宮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桐柏宮

練習完畢,我們跟隨道長前往食堂品嚐道家素食,吃飯前還要參照一定的叩拜禮儀,以示敬意感恩。

桐柏宮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白鶴襪業城

午飯後,稍作休息,我們前往白鶴鎮,白鶴鎮山水秀麗,環境優美,旅遊資源豐富,擁有龍穿峽、桃源春曉、萬年寺、護國寺等知名景點。

白鶴鎮是浙江新農村改革的樣板,產業特色明顯,經濟發展迅速,擁有襪業、機電、保溫材料、模具等四大支柱產業,而我們這次去的就是白鶴國際襪業城。

白鶴襪業城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左溪一帶的村民開始依靠轉賣襪子起家,後來生意越做越大,成為名副其實的襪子村。進入21世紀,白鶴襪業逐步走出左溪,集聚於鶴棲新村一帶,十幾年時間,鶴棲新村從原來的幾戶襪商發展到上千戶,全鎮形成了左溪、鶴棲新村兩大襪業區塊。經過三四十年的發展歷程,白鶴襪業的市場地位逐漸提升、知名度逐步打響。

白鶴襪業城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白鶴襪業城

白鶴國際襪業城是一個集襪業展銷、商貿旅遊、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生活休閒、酒店餐飲、金融服務、文旅體驗、高端住宅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商旅綜合體,是白鶴鎮未來發展的核心商業區。

白鶴襪業城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白鶴襪業城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白鶴襪業城

襪業博物館生動形象全面的展示了襪子的由來和發展,以及白鶴鎮襪業的歷史和發展階段。

白鶴襪業城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白鶴襪業城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白鶴襪業城

現代化的織襪機,提高了襪子生產的效率和產業的流水化發展。

白鶴襪業城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白鶴襪業城

參觀完畢,我們還親手製作了襪子改裝的玩具,起初這些玩具都是用襪子的殘次品製作而成,這也體現了白鶴鎮人們的勤勞節儉和聰明智慧。

白鶴襪業城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白鶴襪業城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白鶴襪業城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上盧村

盧氏在全國漢族姓氏人口中排名第42,家族文化源遠流長。而白鶴鎮的上盧村,則是盧氏的聚集地,如今作為幼兒園的盧氏祠堂,體現了盧氏人對教育的重視程度。

上盧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上盧村

但盧氏最直接的起源是姜太公呂尚。姜太公以其宏才大略扶助周武王興周滅商,分封於齊國。歷代盧氏人才濟濟,門第顯赫。秦有博士盧敖,漢有燕王盧綰、中郎將盧植。在唐朝,盧氏出了八位宰相、二位狀元,有“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和“大曆十才子”之一的盧綸兩位著名詩人。至後唐、後周時,來自陝西西安的盧文紀和盧姜兩父子又先後為宰相。故盧氏有“青雲家第”之稱,名不虛傳。

上盧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上盧村

傳說,盧姓是神農氏第八代盧(榆罔)的嫡傳裔支,發祥於“渭水”的鬼姓鳥支(胃),與白虎族通婚(秦嶺的寶雞南有太白山),擅長製作陶器,所以盧姓圖騰是虎、鳥(胃)、皿三圖騰的合一。

上盧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上盧村

上盧村內,傳統的老房屋和民間傳統手藝都保存的很好,加以開發展示,便是對傳統的傳承和展示。

上盧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上盧村

手工磨磨

上盧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上盧村

打鐵

上盧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上盧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上盧村

搭建茅草屋

上盧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上盧村

大鋸拉木頭,舊時的老房子多是木質結構,這樣的木工手藝,是建造房屋的基礎。

上盧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上盧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上盧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上盧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上盧村

原始的木雕

上盧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上盧村

徐霞客當年路過此地,喝過水的古井至今依然水源不斷,繼續滋養了一輩又一輩上盧村的人們。

上盧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上盧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上盧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上盧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護國寺

天台山號稱佛國仙山,在佛教史上有四大叢林(寺院):國清、萬年、護國、太平,寺名裡均蘊含了祈禱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和諧的願望。護國寺原名般若寺,始建於後周顯德四年(957),系吳越國高僧德韶(890-972)的第九道場,與吳越國錢王后裔結有很深的因緣。

護國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護國寺

2011年,在臺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月淨法師的發心及政府和佛教界、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護國寺復建項目籌備工作正式啟動,並於2012年5月舉行開工典禮。

護國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護國寺

台州市佛協護法慈善功德會會長月淨法師“不忍正法衰,不忍眾生苦,是故於是中,發起大悲心”,創辦天台山菩提院,以期弘揚正法,領眾燻修。

護國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護國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隱泉民宿

參觀完建設修復中的護國寺,我們回到山間,去品嚐野味,這裡有一家擅長烹製野味的飯店。

後岸村隱泉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隱泉民宿

蛇肉

後岸村隱泉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隱泉民宿

石鍋魚

後岸村隱泉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隱泉民宿

麂子肉

後岸村隱泉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隱泉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隱泉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隱泉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隱泉民宿

晚飯後前往後岸村,入住在後岸村的隱泉民宿裡。

後岸村隱泉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隱泉民宿

兩排翠綠的竹林幽靜致遠。

後岸村隱泉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隱泉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隱泉民宿

一樓的大堂公共區域也是裝飾的文藝

後岸村隱泉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隱泉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隱泉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隱泉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隱泉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隱泉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隱泉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隱泉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隱泉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隱泉民宿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隱泉民宿

第 3 天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後岸村位於浙江省天台縣街頭鎮。村境內有著名景點十里鐵甲龍、寒巖夕照、名巖古寺、東海漁夫手記。其中十里鐵甲龍由數十天然巨巖排列而成,氣勢恢宏、極具視力衝擊感;山下,春季大片桃花林蔓延至視線盡頭,綠柳垂岸、碧波盪漾,令人恍如世外桃花,晴天視線開闊,令人心曠神怡,雨天雲霧繚繞、宛如仙境。此地亦為唐代“和合二仙”之——詩僧寒山子的隱居地。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村子裡依然保留著許多以前的老房子,有些閒置下來,有些依然還居住著人。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後岸村

後岸村面貌日新月異,農家樂發展如火如荼,現已發展成為集漂流、登山、垂釣、觀光、採摘、餐飲、住宿及商務接待於一體的綜合性農家樂休閒度假村。

後岸村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國清寺位於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城關鎮,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清”,改名為國清寺。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隋代高僧智越在國清寺創立天台宗,為中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發源地,影響遠及國內外。鑑真東渡時曾朝拜國清寺。日本留學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經,從道邃學法,回國後在日本比睿山興建沿歷寺,創立日本天台宗,後尊浙江天台山國清寺為祖庭。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國清寺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浙江天台國清寺與濟南靈巖寺、南京棲霞寺、當陽玉泉寺並稱中國寺院四絕。 該寺曾駐錫不少有名高僧,包括唐一行法師、寒山、拾得、濟公和尚、日本東密開宗祖師空海大師、日本臺密開宗祖師最澄大師等。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隋塔位於天台城關鎮東北6裡。隋開皇十八年,晉王楊廣為報智者大師受菩薩戒而建造的報恩塔。唐會昌法難受損,南宋建炎二年(1128)修葺。殘高59.4米,邊長4.6米,六面九級,為浙江最高的古塔之一。系空心樓閣式磚木結構,因遭火焚燬飛簷斗拱,形成四周的空洞。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國清寺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剎。孟浩然、李白、賈島、皮日休、陸龜蒙、杜荀鶴、洪适、郭沫若、鄧拓、趙樸初等文人雅士均留下墨寶。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國清寺主建築群後的小山坡上,在蒼鬱的松林中有一座重簷挑角、方石鋪地的碑亭。亭額上寫著“法乳千秋”四個金字,亭中品字形排列著三座長方形的石碑。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國清寺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濟公自稱“幼生宦室”。濟公的師侄居簡《湖隱方圓叟舍利塔銘》說他是“天台臨海都尉李文和遠孫”。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濟公(1130年—1209年),原名李修緣,南宋高僧,台山永寧村人。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顛,初在杭州靈隱寺出家,後住淨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石牆頭邊上有“隴西園”,古時這裡是濟公李氏的私家莊園。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濟公故居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御清齋

天台美食,獨樹一幟,深閨秘寶,人未盡知。御清齋這一金字招牌創建於1931年,曾是當地紅極一時的天台小吃店。由於歷史原因,這個曾經響噹噹的老字號卻被遺忘了數十載。

御清齋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御清齋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御清齋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御清齋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御清齋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御清齋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御清齋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御清齋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御清齋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御清齋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御清齋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御清齋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御清齋

詩意天台,探尋浙東唐詩之路

御清齋

品嚐完天台的傳統美食,前往林海火車站,返回蘇州,結束三天兩晚的天台之旅。

感謝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