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物价局“应考”被问房价问题 话音未落五家媒体代表同时亮黄牌

西安市物价局昨晚接受电视问政 问政现场满意度为25.88%

市物价局“应考”被问房价问题 话音未落五家媒体代表同时亮黄牌

市物价局局长惠应吉收到现场观众赠送的标价签 记者 窦翊明 摄


市物价局“应考”被问房价问题 话音未落五家媒体代表同时亮黄牌

问政现场 记者 窦翊明 摄

物价,一头连着老百姓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市场主体的商业利益,都是牵动百姓生活的大事。10月8日晚8时整,备受市民关注的《问政时刻——工作作风转变进行时》如约开问。作为今年第九期电视问政节目的“考生”,物价部门14人走进直播室“应考”,接受市民代表辛辣提问。节目最后,市民送出标价签做礼物,期待物价部门监管服务工作不打折扣。

市物价局接受市民质询

在接连几期“回头望”中,市人社局、市民政局等多家单位重新上台接受“复检”。10月8日晚,物价部门14名相关负责人走进直播间,上台接受市民质询,直面百姓关切。

本期节目围绕我市消费市场上存在的明码标价暗藏价格欺诈、虚假折扣促销误导消费、旅游景区违规“园中园”变相提高收费、高定价打折扣、捆绑销售、交通运输服务价外收费、线上线下商品虚假优惠折扣、商品房价格标准不一、以捆绑服务方式乱收费等违规违法行为,导致消费者权益屡受侵害现象,聚焦我市物价管理部门常态监管松懈、执法机制迟缓、监管尺度不一、整治有形无实等现状展开。

力求通过节目找出物价局作为我市物价监管主体的效能“软肋”和监管“短板”,持续向监管部门和行业传导压力,破除作风顽疾,进一步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提升价格监管能力,维护消费权益,助推我市消费环境不断优化,推动大西安追赶超越。

五家媒体代表同时亮起黄牌

电视问政一开场,一段视频反映出我市部分热门旅游景区附近,许多商品并未进行明码标价。在临潼区兵马俑景区周边,多家商铺所展示的商品都没有标注价钱。为了应对物价局检查,商家都有自己的应对“战术”,类似情况也发生在书院门。笔墨纸都不明码标价,商品价格浮动很大。物价部门在书院门区域开展了检查,但查处无力。随后在记者深入的调查中,市物价局也只在景区内部开展物价检查。

为稳房价,政府要求按照一房一价、明码标价、合理定价、严厉打击哄抬房价。然而有市民反映价外加价的现象,无法按照公示价格买到房子。有市民提出同一套房子两次付款,物价局公示10100多元,却卖12000多元。针对公示价格及同类型房屋销售价格差异大的情况,市物价局商品价格处喻杰处长回答:“我们去年九月实行价格审核公示制度,区分不同类型、毛坯精装,按照历史数据进行类比,制定合理的价格,并依据历史网签价格给出公示价格建议……”回答还未结束,现场媒体代表就集体亮起了五张黄牌。

针对短片中暴露的问题,现场辖区相关负责人也进行了“认领”,并现场办公,安排部署整改工作。节目尾声,现场观众用手里的表决器将本场问政的整场满意度定格在25.88%。

将第一时间解决投诉问题

电视问政搭建起了市民和管理部门沟通的桥梁,不仅拉近了官员和市民的距离,也直接解答市民心中疑问,使权责更加透明化。

节目最后,一个装着一张大标价签的红色礼盒被送到现场,作为礼物送给了市物价局局长惠应吉。记者看到,该标价签的品名是“物价监管服务”,原价为100。空白处留有折扣区,让惠应吉填写。

接过这份特殊的礼物后,主持人问惠应吉,如果要在标价签折扣区域填写今天物价局在现场的分数,应该如何填写?思考片刻后,惠应吉在标价签折扣区域填下七五折。他表示,75分是他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以后,全市物价部门在服务群众时不能打折扣,作风、监管和服务等多方面,都必须成为改正的方向。

“一个半小时的问政,问题呈现、观察员点评,我如坐针毡。物价部门此次答卷成绩不理想,工作和群众的期望差距很大。”节目最后,惠应吉局长做最后的承诺表态发言。他说,全市物价部门将知耻后勇,第一时间解决投诉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举一反三,尽快整改工作作风,彻底解决队伍中存在的“懒慢散虚”等问题,真正打造一支让群众满意的物价队伍。

(西安晚报记者梁璠 见习记者南江远)

价格欺诈 虚假促销 去向牌挂在办公室里……

电视问政短片暴露物价监管短板


市物价局“应考”被问房价问题 话音未落五家媒体代表同时亮黄牌

嘉宾发言 记者 窦翊明 摄

谁明码标价却暗藏价格欺诈?谁虚假折扣促销误导消费者?谁以捆绑方式乱收费?谁将方便群众办事的去向牌挂在办公室里?……10月8日晚,西安电视问政“物价”,通过四个小短片,暴露了西安市物价局的监管短板。

短片一

价签监管 苍白无力

商品的价格关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然而在我市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周边,明码标价这一基本要求达不到。

在临潼区兵马俑景区周边,多家商铺所展示的商品都没有标注价钱,经营者并非不知道明码标价的要求,不明码标价的行为最后是价格欺诈。为了应对物价局检查,他们有了自己的一套应对战术。“从门口看见,赶紧就把价签标上了。”一名商户说。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书院门,笔墨纸等小商品都不明码标价,商品价格很随意、浮动很大。“我跟你要多少你给多少,谁规定价格了。”一名商户振振有词。碑林区物价部门在书院门区域开展了检查,但只在景区内部开展。第二天记者来到书院门,未明码标价的现象依然没有改观。

在赛格电脑城一家苹果销售店,一款手机标价12799元,然而销售人员称,额外还要在基础价格上“价外加价”。“起售价,就这三个字,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商户销售人员理直气壮。在另一家,商户看到物价局工作人员才匆忙拿出价签,称零售价基础上并不加价,但面对客户问询时却明确表示要加价,即苹果授权经销手机店标价与实际不符。记者向碑林区物价局投诉零售价和起售价不同。物价局对赛格苹果手机店的查处毫无结果,记者第二天看到加价现象还是依旧。

碑林区物价局局长岳启华说,关于苹果手机销售价格问题,当市民投诉后,工作人员到场认定商家存在价格标示不严格不规范,责令其规范行为,并没收违法所得,罚款三千元。“我们应该加强监管,但是效果不到位。从10月1日起已经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明码标价整治行为。” 岳启华说。

短片二

折扣核查 含混暧昧

国庆期间,记者随机采访,发现许多商家虚标价格,然后告知消费者进行“打折”。在北郊一家商场店内,一件商品用圆珠笔写着“原价1199,折扣价999”的字样,随后记者举报给物价局,在取证环节发现许多问题。有的是查不到数据,之后不了了之。

随后记者又在北大街某商场发现,有一家名牌鞋品只标示折后价,没有原价。记者投诉之后,物价局工作人员也发现没有之前原价的销售记录,销售员口中的原价是否有销售记录?销售人员表示并没有证据表明执行过原价。

商场相关负责人向物价部门承认违规事情后,莲湖区物价局工作人员却另有一番“见解”,认为商场的违法经营行为是导购员的个人行为,而且还一再强调,虚假折扣是普遍现象,这种经营模式是业界的销售惯例,难以监管。

市物价局都管不了,谁能管得了?老百姓的合法权益该由谁来保障呢?莲湖区物价局局长周传秋说,维护老百姓的价格权益,是物价局最基本的职责。下一步莲湖区物价局会倡导诚信经营,对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并畅通价格投诉举报的绿色通道,维护老百姓的权益,对老百姓关切的问题及时予以回应。

短片三

房价调控 难负重托

为稳房价,政府要求按照一房一价、明码标价、合理定价、严厉打击哄抬房价。然而有市民反映价外加价的现象,无法按照公示价格买到房子。有市民提出同一套房子两次付款,这里有什么猫腻呢?

记者查询发现,该楼盘物价局备案公示价格为10414元,实际成交价却为12351元,开发商在销售中,实际每平方米加价了近2000元。

同时还有一种现象。位于丈八东路的两个相邻楼盘,房屋户型、品质极为相似,但是一个却比另一个便宜很多,价差如此之大令人诧异。

工作人员却将主要原因归于装修区别,称所选用精装材料品质佳,但两个楼盘每平方米差距3000元。物价局相关负责人回答,这是一种新趋势,通过装修大幅度提高房价。

由此可见,物价局暴露出了严重的短板,不能用“难”字推卸责任。

短片四

作风建设 步履蹒跚

8月份以来,我市严查不作为懒散作风纪律整顿。9月27日,记者来到鄠邑区物价局,面对记者的突然到访,工作人员急急忙忙补起签到表。记者发现该局副局长李胜利工作安排标记的是下乡,但打电话时他却说:“我今天休了一天假,已经请过假了。”为何工作安排和实际不符,如果副局长都可以打一通电话随意请假,要门口方便群众监督的牌子有什么用呢?

9月28日,在灞桥区物价局记者看到,一周的签到记录都是空白。临潼区物价局连去向牌都找不到了,原来是把方便群众办事的去向牌挂在了办公室内。在抽查临潼区物价局督查单时,数据相当敷衍。就这样,临潼区物价局检查所的工作人员还说他们工作特别认真,更是在“上午3点向市民进行了回复”。

工作是否认真,不能只听怎么说,要看如何做。在高陵区物价局,虽然没有工作人员出现迟到早退情况,但是工作人员在电脑上的浏览记录里,有看过电视剧、娱乐网站的链接记录。高陵区物价局局长邸高奇帮着遮掩:“有时工作时,突然屏幕底下会弹出一个窗口,关的时候点错就会打开网址。”

那么在市局机关工作作风是不是能好一点呢?记者在调查西安市物价局迟到早退的情况时,确实没有发现异常,但从不同渠道出现的问题处理的差异很明显。上级部门反映的问题反应迅速,群众投诉的问题反应慢,而这些问题在临潼区物价检查所也出现了,对此工作人员说:“每个投诉渠道的要求不一样,一旦超过时间必须通报,我们也不愿意通报。”

(西安晚报记者高乐 见习记者黄晓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