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的河道暴露在空气中,会蒸发水分,为什么不用管道呢?

南水北调的河道暴露在空气中,会蒸发水分,为什么不用管道呢?

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人工河工程,有了这一工程,就可以解决北方在夏季缺水的问题,让我国的水资源能得到充分的运用。而在考察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竟然发现,如此重要的调水工程,竟然采用的是在地表挖渠的方式进行的,也就是说让水在表面上从南方流到北方。这样的设计合理吗?要知道夏季北方高温,这样一来,水在地面上不上被蒸发掉了吗?那么,为什么南水北调不采用地下管道,而是蒸发量巨大的露天河道呢?

南水北调的河道暴露在空气中,会蒸发水分,为什么不用管道呢?

首先,科学家在设计南水北调的调水渠道时,就已经明确不采用地下管道运水的方式。因为中国地势是北方高、南方低,而且北方多平原,土质比较松,而南方多山地,土质比较紧,要是采取地下管道的方式运水,就要投入巨资进行地下工程改造,而且效果不一定好。同时,南北方冬季气温相差大,北方的管道有可能在低温环境下被冻坏、冻裂,这样,不利于水的运输,还要花钱去维修。因此,在地下用管道运输,是不划算的。

南水北调的河道暴露在空气中,会蒸发水分,为什么不用管道呢?

其次,在地表上以明渠的方式调水,可以不用考虑天气对运输的影响,可以节约成本。因为在地下用管道的方式运输水,需要动力,而在地表上运输,只在地势落差大的地方提升水就可以了。而且在冬季时,即便北方地区温度下降,让地表水结冰,也不影响冰层下面的水的流动。但如果是在地下,那一旦结冰,运水就只能停止了。

南水北调的河道暴露在空气中,会蒸发水分,为什么不用管道呢?

再次,水的利用问题。如果是在地下用管道运输,那么,水到了地方,是不用也要用,容易造成浪费;而在地表上流动,沿途的民众可以采取多种方法用水,不会造成浪费。同时,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一人工河,还可以利用这一人工河从事其他用途,尤其是为人工河提升水量时修建的发电站,也能造福沿途的人民。而如果采取地下运输的方式,那这一工程的用途就比较单一,花费如此大的巨资修建这一工程,如果用途有限,那就得不偿失了。

南水北调的河道暴露在空气中,会蒸发水分,为什么不用管道呢?

所以,从科学和经济的角度出发,科学家在设计南水北调工程时,从没有考虑用地下管道的方式运输水,是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