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精神学习体会(一)

↑点击上方“湖南检察”关注我们

井冈山精神学习体会(一)

【2018年183期】

信仰的力量

01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重温着主席诗词,踏上井冈山这片热土,虽是第一次,却如梦中依稀,百般滋味在心头。

曾志,15岁毅然投身革命,进入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成为当时唯一的女学员,于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党领导的湖南暴动,接着上井冈山,担任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党总支书记。此后又跟随红军转战赣南、闽西打游击,创建革命根据地。为了革命,两位伴侣夏明震、蔡协民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斗争岁月里先后为革命捐躯,三个亲生儿子先后送人抚养。解放后,这位老革命家、前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满怀愧疚和心疼,却也不肯利用自己的职权为儿谋一官半职。她说:毛泽东能把儿子送上朝鲜战场,我的儿子为什么就不能当农民呢?于是,她的儿子就在井冈山当了一辈子兢兢业业的护林员。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曾志同志历经各种艰难困苦,但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如一,她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开怀天下事,不言身与家”的诺言。

何长工,22岁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被毛泽东派到王佐部队做政治工作,朱毛会师的关键人物,他奉毛泽东之命到韶关寻找朱德部队。1930年,何长工率部队攻克长沙,锋芒直指湖南老家,反动派们恐慌万丈,蓄意将何家亲属扣为人质,最后将他们一家三十余口全部杀害,殷红的鲜血染红了沱江水,何长工这位堂堂七尺男子汉,落下了悲痛的泪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承受了巨大牺牲!

还有26岁的伍若兰,为掩护新婚丈夫朱德撤离时不幸被俘,面对敌人的种种严刑拷打和高官厚禄的利诱,豪情万丈地说出了要想改变自己的信仰,除非太阳西边出,赣江水倒流,最后被割头示众,腹中六个月大的胎儿被剁成肉浆;34岁的刘仁堪,临刑前痛斥敌人,被割去舌头后,用脚趾蘸着鲜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六字,英勇就义。

这些天,在井冈山听到的感人事迹一个接着一个,这些长眠于井冈山的英烈们共有48000多名,除15744人留下姓名外,其余30000多名连姓名也没留下。到底是怎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们?我想,应该是信仰的力量!坚信革命能够成功,坚信自己的奋斗有价值,坚信自己的死亡将成为走向胜利的铺路石——这就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能够蔑视死亡、超越死亡的原因。

哲学家萨特曾说过,世界只有两样东西可以亘古不变: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个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我们每一个人,总要有一种精神,一份信仰。井冈山的先烈们用他们的鲜血告诉我们,坚定信念,勇于胜利,不怕牺牲,永不叛党就是我们每名共产党员应恪守的精神。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带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创造着历史。从它成立那一天起直至现在,它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从未忘记中华民族独立与复兴的中国梦。如今,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应该承继起革命先辈救中国、强中国的精神血脉,勇于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在井冈山这片热土上心潮澎湃、血脉喷张的情感不该随着学习活动的结束而终止,而要把这种崇高的信念转化到我们的检察工作中去。虽职位有高低,能力有大小,分工有不同,但我们都是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大集体中的一员,我们身上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与责任,虽远离了战火硝烟,远离了颠沛流离,但我们不能忘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不能失去追梦的渴望,我们更需要信仰,更需要把内心燃烧的信仰之火,燃进我们的工作,烧进我们的生命……

怀化铁路运输检察院第三党支部书记 庞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