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中,双钩的设定意义以及上下钩中鱼分别有什么意义

台钓中,双钩的设定意义以及上下钩中鱼分别有什么意义

台钓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八字环连接子线后上下双钩,带一定的钩距,那么在实战中我们知道,如果双钩不留上下钩钩距,等子线长度如果不用子线分叉器是很容易打结的,而且上下钩双钩进水底后,调漂时做到一钩躺底一钩触底极大的增强的诱鱼的几率,尤其是在垂钓鲫鱼、小体型鲤鱼时,是不是双钩中鱼是很让人惊喜的,但是上下钩中鱼有什么具体意义么。

台钓中,双钩的设定意义以及上下钩中鱼分别有什么意义

一开篇我们就说了,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子线组进入水底后,我们调漂后最理想的状态是一钩躺底,一钩触底,位置固定之后,结合鱼群在水底进食的习惯,底层鱼是习惯头朝下、尾朝上撞食后,在快速吸食,配合这个动作,一般垂钓鲫鱼时,都会是一个急速顿口,然后刺中鱼之后鱼会因为唇部被刺,向上游动,从而会有一个送漂的动作,而鲤鱼则会因为被刺中鱼唇,左右方向快速移动希望挣脱鱼钩,所以鲤鱼刺鱼后会是一个黑漂,那么有意思的地方就来了,我们常说上钩中鱼说明漂组钝了,下钩中鱼,漂组灵了,这个依据是什么呢?

台钓中,双钩的设定意义以及上下钩中鱼分别有什么意义

上钩和下钩是我们的说法,在水底时,上钩和浮漂是呈直线状,下钩可能在上钩前后左右都有一定的可能,但是大多数下钩应该是在上钩的前方的,因为下钩的子线长度略比上钩子线长一点,理论上也应该是下钩先进水,这是前提,然后上钩是触底,下钩是躺底,不管鱼从哪个角度吸食吞钩,如果10条鱼有8条都是上钩中鱼,则说明在当前钓点,鱼吸食上钩受的抵抗力度是要比下钩受的抵抗力度要小很多,我们知道台钓中,浮漂到铅坠、到上钩是直线状态,而铅坠到下钩是曲线状态,也就是说在水底地形差不多(1~2个钩距也就2厘米的距离差距),摩擦力、水阻力都一样的前提下,应该是下钩被吸食时才应该更轻松,因为鱼在吸食上钩时还要承受一个浮漂向上的拉力,而下钩落底时是没有承受浮漂向上拉力值的,综上分析得出的结论,上钩中鱼多,说明钓钝了,主要是指漂组中,上钩状态应该是略有点离底,实际的钓目可能偏高,当然肯定是不是说高了好几目,可能也就是1目半目的样子,反之下钩中鱼多,则说明钓目实际上略有偏低,也就是半目的样子,所以说钓灵了。

台钓中,双钩的设定意义以及上下钩中鱼分别有什么意义

那么确定上下钩分别中鱼有什么意义呢?其实确定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可以就以下两点得出实战分析:

  1. 漂过灵或者过钝,都会导致空钩,太灵的漂组说明上钩基本上离底,下钩触底,钩饵就不在底层,一旦有酱层或者淤泥底,这就是典型的饵不在应该在的水层,事实上大多数水域都是有酱层和淤泥层的。
  2. 浮漂的大小不合适,会导致调漂过程中无法精准的找到实底,从而导致抓口就是错误的,所以在确定有鱼的前提下,提竿空钩就是很正常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