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人最多的3種玉石,請將它們全部拉入黑名單

傳說中的“萬能石”:石英岩

石英岩,顧名思義,就是主要由石英組成的變質岩(石英含量>85%)。顏色倒是很豐富,白色、綠色、紅色、黃色......應有盡有!但並不怎麼值錢,這是因為它的成本很低、開採容易、分佈廣泛,其實很適合作為建築石材。

騙人最多的3種玉石,請將它們全部拉入黑名單

可惜,這麼一種老實本分的石頭卻被奸商看中了!只要經過簡單的“化妝”,石英岩就能變身“高富帥”,偽裝成其他名玉可是分分鐘的事情哦~

1

石英岩 冒充 翡翠

翡翠可是玉石界的造假大戶,替身們數數也有近10種了,哎,這就是太受歡迎的弊端。

騙人最多的3種玉石,請將它們全部拉入黑名單

在市場上有一種名為“馬來玉”的假翡翠,它就是石英岩熔化後加入染色劑成的,乍一看質地清透、顏色鮮豔,外行人很容易將它當成水種不錯的翡翠買回家。

騙人最多的3種玉石,請將它們全部拉入黑名單

△馬來玉手串

如何鑑別:

染色石英岩大多數通體一色,顯得死板,也不具備翡翠的色根:

騙人最多的3種玉石,請將它們全部拉入黑名單

△在綠色翡翠上,這些像大樹底根一樣漸變的綠色就是“色根”。它是判斷翡翠真假的一個標誌,但並不絕對,有些顏色均勻的極品翡翠也沒有色根。

染色石英岩的比重比翡翠小很多;

染色石英岩在光照下能看到石英顆粒結構,用十倍放大鏡觀看,可以看到染色劑存在在顆粒間隙中:

騙人最多的3種玉石,請將它們全部拉入黑名單

△結構非常粗糙

2

石英岩 冒充 南紅

冒充翡翠是染成綠色,冒充南紅自然就是染成紅色嘍~而且染色石英岩一般都假冒南紅珠串,因為圓圓小小的,不太容易被發現!

如何鑑別:

①在強光的照射下,可以看出南紅整體通紅、比較勻稱,而且透光度低;而染色石英岩的打光之後很不均勻:

騙人最多的3種玉石,請將它們全部拉入黑名單

石英岩很容易打孔,甚至可以做出凹孔效果;而天然南紅較脆,打孔可能出現崩裂,很難做出凹孔效果:

騙人最多的3種玉石,請將它們全部拉入黑名單

3

石英岩 冒充 和田白玉

石英岩在一些特質上跟和田白玉有些相似,所以奸商只需要簡單做個手腳,不值錢的石英岩就能變成人人都愛的和田白玉啦。

如何鑑別:

①和田玉的白不是十分純正的白,反而會帶有一些粉色、黃色之類的色調,所以這種白色看起來溫潤厚重,石英岩卻是一種雪白的感覺,非常呆板:

騙人最多的3種玉石,請將它們全部拉入黑名單

△白白的反而是假的,其實很好辨認

②和田玉具有油脂光澤,石英岩更多的具備玻璃光澤,而且透明度高於和田玉:

騙人最多的3種玉石,請將它們全部拉入黑名單

△感受一下和田玉的“凝脂感”

最廉價的替身:玻璃製品

玻璃.....就不用寶姐多介紹了吧,這種人工製作的產物簡直無所不能,既能冒充翡翠,還能冒充和田玉!

1

玻璃 冒充 翡翠

之前市場上,有一種號稱“冰翠”(或者蔥嶺玉)的“緬甸新玉種”橫空出世,外觀上和帝王綠翡翠有些相似,而且一個鐲子只需要幾萬元,普通人一樣買得起:

騙人最多的3種玉石,請將它們全部拉入黑名單

俗話說“事出反常必有妖”, 如果這種“冰翠”是天然翡翠,絕對不止這個價,那它究竟是何方妖孽呢?

事實上,這個號稱在唐朝時就傳入我國的“冰翠”只是一種新型合成的人工玻璃,和隨處可見的啤酒瓶幾乎一樣,根本不值錢。

騙人最多的3種玉石,請將它們全部拉入黑名單

△帶這種掉價的冰翠首飾,還不如直接帶個啤酒瓶耳墜

如何鑑別:

①天然翡翠的顏色過渡自然、靈氣十足;而冰翠的人工痕跡其實非常明顯,通體的顏色幾乎是一樣的:

騙人最多的3種玉石,請將它們全部拉入黑名單

△對比明顯,應該不會有人認錯吧?

②翡翠的斷口呈現出粒狀和片狀結構:

騙人最多的3種玉石,請將它們全部拉入黑名單

而冰翠的斷口則呈現出玻璃特有的貝殼狀斷口:

騙人最多的3種玉石,請將它們全部拉入黑名單

仔細觀察,冰翠內部有很多小氣泡,這是玻璃的特徵,在天然翡翠上是見不到的:

騙人最多的3種玉石,請將它們全部拉入黑名單

2

玻璃 冒充 和田玉

玻璃在冒充和田玉的時候,要比冒充翡翠更“用心”一些,也更難分辨。目前市場上有2種玻璃製品比較常見:

①高筋玻璃

這是一種極具欺騙性的東西,外表看起來跟和田玉一模一樣,而且具有高白、有結構、高硬度的特徵,比較耐摔。經常用來冒充和田玉手鐲、平安扣等素件:

騙人最多的3種玉石,請將它們全部拉入黑名單

△正面和切面,是不是還挺像?

染色之後,還可以用來冒充糖玉、碧玉:

騙人最多的3種玉石,請將它們全部拉入黑名單

②乳化玻璃

這也是一種新型的合成玻璃,表面光滑、部分呈霧白色,因為有隔離射線的作用,所以常被用作裝飾材料:

騙人最多的3種玉石,請將它們全部拉入黑名單

但是,它現在有了新的出路,就是冒充和田玉:

騙人最多的3種玉石,請將它們全部拉入黑名單

如何鑑別:

不過這兩種畢竟都是玻璃,再怎麼高仿,也無法成為玉石。它們內部找不到任何瑕疵和特點,斷口也和玉石的特性不符:

騙人最多的3種玉石,請將它們全部拉入黑名單

△明顯的貝殼狀斷口

另外,不管長得有多像,玻璃畢竟還是玻璃,它的內部無結構、質地鬆散、常有氣泡,要知道玉石是不會有“氣泡”這種東西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