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司機=馬路殺手

女司機=馬路殺手

開個車才多大點事啊?在高技術、高技能領域已經全面向女性開放、傑出職業女性輩出的時代,有些男性竟然在汽車駕駛這樣的尋常之事上公然宣揚性別歧視,真是會行走的出土文物了。

先發個“超長待機”的英女王陛下90高齡駕車圖:

女司機=馬路殺手

▲2016年夏天媒體發現,90歲高齡的英女王居然開著輛越野車,帶著外孫媳婦凱特王妃,穿過山間小路前去野餐

再來個年輕制服版的,“帥”得一塌糊塗:

女司機=馬路殺手

▲1945年(二戰最後一年),當時還是公主的伊麗莎白按照英國王室傳統入伍服役,而她的工作就是司機和機械師

老太太七十多年來沒有駕照,因為她得給全國人民簽發駕照,所以沒法給自己籤。這實在是委屈了她老人家了,而且老太太開車的癮頭還不小,只能躲在自己家裡摸摸方向盤。所幸的是她家比較大……

“沙特華僑”的意淫

在一些車禍現場,只要看到“女司機”三個字,不等原因調查清楚,一群大老爺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開始圍攻女司機——都是沙特歸國華僑嗎?不知道貴國也開始給女性發駕照了?

在中國的公共領域中,已經很少有性別歧視言論的容身之地了。汽車駕駛可能是極少數例外之一,關於女司機的各種段子比比皆是。稍微文明一點的,如德藝雙馨老司機諄諄教誨“女性如何提高駕駛技術”也很常見;惡毒一點的就是,“國際上有三種人,分男人、女人和女司機”。

在女宇航員、女飛行員、女特種兵都不算新聞的時代,說什麼“汽車駕駛技術含量較高、對精力和心理素質的要求較高,男性具備優勢”,實在是太過意淫。統計數據並不支持這種大言不慚的歧視性言論。

女司機=馬路殺手

數據統計有真相

出租車行業就不同意男司機更安全的說法。

2015年,上海巴士一汽公司在崗駕駛員總人數1682名,其中女性駕駛員人數188名,佔駕駛員總數11.17%。這年一季度,該公司共發生行車(客傷)事故104起,同比下降1.88%,這些事故均為男駕駛員造成。

公司負責人表示,這些女性駕駛員的優異表現得到了上下一致認可,根據實際需求,公司在這一年度還返聘了30多位即將退休的女司機。

女司機=馬路殺手

再看看地域性統計。

2014年,媒體記者從廣東省東莞市交警支隊瞭解到,東莞駕駛員數量男女比例約為7∶3,但是上一年發生的4214宗交通事故中,女司機僅發生事故447宗,佔事故總量的10.6%,即差不多九成事故是男司機造成的;發生死亡的462宗交通事故中,女司機全年僅20宗,不到男司機的1/22。

女司機=馬路殺手

2016年,廣西欽州市男性駕駛人數量約是女性駕駛人數量的4倍,但在發生的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中,男性駕駛人數量卻是女性駕駛人的5.7倍。

在省級機構的統計數據中,男女駕駛安全比較的數據更不利於男性。2015年,江蘇公安廳交警總隊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江蘇共有2100多萬機動車駕駛人,其中男女司機人數的比例約為2.3∶1。而在負有同等以上責任的交通事故中,女司機佔比還不到10%。在造成人員死亡的事故中,女司機負有同等以上責任的,僅僅佔到這類事故總數的6.2%。

女司機=馬路殺手

那麼,是不是持照駕駛員中,女司機的實際上路時間較短,導致了數據失真呢?可以看一下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HS的統計。根據該協會的統計,1975-2015年車禍死亡數據,女性死亡人數要遠遠低於男性,並且趨勢一直如此。不僅如此,每1億英里行駛里程中,男女發生致命車禍的幾率也是男性遠高於女性。

整體分析,男女司機的事故發生率,考慮到女性司機上路時間可能低於男性司機的修正因素,仍然是男性偏高。而在大作死、作大死的致命事故中,女司機的事故率遠低於男司機。

估計沙特華僑們要失望了,就那麼一丁點優越感的想象,也被統計數據體現的客觀事實衝入下水道了。

性別歧視的套路

為什麼並不複雜,也不難得的數據統計,無法消除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偏見呢?只能說套路太深。

首先,以偏概全的評價方式讓女司機吃虧了。有媒體煞有介事地報道了2013年國內發生的86起“油門當剎車”車禍統計發現,肇事司機超七成是女性。這好像給給沙特華僑們找到了”女司機技術不行”的依據。

女司機=馬路殺手

可是,在各地的統計中,酒駕、超速、“鬥氣車”等違章駕駛統計中,女司機比例遠低於男性。顯然,對安全因素的影響中,是“油門當剎車”這樣的技術問題影響大,還是違章駕駛的影響更大?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很多業內人士,尤其是交通管理部門都明確表示,女性駕駛者更“穩”,違章違規現象更少。請沙特華僑們仔細看看,安全駕駛、謹慎駕駛才是安全之本!你們霸氣側漏、陽剛過頭的飆車、搶道、鬥氣、路怒,技術再高也是大作死的方向。這有啥值得驕傲的?

再有,所謂“技術、精力和心理素質”的男性天然優勢站不住腳,卻被廣為傳播。拉個沙特華僑去和出租車女司機比比技術?找個集卡女司機比比心理素質?哪位有必勝的把握?

駕駛技術和應急處理的心理抗壓,熟能生巧、見多識廣。問題不是出在性別差異,而是駕駛時間不同。這種差異不是頂尖競技體育,普遍的性別差異不起決定作用,而個體的熟練程度與性別關係並不大。

女司機=馬路殺手

圖/圖蟲創意

最關鍵的問題則是媒體的推波助瀾。在交通事故報道中,強調“女司機”的性別身份司空見慣。這種做法顯然是迎合了錯誤的社會印象成見。

互聯網公佈的2018年2月重大交通事故7起,肇事者無一女性駕駛者,卻沒有任何報道起指明“男司機”。

如此報道手法,無疑加深了社會偏見,人為暗示構建了“女司機駕車更不安全”的虛假印象。可是,對宏觀的事故發生統計數據,媒體卻沒有給予應有的關注。這種操作套路不改變,難以消除這一領域的性別歧視問題。

我們深處21世紀的現代社會,大眾早已認識到性別歧視的荒謬絕倫。但是,每當女性司機肇事的交通事故發生後,性別歧視言論就會以劣質趣味的段子、編排氾濫於公眾輿論,是這個社會的一道瘡疤。

女司機=馬路殺手

開個車才多大點事啊?在高技術、高技能領域已經全面向女性開放、傑出職業女性輩出的時代,有些男性竟然在汽車駕駛這樣的尋常之事上公然宣揚性別歧視,真是會行走的出土文物了。

現代社會的風氣不適合這樣陳腐的觀念,陳腐到連沙特也不再堅持,真不知沙特華僑們何去何從?

我覺得,只有徹底保留原始風貌的撒哈拉沙漠深處是他們最後的容身之地,他們可以騎在駱駝上一邊晃悠一邊感慨“女性不適合騎駱駝啊,這麼高端的事,只有咱們純爺們才可以幹”。

風沙揚起、蒼茫大地,皎潔的月光下,只有傻駱駝才是他們的忠實聽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